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秀華:人到中年,患有腦癱的她,為自己爭取到了自己歡喜的人生

餘秀華:人到中年,患有腦癱的她,為自己爭取到了自己歡喜的人生

配圖:來自於網絡

01:她叫餘秀華,是一個腦癱患者,也是一位詩人

她叫餘秀華,是一個腦癱患者,也是一個農婦,並且不年輕。

早在2014年,一首《穿越大半個中國去睡你》紅遍全網,大家也由此認識了餘秀華。

也正是因為這首詩,讓她從一個寂寂無名的農婦,變成了愛詩之人不願跳過的一個當紅詩人。

無論是《搖搖晃晃的人間》還是《月亮落在左手上》,讀她的詩,有一種美麗與哀愁並存的美,無疑,她為中國詩壇帶來了一陣春風。

當然,也因為過於直白大膽,則帶來了一抹異色。

不管是餘秀華,還是詩,都是一種特立獨行的存在。

她讓我們看到希望,也感到絕望,搖搖晃晃的人間,我們究竟要如此自處?

初讀餘秀華的詩句時,有種心靈被撞擊的感覺,為她那大膽直辣的語言所震驚,然而,更讓人震驚的是寫下這些語言的詩人。

餘秀華:人到中年,患有腦癱的她,為自己爭取到了自己歡喜的人生

02:身體的殘疾,裹不住她追求完美的靈魂

1976年,餘秀華出生於湖北鍾祥。

據說,因為出生時倒產,導致腦部缺氧,因而是個腦癱,她的行動非常不便,高中畢業後,如多數農村女孩一樣,她閒賦在家。

19歲那年,她步入了婚姻。

無需訝異,就是在這樣的年紀,這樣的她,結婚了。對象則是從家鄉四川流落到湖北,一個比她大12歲,願意入贅到她家,叫做尹世平的男人。

眾人眼中,身為殘疾人的她,似乎連追求完美愛情的資格都沒有,畢竟,她因為身體,有太多的麻煩了,最直接的,便是看上去不夠美。

然而,她對於世界的感受,對於愛情的渴望,一點都不會比健康的人少,尤其是充滿靈性的她,更是對人間有著別樣的感悟。

餘秀華:人到中年,患有腦癱的她,為自己爭取到了自己歡喜的人生

她渴望愛情,渴望擁有燦爛的人生。

然而,事與願違,她被父母安排了婚姻,父母認為,她能找到這樣的男人,是應該知足的。

可是,用她自己的話說:

她愁雲密佈地想找出一點喜歡他的地方來,發現比找金子更難。

她不愛這個男人,這個男人是否愛她,我們並不知道,但至少,感動不了她。

獨孤又熱烈,驕傲又自卑的她無處傾訴,也無法宣洩自己的情感。

於是,她開始寫詩,文字有多種表達方式。

為什麼她選了詩?

她曾說,因為是字數最少,卻可以最大限度表達感情的文體,因為身體,她選擇了詩,即便字數不用多,每敲下一個,於她而言,也要費不少勁的。

餘秀華:人到中年,患有腦癱的她,為自己爭取到了自己歡喜的人生

只是她自己也未曾料到,一旦嘗試寫詩,她便一發不可收的愛上了,只有寫詩的時候,她得以看見美好的人生,她得以直面自己的內心。

或許是因為嫉妒她的才情,丈夫曾說:

“一看到她在電腦上敲字就感到煩。”

毫無感情,更談不上愛的婚姻,真的不堪一擊。

很多次,因為身體的不方便,她跌跌倒到一身泥濘的回家,而丈夫非但沒有照顧她,反而嘲笑她,辱罵她。

甚至,在她生病的時候,大半夜將她從床上踢下。

所有的一切,都讓她一心向陽的心飽受折磨,她變得更加敏感且悲觀,而詩,也成為了她唯一的宣洩口,於她而言,敲下字,世界便靜了。

一個感性的靈魂對於她,實在不知是幸還是不幸。

餘秀華:人到中年,患有腦癱的她,為自己爭取到了自己歡喜的人生

03:她不甘心此生只做一個農婦

或許是因為在感情中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和暖意,餘秀華將自己完全放進了詩中,她像著了魔般,在詩中享受著自己的快樂。

出名後,2015年,範儉找到了她,想拍攝紀錄片《搖搖晃晃的人間》。

只是,敏感又自卑的她,對範儉的造訪是充滿敵意和懷疑,而她對範儉直白的描述更是讓人覺得驚奇。

她說:

範儉一開始並沒有打動我,小鮮肉多了,他是被這些小鮮肉遮蔽的部分。
當時我想,這群小青年能拍出什麼名堂呢?我是一個毫無特色的農婦他們能拍什麼樣呢?

當然,最後範儉用真誠打動了她。

餘秀華:人到中年,患有腦癱的她,為自己爭取到了自己歡喜的人生

於是,有了紀錄片《搖搖晃晃的人間》。

這部紀錄片中,有人間最真實的苦痛和快樂,2016年,它在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中斬獲了主競賽單元評委會大獎。

或許是事業上的成就,增加了她向不堪命運抗爭的勇氣,她開始了和丈夫漫長的離婚戰。

人到中年,她要為自己爭取自己歡喜的人生。

丈夫並不愛她,可是看到她有所成就,金錢上也漸趨寬裕,他自然是不願意離婚的。

於是,餘秀華只能一次一次提出來,最終走上法庭。

在範儉的幫助下,尹世平終於同意了離婚,而餘秀華,給了他15萬,這是她當時一半的“版稅”。

離婚的這一年,其實離他們被綁已有近20年。

餘秀華:人到中年,患有腦癱的她,為自己爭取到了自己歡喜的人生

餘秀華的詩中,愛情和“慾望”是最大的主題。

她對愛情的所想,不會比任何人少一分,而對愛的表達,她是熾熱而大膽的。她的確喜歡過很多人,雖然只是一廂情願,她卻厚著臉皮說,她有過很多“愛人”。

在越來越多的公眾活動中,可以說,不分任何場合,她都愛與人“挑逗”,她直言不會放棄任何調侃男人的機會。

在蓬勃生長的慾望中,她找不到出口,她的那些“愛人”,僅僅只是“她定義”。

於是,她就將滿腔熱情寫在了詩中;於是,這些詩充滿了慾望和絕望的矛盾,它們熱烈,卻也灼痛。

她自嘲,自己從沒有過切腹之愛和靈魂之喜,所以她在苦苦追尋,但她也深知,愛情只是一種途徑,得到的時候即是幻滅。

她說:“我始終無法祛除的是人生的荒涼感。”

她極度渴望溫暖,也珍惜那些溫暖。比如和範儉、和劉年、和出版社的那些絲絲牽連。她也曾經直喊:她愛李健,哪怕只是嫁給了他的才華。

而同時,她又對人生充滿了絕望,生命終究荒蕪。可是,無論如何,她是向陽的,她在努力向陽。

餘秀華:人到中年,患有腦癱的她,為自己爭取到了自己歡喜的人生

04:寫在最後

喜愛餘秀華,喜愛她對人生本真赤裸裸的表達,也喜愛她面對眾人時的肆無忌憚,和孤獨時訴諸於文字的熱烈。

她正如她詩中那些卑微卻深情的野草一樣,她在悄悄卻又頑強的活著,盡所有力量去享受生命的美。

在這“搖搖晃晃的人間”,她讓我們看到了在蒼涼的生命中,那獨一無二的青翠在拼命而恣意地生長著。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也都應當如此。

不是嗎?

今日互動話題:你喜歡餘秀華的詩歌嗎?歡迎留言聊聊你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