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的“海獅計劃”為什麼會失敗

二戰德國海獅計劃簡介

海獅計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軍對英國作戰的計劃。二戰開始不久,納粹德國的目光就盯上了英倫三島。為儘快征服英國,德國元首希特勒親自擬定了名為“海獅”的行動計劃。

希特勒的“海獅計劃”為什麼會失敗

但是,充當“先鋒官”的德軍戰機飛臨英國上空的時候,等待它們的卻是一場以弱勝強的空中“游擊戰”。

最終德軍的海獅計劃失利,使得英國得以保存軍事上的優勢,而後繼續同德國抗爭,把德軍拖入了致命的長期持久戰,最後成為英美反攻歐洲大陸的跳板,使德軍陷入了兩線作戰的困境。希特勒發動戰爭來首次遭遇失敗。


海獅計劃的最終結果及其影響

德國空軍為迅速奪取制空權,襲擊的重點為英國空軍的機場,其特點是空襲活動極其頻繁,空戰十分激烈,從8月中、下旬開始,德國空軍每天出動1000多架次,10天內對英國12個空軍基地進行了不間斷和摧毀性打擊,英軍損失飛機286架。飛行員亦傷亡甚重,倖存的飛行員經過連續空戰已筋疲力盡。

如果德國空軍繼續襲擊,英國空軍將無法支持。可就在這關鍵時刻,希特勒卻突然鬼使神差地改變主意,將空襲的重點轉為轟炸倫敦。這就使英國空軍得到了喘息的機會,化險為夷。

從敦刻爾克作戰開始這是希特勒第二次犯“戰場突然叫停”的錯誤了。這是為什麼呢?戰後的歷史學家們分析,似乎是一些戲劇性的偶然條件影響了戰爭的進程。

1940年8月25日,英國空軍派出81架轟炸機準備空襲德國本土,主要目標是德軍機場和工業基地。但那天天氣不好,空中雲厚霧濃,有幾架轟炸機迷失了航向,糊里糊塗地飛到柏林上空投下了炸彈。

自從戰爭爆發以來,一直沉浸在所向披靡的勝利氣氛中的德國首都遭到空襲,受了損失,丟了面子,希特勒惱羞成怒,決心報復,也把矛頭指向了倫敦。英軍這幾個轟炸機組返航後,由於炸錯了目標,受到嚴厲的訓斥,甚至準備軍法處置。

這時發現,後繼而來的德機轟炸目標已轉向倫敦等主要城市。結果前線機場的壓力大大減輕了。滿身創傷、疲憊不堪的英國空軍得到了寶貴的喘息機會,進行休整和補充。

希特勒的“海獅計劃”為什麼會失敗

戰後曾有人風趣的說,正是由於這幾個機組迷航中的轟炸,拯救了英國空軍,為粉碎德國的“海獅計劃”立下了大功。這些野史路評,正確與否,我們不必深究。但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希特勒認為轟炸倫敦,可以使英國首都陷入混亂,使英軍統帥部癱瘓,這樣德軍的登陸任務就可能簡化,甚至不登陸也可以迫使英國投降。

希特勒的決定也曾遭到德軍中許多人反對,但空軍元帥戈林則堅決擁護,他企圖在空襲倫敦的過程中,誘敵空戰,把英機消滅在空中,但是法西斯的如意算盤打錯了。那一時期,雖然倫敦、考文垂、伯明翰、曼徹斯特、利物浦、普利茅斯等幾個大城市都沉浸在一片火海中,受到嚴重損失。

但是,作為戰爭有生力量的英國空軍卻保存了下來,並很快恢復了戰鬥力,重創了德軍,捍衛了英國,一直堅持到最後,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在整個不列顛之戰中,德國空軍共出動飛機4.6萬多架次,向英國投下了7萬多噸炸彈,損失飛機約1500餘架。英國空軍損失飛機915架,被炸死炸傷居民約8.6萬餘人,100多萬棟建築物遭到破壞,許多城市被摧毀,英國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犧牲。

英國首相丘吉爾在讚揚英國軍民所表現出來的高昂士氣和大無畏精神時,曾動情地說:“他們是以自己的勞苦、眼淚和血汗,粉碎了希特勒妄圖迫使英國退出戰爭的狂妄企圖。德國空軍這把鑰匙始終也沒有打開英國防禦的大門。”

其實在不列顛之戰的後期,希特勒也看到德國空軍轟炸效果越來越小,而損失越來越大,征服英國的希望渺茫了,於是把注意力轉向東方,加緊準備對蘇聯發動進攻。

“海獅計劃”已經流產,實際上變成了掩飾德軍侵蘇的戰略偽裝。希特勒又犯一個更加致命的錯誤:在未攻下英國之前就調頭向東!兩線作戰,是兵家之大忌。


海獅計劃失敗的原因

希特勒進攻英國的“海獅計劃”失敗,最關鍵的原因在於沒有取得徹底的制空權。再就是德國的海軍沒有把握戰勝皇家海軍。

希特勒的“海獅計劃”為什麼會失敗

必須要說明的是,希特勒沒有攻佔英國的計劃。始終把英國當盟友當合作夥伴看,是希特勒的想法。但丘吉爾卻沒有把這個當年奧地利的流浪漢當盟友。可以說,希特勒的攻英計劃原本就是倉促計劃,原本就不成熟。

再就是空軍元帥戈林好大喜功。告訴希特勒僅憑德國空軍一己之力就可以戰勝英國,這樣就促使德國登陸英倫的海獅計劃遭到推遲。 而德國海軍遠遠不如英國,希特勒對此心知肚明。在此情況下只有取得制空權才是唯一的措施,但由於戈林指揮員不當,加上英國對於雷達的運用,讓使得德國始終沒有取得制空權。

這是德國入侵英國失敗的首要原因。加之後來巴巴羅薩計劃的開始,軍力向東線傾斜,海獅計劃就此結束。

如果德國佔領英國,現實意義是重大的。徹底擊敗英國在軍事上有著巨大的現實意義,因為如果美軍參戰。沒有英國作為後勤補給是幾乎不可能在西歐登陸,(希特勒不會忘記一戰的教訓)德軍就此控制北大西洋。可以切掐斷美國對英國的援助。佔領英國對德國有些著巨大的軍事和政治利益。

失敗的另一個原因就是用人失當,戈林就是個草包,他應該對對英作戰失敗負擔一半的責任。此人既無能,又好吹噓。戈林對平民的轟炸,不僅僅是戰略上的錯誤,也致使英國人對於德國徹底持敵對情緒,大大延長了需要轟炸的時間。

而海軍無限制潛艇戰,完全依靠偷襲是無法取得海戰的勝利的,隨著巴巴羅薩以及北非戰役的展開,希特勒基本上也就放棄了對英國本土的進攻。而是展開絞殺戰封鎖英國的海上補給作為手段。

關注頭條號:史學速遞,每日分享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