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L聯合設立知識產權“護城河”

知識產權的運營及保護在鋰電池領域的重要性日趨凸顯,充分尊重並保護知識產權,有利於保障鋰電池產業鏈的創新動力與積極性。

4月27日,福建(寧德)鋰電新能源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保護中心正式揭牌。該中心將圍繞鋰離子電池、新能源汽車、新材料及其應用產業(企業),開展專利快速審查與確權、知識產權快速維權、知識產權協作保護和專利導航與運營等快速協同保護服務。

據悉,該中心成立後,將以CATL和ATL兩家鋰電新能源產業巨頭作為保護服務核心,並覆蓋這兩家龍頭企業的上下游產業鏈,包括上汽、廈鎢等26家企業。

截至目前,寧德市共落地鋰電新能源產業鏈項目34個,總投資約240億元,合計產值約500億元,目前已初步建成“寧德鋰電新能源產業集聚區”。

其中,動力電池裝機量連續三年全球第一的CATL,鋰電專利申請量居全國第一,申請總量超過4700件,授權總量超過2000件,海外申請總量超過1200件,近3年年申請量均突破1000件。

ATL作為全球五大鋰離子電池供應商之一,生產的聚合物消費類鋰離子電池出貨量連續多年位列全球第一,目前專利相關申請量超過2300件。

寧德市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新能源產業投入研發資金龐大,技術更迭較快,諸多創新技術易被模仿和抄襲。且隨著國家新能源產業‘白名單’取消,國際鋰電巨頭入場競爭,知識產權競爭加劇,寧德市鋰電新能源產業受到衝擊,專利快速授權、維權保護、專業人才培養等需求大量湧現。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CATL就公司四項專利技術向江蘇塔菲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起了訴訟。目前,四起案件確已由福州中院受理。

可以看到的是,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全球化競爭演進,鋰電行業上下游企業對於專利的保護、尊重以及重視程度已經發生重要變化。接下來的市場競爭,也將向專利的知識產權儲備、創新等環節過渡升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