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種容易被孤立的孩子,面對“社交死亡”,家長可以做好以下四點


導語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每一位孩子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都需要擁有自己良性社交圈。

案例分析

上個月回到家發現家裡氣氛凝重,哥哥、嫂子唉聲嘆氣,原來是老師說小學二年級的侄子下午沒來上課,嚇得夫妻兩個放下工作就出來找孩子,其實侄子也沒有亂跑,就在學校附近的書店呆了一下午,把孩子領回家後,問什麼孩子都不願意說,第二天也是死活不願意來學校。

四種容易被孤立的孩子,面對“社交死亡”,家長可以做好以下四點

夫妻兩個面面相覷,晚上翻孩子書包,一些書和本子都被撕壞,問老師和班長才知道孩子被全班孤立,原本活潑的侄子,現在也是沉默不言。哥嫂已經著手要給侄子轉學,可是到了新學校,一切就會變好嗎?

一、在校“被孤立”的三大特徵

1、排斥集體、拒絕群體

如果孩子不願意和同齡人玩耍,甚至是強烈排斥,通常是被孤立了。比如討厭學校,對於大部分孩子喜歡的活動——春遊、班級晚會等無感,在一些大型活動上不愛講話、不愛笑,就獨自待在角落裡也反映孩子可能被冷對待。

四種容易被孤立的孩子,面對“社交死亡”,家長可以做好以下四點

2、性格極端、一點就燃

遇到一些小小的事情或者聽到一些批評就哭鼻子和大吵大鬧,但家長問具體原因,孩子也表達不出什麼。面對一些東西表現極端,比如莫名討厭一些玩具和動畫片,很可能是同班同學喜歡的東西,孩子“恨屋及烏”,將情緒轉嫁到特定事物上。

3、膽小悲切、缺乏自信

如果一貫喜歡錶現自己的孩子,突然不想表達和表現自己,也極有可能是被孤立打擊到了自信,面對所有機會和挑戰表現悲觀。愛說話的不說話了、愛唱歌的不唱歌了,面對親戚和鄰居善意的逗鬧就會紅眼哭鼻,躲避大家目光、只想隱藏自己。

二、容易“被孤立”的四大類型

1、 愛告狀的“背叛者”

小小的班級也是一個有利益交織的集體,如果孩子為了在老師面前得臉,做班主任的“偵察兵”極有可能被全班孤立,而且通常面對這種類型的同學,班級會異常團結——冷暴力甚至報復“背叛者”。

四種容易被孤立的孩子,面對“社交死亡”,家長可以做好以下四點

2、自我型的“蠻橫者”

孩子在家長面前基本是有求必應,但在班級裡沒有人會“父母式”地包容某位同學。如果孩子還是家裡的“皇帝”做派,事事要自己優先、未經別人允許亂動東西、公共東西據為己有、喜歡依賴和使喚同學等等都會讓大家慢慢自動遠離他。

3、玻璃心的“成功者”

有些孩子有扭曲的勝負欲,認為自己幹什麼都要贏,如果落了下風就通過哭、耍無賴等達到目的。比如孩子們愛玩的跳皮筋遊戲,如果某人輸不起就哭鼻子並歸咎、埋怨同伴就會讓同學們遠離他,找遊戲夥伴也不會考慮他以致最後被孤立。

4、愛比較的“優越者”

除了扭曲的勝負欲還有可怕的攀比心,有些孩子事事都要和別人比,經常通過貶低別人來提升自己的優越感,炫耀自己的成績和新衣服、新玩具等等,這些優越感一旦掌握不好尺度就會成為“萬人嫌”。

四種容易被孤立的孩子,面對“社交死亡”,家長可以做好以下四點

三、破除“死亡社交”的四大指導

1、 溝通與排解負面情緒

一旦發現孩子的異常表現,父母就要與孩子溝通,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遭遇和不滿,先在父母這裡找到溫暖修復“被孤立”的傷疤,排解掉負面情緒,畢竟直視自己的處境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2、分享、尊重、寬容

教會孩子適當分享自己的快樂,比如有玩具大家一起玩,有搞笑的事情大家一起笑。同時也要尊重別人的所有權和隱私,不隨意拿放別人的東西、不亂議論同學們的隱私。

四種容易被孤立的孩子,面對“社交死亡”,家長可以做好以下四點

其次教會孩子以善意、寬容、大度的眼光看待同學們的行為,“三人行必有我師”發現別人的優點,包容同學們的缺點,面對事件不知全貌,不予置評。

3、樹立正確的成功觀、是非觀

鼓勵孩子除了要有追求成功的志氣同時要有接受失敗的勇氣,而且並非事事都要爭先,一些娛樂的活動以參與、感受為主,沒必要把自己時刻放在輸贏線上。教會孩子學會明辨是非,不是所有的東西都能表現自己的價值,通過正當的手段和自己的努力獲得的快樂才值得被誇獎。

4、掌握基本社交禮儀

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既要重真情也要講包裝,把“謝謝”、“對不起”、“再見”等放在心上,拒絕髒話與暴力,不僅在行為上約束自己,從內心裡也要做禮儀人。

四種容易被孤立的孩子,面對“社交死亡”,家長可以做好以下四點

​總結

與同學交往情況就能體現孩子的社交能力,壓抑的校園生活不僅影響孩子的學習也會擊垮孩子的心理健康,負面影響深遠,父母有責任同時有義務幫助孩子避免“被孤立”。

孩子幼兒時,寶爸寶媽們不能溺愛孩子,在原則方面的事情要保持堅定立場,不能無視甚至包庇孩子的錯誤,也不能走向極端,一昧苛責,這樣也會導致懦怯內向的性格,同樣不利於社交。

同時,要學會觀察孩子的動態,一旦發現孩子情緒異常就要擔當起溝通者和疏導者角色,掐滅導火索。

如果“被孤立”事件已然發生,就要利用上面幾點,幫助孩子社交重塑形象、重拾自信,幫助他們理解社會並樂觀看待世界,面對困難積極解決,不要做埋頭的“鴕鳥”的膽小鬼哦!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靈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