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支付為何是中國特色的支付方式

元旦已過,今年的春節即將來臨,想到春節便會想到紅包,而紅包在這幾年卻已不再是紙質,而變成了微信或者支付寶上的電子紅包。究其原因,大家其實都知道,在國內我們已經是極度的依賴移動支付,不管在哪裡我們基本都可以使用手機來完成支付,現金已經漸漸的用不太到了。

移動支付為何是中國特色的支付方式

可是國外,移動支付卻不那麼常見,即使是在發達國家,使用移動支付的比例也是非常低的,移動支付漸漸成為了中國特色的支付形式。其實造成國內外支付方式不同的原因主要為兩方面。

移動支付為何是中國特色的支付方式

第一方面,國內外網絡環境不同。移動支付是極度依賴網絡的,如果沒有流暢的網絡,那麼移動支付的體驗將急速下降。而即使是有些發達國家,他們的移動網絡覆蓋也不全面,無法保證在每個地方都能有信號。正如工信部部長苗圩在去年9月20日說的,70年來,中國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信息通信網絡,中國的人口占世界人口大概1/5,但是4G的基站數量佔到全球4G基站數量的一半以上,也就是我們平均每個人享受的信息基礎設施水平遠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正是靠著國內三大運營商的不斷網絡建設,創造了中國獨有的良好的網絡環境,才提供了移動支付從孕育到現在全面普及的良好環境。

移動支付為何是中國特色的支付方式

第二個方面,國內外在數據安全方面的理念不同。在國內一張儲蓄卡包含了客戶的身份證信息、電話號碼和銀行卡號在一起形成了一個體系,在接入第三方支付的時候需要驗證這些信息,在國外這些信息都是銀行的資源,是不可能隨便給一個第三方機構的,。由於移動支付是需要第三方支付平臺搭建橋樑並與銀行合作,以在用戶,商人,銀行和第三方之間流通數字貨幣。而這個的前提是銀行一側能將他們擁有的客戶各類信息同步給第三方平臺,但在國外,銀行都不願將這些信息分享給第三方機構。再加上國外信用卡的使用較為頻繁,他們都認為“無現金時代”是危險的,移動支付會將自己的交易信息展現在他人面前,因此出於隱私方面的保護,信用卡可以應付日常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