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連年掉價,我們種植戶還能走多遠?

近三年來 水稻,小麥、玉米價格起伏跌宕,都在農民的價格底線徘徊。農民開始了長達三年的內耗期,種糧大戶在這場寒冬中瑟瑟發抖,而且好多的種田大戶由於生活的消耗,和貸款利息的消耗,已經開始漸漸支撐不下去了。好多朋友都說不知道在什麼時候就被迫退出農業了,但是可以預見被迫退出農業的朋友,生活一定不會太美好。

有好人都不明白為什麼國家對於農民的扶持力度這麼大,農民的生活還是每況愈下?這篇文章的用意就是希望更多的人,可以看到看似風光的種植大戶,在國家如此大力度的扶持下,為何還難以為繼?希望通過我們農民自己的轉發和擴散,可以給我們的處境帶來一絲好的改變。

首先第一點為何種植大戶大規模種植,效率高了成本低了,反而賺不到錢呢?

其實最根本的原因就是:

1、農資產品投入成本過高,地租過高,產量低根本就掙不了錢。

2、種植大戶購買的土地往往不是優質優價,而是好壞土地捆綁銷售。這就造成了好地賺得錢,還得去補低產田的窟窿,剩下的才是利潤。這是目前為止規模種植戶難以破解的難題。也是規模種植戶利益流失最大的一個原因。

第二點,糧食價格的連續探底,是近幾年來種植大戶難以為繼的重要原因。

這幾年糧食價格大起大落,糧價起來了規模農戶沒賺到多少錢,反而把地價抬高了。而糧食掉價了,種糧大戶卻是受到了沉重的打擊。

第三點原因,涉農的貸款對於種植大戶來說,就是飲鳩止渴。

規模越大需要的資金就越多,而貸款是種植大戶主要的資金來源。都說農業貸款有貼息貸款,但是到目前為止我們這裡的農民幾乎是得不到的。

所以也就造成了,現在的種植大戶全靠貸款存貨,一旦斷貸就要破產一大批種植大戶。所以貸款的利息已經成了種植大戶所懼怕的吸血鬼了。我們不知道何時就被貸款的利息壓榨乾,再也爬不起來了。

第四點原因,就是農業補貼難以落地。我們看到農業補貼,凡是項目資金,就是不是普惠性的補貼。

種植大戶都撈不到。而普惠性的農業補貼,說是給種植者的,其實到後來都給了土地的主人了。種植大戶的利益被嚴重的榨取了,而且到現在這個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這也是農業難以盈利的主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