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銳評丨30億與5000億,“舊賬”也是投資環境中的一副“牌”

兩則青島新聞,耐人尋味。

一是《新官理舊賬,青島償還企賬款30億元》。據大眾日報4月29日報道,2019年,青島全市梳理出30.36億元拖欠賬款,截至目前已全部償還,清償率100%。

二是《近兩月引來5000多億投資,山東這個城市憑啥這麼“豪”?》。今年3月,青島網上籤約重點項目197個、總投資2690.3億元。而在今年2月份,這座城市簽下了221個重點項目,總投資2603.5億元。青島兩個月簽下400多大項目、超5000億元總投資,這是在疫情對經濟發展造成巨大沖擊的背景下實現的。

大众锐评丨30亿与5000亿,“旧账”也是投资环境中的一副“牌”

30億,說的是新官理舊賬;5000億,說的是投資環境。在筆者看來,“舊賬”理得好,也會“口口相傳”,成為一個地方尊商、重商、親商、安商、吸引投資的一副“好牌”。

不是嗎?

一段時間以來,“新官不理舊賬”受到廣泛關注。答應的優惠沒了、談好的條件變了、做好的規劃廢了、簽好的合同擱置了、說好的事情沒人理了……在個別地方,現任對前任留下來的舊賬,能推則推,能拖則拖,有的甚至公然“賴賬”。誠信是市場經濟的靈魂和生命,政府誠信是政府治理能力的根本表現。新官不理舊賬,這種失信行為傷害了企業權益,損害了政府公信力,破壞了營商環境,誰還敢往這樣的地方投資“砸錢”?

一年償還民營中小企業欠款超過30億,這樣的“新官理舊賬”,是責任感的體現,是建設法治政府的要求,是對企業和投資者的呵護。正如青島市委主要領導說:“‘新官不理舊賬’,是法盲的表現,是違法的行徑;政府是法人主體,官員只是法人代表,法人代表換了,法人主體並沒有換,必須履行好法人責任。”

“舊賬”如何“理”,不僅關乎責任、作風、法治,也關乎投資環境。因此,這30億元的“舊賬”與5000多億元的投資,還是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的。畢竟,投資也是“投票”,是投資者用大筆的真金白銀去“投票”,而“舊賬”無疑會成為投資考量中的“砝碼”。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孫秀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