孫儷:在孩子面前我只是簡單這麼做,而孩子卻把我疼得像公主

很多人認識孫儷是從《甄嬛傳》開始的,然後到《羋月傳》、《那年花開月正圓》等,孫儷在演藝圈算是實力派的演員,她不靠緋聞也不靠炒作、蹭熱度的明星,所以大家對她的評價都很高。

記得在《羋月傳》劇組探班之時,兒子等等來到劇組看媽媽,當時等等拿著桌面的一個橘子問孫儷:“媽媽,為什麼吃橘子非要剝皮呢。”孫儷對等等說:“那是因為橘子內心再說,只有付出才能得到果實,不是伸手觸摸就能有免費的食物。”

孫儷:在孩子面前我只是簡單這麼做,而孩子卻把我疼得像公主

等等再問:“為什麼橘子的果肉是一片片的,不能是完整的呢。”孫儷語重心長的回道:“孩子,這是果肉在告訴你,生活是甘甜幸福的,需要慢慢的享用。”過了一會等等不再提問橘子問題的時候,孫儷卻反問到:“橘子還有另外的意義你知道嗎,果肉是在告訴你,美好的東西不能獨自享受,而要和周圍的人分享”。

孫儷對孩子耐心、和具像化的引導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也有另外一個媽媽跟我分享過,每次帶小孩去超市,都要繞開玩具區域,孩子熟悉了超時後,自己要去買玩具時,她總是藉口家裡還有一堆玩具,玩壞了再買,但是小孩多半不願意,大多以哭鬧收尾。

孫儷:在孩子面前我只是簡單這麼做,而孩子卻把我疼得像公主

看完這個案例,很多人可能會說,小孩子貪圖新鮮的東西,看到就會想要,大人要做好引導和把控。對的,那我們怎麼來引導呢!我來說說五點:

1、要尊重孩子,孩子說話的時候我們儘量要認真傾聽,並作出積極的互動回應。讓孩子跟我們保持著緊密的聯繫,這樣孩子才更願意跟你分享和溝通。

2、認真對待孩子的問題,孩子在向我們提問的時候,說明他內心是存在疑問和困惑的,所以我們要正向的去回答孩子問題,我們回答不了也要進行往我們想要的方向去引導,敷衍孩子的問題只會讓他以後不愛表達和不願意去探索新的問題。

孫儷:在孩子面前我只是簡單這麼做,而孩子卻把我疼得像公主

3、不要嘲笑孩子,孩子有時會提出一些異想天開的想法,在我們大人看來會很滑稽可笑,但這可是孩子這個階段最好的想法了,所以我們不要去取笑他,並且鼓勵他去把想法完善,有時候我們甚至可以跟他一起去實現這個異想天開的想法,然後引導他慢慢釐清事情的真相。

4、只要孩子沒有大的偏差,應該允許和鼓勵他去做願意做的事,孩子對外界的好奇是與生俱來的,很多時候我們怕孩子受到傷害,而不願意讓他獨立的去探索和認知這個世界的新事物,而在父母捆手捆腳下長大的孩子,多半會缺少探索精神和能力。

5、接納孩子的意見,我們接納孩子的意見,會讓孩子感受到自我價值,意識到他也是家庭中的一員,願意為家庭出謀劃策。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以後懂感恩,家庭經營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不會差。

孫儷:在孩子面前我只是簡單這麼做,而孩子卻把我疼得像公主

人們常說,孩子的教育就像一場馬拉松,起點很重要、過程也很重要,老師只能陪跑一段時間,而家長要陪完全場。對孩子來說,最親的陪伴才能給予他無可替換的力量。

我是饅頭媽咪,歡迎點擊關注加入我們分享更多實用的育兒知識,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社會環境下,通過我們的努力,讓我們的孩子能擁有一個好的起點和競爭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