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喜歡坐馬桶,既是生理問題也是心理問題,媽媽試試這樣做

鄰居家有一個兩歲的孩子,名字叫做小曼,小曼每次上廁所的時候都不喜歡坐在馬桶上。其實小曼這個時候已經有了自主控制大小便的意識,而且已經完全脫下了紙尿褲,每次大小便之前,小曼都會提前告知媽媽,讓媽媽帶她去上廁所。

從換下紙尿褲的那天起,小曼沒有一次尿到褲子裡或者是拉到褲子裡,從這個方面來看小曼實在是非常的乖,但是上廁所這件事情仍然令小曼的媽媽非常的發愁,原因就在於小曼非常不喜歡坐馬桶。

這一天小曼告訴媽媽她要上廁所,媽媽就把她帶到了廁所內,把她的褲子脫下來,然後帶她坐到馬桶上面,但是小曼坐到馬桶上之後,又慢慢自己跳下來,蹲到廁所的地上,每次拉一點就往前挪一挪窩,上一次廁所要挪好多個位置,媽媽一直跟在小曼的後面給她收拾殘局。為了解決小曼的這個問題,媽媽不知道採取了多少方法,但是一點效果都沒有。

孩子不喜歡坐馬桶,既是生理問題也是心理問題,媽媽試試這樣做

其實並不是只有小曼存在這樣的問題,許多孩子都不喜歡坐馬桶。有一個媽媽說自家的小孩子本來已經脫掉紙尿褲能夠自主上廁所了,但是就是因為不喜歡坐馬桶,所以現在又把紙尿褲穿上了。

還有一位爸爸也是這樣抱怨說自己的孩子不喜歡坐家裡原來的馬桶,於是就給他買了一個非常漂亮的小馬桶,可是孩子還是不喜歡坐。

孩子不喜歡坐馬桶的原因有哪些呢?

孩子不喜歡坐馬桶,既是生理問題也是心理問題,媽媽試試這樣做

一,心理問題

孩子在剛出生的時候會用嘴去吮吸自己,但是那個時候他們還沒有意識到收拾自己身體的一部分,等到一歲左右的時候,孩子會認識到自己的存在,他們會知道自己的身體都包括哪些部分,什麼是自己的,他們會進入自我意識的階段。

但是這個時候他們的認識還是非常淺薄的,會將自己身上的所有一切都作為組成自己身體當中的一部分,一旦某一部分丟失他們會感覺到傷心和害怕。

所以說當他們上廁所的時候他們也會覺得是身體的一部分離開了身體,而且當馬桶沖水的時候,他們也會覺得自己的一部分被沖走,這種感覺其實是有一點恐怖的,所以孩子會不自覺的排斥馬桶,因為他們害怕自己哪一天也會被馬桶沖走。

孩子不喜歡坐馬桶,既是生理問題也是心理問題,媽媽試試這樣做

二,生理問題

孩子一般18個月的時候才能夠自主地控制括約肌,才能夠丟掉紙尿褲進行大小便的訓練。但是在18個月之前,大部分的家長都會提前訓練孩子,讓他們做好準備,有的時候家長為了讓孩子適應,會提前給他們準備一個小的馬桶,讓他們隨時坐在上面感受一下。

但是有些事情提前訓練可能是好的,對於上廁所這件事提前訓練反而會沒有效果,反而會讓孩子們比較排斥,因為一開始孩子會因為好奇而坐到馬桶上,漸漸的他們就會失掉了興趣,覺得十分的不好玩,再後來家長就會強迫他們一定要坐到馬桶上,這樣他們就更不想坐了。

另外馬桶的質量也會影響孩子是否願意坐在馬桶上如廁,特別是孩子小的時候身體還是比較敏感的,如果他們感覺馬桶讓他們坐上去不舒服,他們就會比較排斥。

家長是如何對待孩子不坐馬桶這個問題的呢?

孩子不喜歡坐馬桶,既是生理問題也是心理問題,媽媽試試這樣做

一,放任孩子

上文中我也提到這樣一位媽媽,她發現自己的孩子不願意坐在馬桶上上廁所,沒有辦法她就只能將已經脫下的紙尿褲又重新給孩子穿上了。但是這只是在逃避問題,或者是隻是能解決一時之間的困難,如果一直不能給孩子糾正,不能讓他們適應上廁所,那麼難道要一直讓孩子穿著紙尿褲生活嗎?

特別是孩子三四歲的時候就要開始上幼兒園了,如果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孩子還穿著紙尿褲或者是不能在規定的地方上廁所,那麼這才是真正頭疼的問題,而且那個時候如果再想給孩子糾正恐怕更加的困難。

二,強迫孩子

有的家長做法恰恰與上一種家長相反,他們一定要讓孩子在某個時間段學會坐在馬桶上上廁所,所以不管孩子多麼反抗,他們就一直將孩子按在馬桶上,但是這樣做不僅會影響孩子的情緒。

而且對孩子的身體健康也並不友好,因為有的孩子會因為家長的強迫而拒絕上廁所,他們如果遇到生理需求就會不斷的憋著,這樣對他們的身體造成的影響其實是很大的。

孩子不喜歡坐馬桶,既是生理問題也是心理問題,媽媽試試這樣做

三,逐步引導

當然也有一些家長會覺得孩子之所以那麼排斥坐在馬桶上上廁所,其實是有他們的理由的,他們首先會尊重孩子,然後會想辦法弄清孩子這樣做的原因,再通過正確的方式去引導孩子,讓他們慢慢的對馬桶不是那麼排斥,等到他們真正喜歡上馬桶之後,再引導他們正確的使用。

家長可以怎樣引導孩子呢?

孩子不喜歡坐馬桶,既是生理問題也是心理問題,媽媽試試這樣做

一,換馬桶

家長可能會發現自己的孩子一開始接觸到馬桶的時候並不排斥,在家長讓他們坐上去試試的時候他們也會覺得非常的喜歡,但是等到18個月後真正開始練習坐在馬桶上上廁所的時候,孩子就會極力的排斥,會放聲大哭,其實這可能是馬桶的材質讓孩子感覺不舒服。

因為一開始的嘗試,孩子是穿著褲子坐在上面的,他們並沒有感覺到,但是等到真正要上廁所的時候,直接皮膚的接觸會讓孩子們不舒服的程度加重,所以他們就會覺得不愉快。

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就可以給孩子換一個馬桶,材質一定是那種比較柔軟的,或者是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去超市選購他們喜歡的馬桶,這樣就能夠拉起馬桶與孩子之間的距離。

孩子不喜歡坐馬桶,既是生理問題也是心理問題,媽媽試試這樣做

二,讀繪本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教孩子坐馬桶的故事書,他們用非常生動形象的語言和畫面告訴孩子只有長大之後才能做馬桶,則會讓孩子覺得自己長大了,他們會無比的自豪。

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總會出現讓家長感覺到非常奇怪的問題,家長需要做的就是首先找到問題產生的原因,然後有針對性的想辦法,因此問題才能夠迎刃而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