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小藍經開區:助力企業因"疫"轉型,化"危"為"機"


南昌小藍經開區:助力企業因

消費日報網訊 春早,勤行,蹄急,步穩。目前,南昌小藍經開區248家規模企業全部復工復產,近5萬名產業工人上崗。復工、轉型、升級,為化解疫情影響,南昌小藍經開區引導園區內多家企業在疫情中轉變發展思路,以變應變,幫助企業打通從線下到線上、從技術到產品、從轉產到出口等"斷點"和"難點",幫助企業在疫情期間贏得新的發展機遇,化"危"為"機"。

從線下到線上

實體客流有限,顧客到店購物也是即買即走……突如其來的疫情,讓線下實體零售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卻也是順勢求變、化被動為主動的一個時機。

3月21日,煌上煌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參觀者——煌上煌第一批社區團長。團長們先後參觀了煌上煌黨群活動中心、醬滷博物館,瞭解了煌上煌的發展歷程、生產方式,以及煌上煌對醬滷文化的打造與傳承。

2月底,煌上煌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利用企業自有的渠道和資源,將傳統的團購模式建立在電子商務的基礎之上,推出了社區團購業務。"社區團購業務以社區團長為核心,基於團長的個人社交資源,通過微信群等社交工具進行推廣、銷售,再由團長將貨品分發給社區居民的業務模式。"煌上煌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營銷中心副總監熊國華介紹,"邀請團長們來公司總部參觀,可以讓他們更加深入地瞭解企業、堅定對品牌的信心,將煌上煌的醬滷美味推薦給自己身邊的親朋好友、街坊鄰居。"

面向新零售,打造數字化零售平臺一直是煌上煌的重要戰略目標。"我們去年就有了開展社區團購的計劃,但當時線下業務相對流暢,也就沒有下定決心推出這個服務。此次由於疫情影響,社區居民受限於封閉管理,出入不便,我們選取重點社區門店,以單店為核心,輻射周邊,讓居民有更多的產品選擇的同時給予我們轉型線上的契機。"熊國華說。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通過社區團購的方式下單的訂單已有13000餘份,用戶遍及南昌市300餘個社區。

從技術到產品

疫情發生後,如何對規模人群進行快速而精準的體溫篩查?泰豪公司總裁楊劍在董事會支持下及時發出指令:充分發揮泰豪已有的紅外測溫技術和智慧城市大數據分析技術,加大抗疫產品研發投入,加速研製"泰豪Al監測防疫系統"系列產品,助力疫情防控。

"通過即測溫,精度為±0.4℃,我們研發出這套紅外測溫快篩系統只用了半個多月。"江西泰豪動漫職業學院AI研究院技術經理陳智林告訴記者,這套系統具有多點測溫精度高、人臉識別好確認、軌跡跟蹤易篩查、非接觸式更安全等功能特點,目前已應用於包括江西省行政中心在內的全國500多個場點,尤其適合機場、車站、學校、商場、寫字樓、行政樓等人流密度大的場所,及時提高人流非接觸體溫監測篩查效率,保障通行速度,降低工作人員感染率。

"比如在地鐵站,有100名旅客通行時,系統自動檢測到其中某個人的體溫超過37.3°C,會立即產生聲光或和彈窗報警,保安拿醫用體溫計(如耳溫槍/額溫槍)對該人員做二次測量,若確認體溫超標,則啟動應急預案。" 陳智林表示。

企業復工後,體溫檢測成為各企業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關口,相對於普通的測溫槍來說,紅外測溫是在大型企業和公眾場所甄別發熱人群效率最高的一種方式,在現階段必然會產生大量需求。"目前我們已經有2000套的訂單了。我們正在千方百計提高生產效率,為抗擊疫情獻一份力。"陳智林說。

從轉產到出口

隨著全球確診病例數不斷增加,醫用防護物資短缺已成為當前世界各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一大難題。目前國內疫情防控形勢向好,在保障省內需求的前提下,小藍經開區引導園區內多家生產醫用防護物資的企業轉型生產海外出口防疫物資。

2月8日,江西舒睿諾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提交轉產醫用隔離服申請;2月15日,試產,產量1000件;2月17號,正式量產,產量3000件;2月19日,正式交付了第一批醫用隔離服;3月28日,30000件醫用隔離服裝車,被連夜運往杭州蕭山國際機場海關倉庫,出口到馬來西亞。

"從轉產資質申報,到生產要素配備,再到出口資質認證,小藍經開區全程給予企業支持和幫助。"公司經理李紹河說。

江西舒睿諾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原本是一家布藝企業,為支持抗擊疫情,該公司迅速開展技術改造、新增專門設備,在小藍經開區各部門的協調幫助下,成功轉產醫用防護服。目前,工人上崗150多人,共十條生產線,每天能夠生產1萬套醫用隔離服。

"我們已經獲得歐盟CE認證許可,具備進入歐美市場的准入條件。出口訂單已經超10萬套,將分批次進入歐洲疫情嚴重的幾個國家,我們正開足馬力加緊生產。" 李紹河說。(黎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