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調整!淄博一地發佈新政,率先“突破”

重大調整!淄博一地發佈新政,率先“突破”

淄博人才新政再出重拳有區縣已率先“突破”

4月9日

淄博市沂源縣

發佈域外在編在崗人才回調政策

為進一步暢通沂源縣域外在編在崗人才回調渠道,打造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相對穩定的幹部隊伍,沂源縣委組織部、縣委編辦、縣財政局、縣人社局聯合出臺《沂源縣域外在編在崗人才回調管理辦法(試行)》,具體為:

1 實施範圍

(一)戶籍所在地為沂源,在外地機關事業單位工作的在編在崗(含人員控制總量備案管理人員,下同)人員。

(二)戶籍所在地為沂源人員的配偶、子女或子女的配偶在外地機關事業單位工作的在編在崗人員。

符合以上範圍的在編在崗公務員(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人員)自願轉為事業人員的,可參照執行。

2 基本條件

(一)遵守憲法和法律,具有較高的政治覺悟和良好的道德品行,身體健康。

(二)現工作單位及主管部門同意回調。

(三)事業單位在編在崗人員已滿試用期且考核合格;已進行公務員(參照公務員)登記備案且考核稱職。

(四)教師應具有相應教師資格證書;醫療護理人員應具有醫師執業證書或護士執業證書。

(五)具有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並取得學士及以上學位,年齡一般在35週歲以下,急需緊缺人才年齡可適當放寬。

(六)用人單位要求的其他資格條件。

3 不得回調情形

(一)受到組織處理或者黨紀政紀處分,影響期(處分期)未滿的。

(二)原錄用或聘用手續不全,不符合調配政策的。

(三)近三年考核有不合格或不稱職等次的。

(四)不如實填寫個人信息,偽造、變造信息、材料的。

(五)被依法列為失信聯合懲戒對象的。

(六)法律規定不得錄用或聘用的其他情形。

4 安置原則

(一)同層次對口安置原則,“雙一流”高校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人員優先安置。

(二)就近相近安置原則。

(三)任職迴避原則。

(四)服從組織調整原則。

回調人員優先使用安置單位空餘事業編制;安置單位超編滿編的可使用人才專項事業編制。回調人員進入實行人員控制總量備案管理事業單位的,納入人員控制總量備案管理。

5 辦理程序

(一)個人申請。有意向且符合回調條件的人員向縣委編辦提出申請,並填寫《沂源縣域外在編在崗人才回調意向申請表》《申請人員基本情況表》。

(二)資格初審。組織、人社部門根據幹部管理權限,對申請回調人員信息進行初審。符合條件人員持畢業證、學位證、身份證、居民戶口簿等相關證明材料,到組織、人社部門進行資格審查。

(三)檔案審查。組織、人社部門對回調人員的檔案進行審查,看檔案材料是否齊全、真實,進入單位手續是否齊備,重點審查回調人員的“三齡兩歷一身份”。

(四)確定安置崗位。根據申請回調人員數量,按照對口安置、服從調劑的原則,對符合條件人員提出安置崗位。

(五)組織考察。由組織、編制、人社部門及接收單位符合條件的回調人員進行考察,並形成書面意見。

(六)體檢。回調人員在縣級以上(含縣級)綜合醫院進行體檢,體檢標準和項目參照《關於修訂〈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準(試行)〉及有關內容的通知》(人社部發〔2016〕140號)執行,行業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七)辦理手續。考察、體檢合格後,由組織、人社部門根據幹部管理權限,為考察、體檢合格人員辦理相關回調手續,由縣委編辦辦理編制實名制備案手續。

6 聯繫方式

聯繫電話:0533-3245084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符合條件人員可填寫相關附件併發送至以上郵箱進行報名。

附件:

4月10日

大眾日報客戶端發佈了題為

《山東兩市六縣發佈“域外人才回原籍”政策!除了“回原籍”還有啥好招?》的文章

4月9日,山東省沂源縣發佈域外在編在崗人才回調政策。

沂源縣出臺《沂源縣域外在編在崗人才回調管理辦法(試行)》適用範圍和條件有:戶籍所在地為沂源,在外地機關事業單位工作的在編在崗人員;戶籍所在地為沂源人員的配偶、子女或子女的配偶在外地機關事業單位工作的在編在崗人員;具有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並取得學士及以上學位,年齡一般在35週歲以下,急需緊缺人才年齡可適當放寬。

沂源這個政策,是對去年12月2日淄博市《進一步加強新形勢下引才用才工作的若干措施》政策的回應,但政策有了新突破,如:突破了本科“畢業五年內”的限制,年齡放寬到35歲,而且除了原籍人員,外地女婿和媳婦也可以回沂源工作。

去年淄博市的《進一步加強新形勢下引才用才工作的若干措施》,被稱引才用才政策“37條”。“37條”當中引人注目的一點是:“全日制學士本科及以上學歷”返淄,“不受接收單位編制限制。”“37條”在海內外產生廣泛影響,淄博被稱為國內“回原籍”政策第一個吃螃蟹的地級市。

“37條”出臺後,淄博市人社局有關領導表示:非中心城區,比如沂源、高青回原籍政策可以力度更大一些。沂源的新政策,尺度進一步放寬,正是貫徹了這一精神。

重大调整!淄博一地发布新政,率先“突破”

沂源的域外人才回原籍政策不是孤例,進入2020年,山東人才回原籍政策頻繁出臺,目前已有兩市六縣發佈“域外人才回原籍”政策:

3月11日,德州市平原縣發佈“平原籍在外機關事業人員回平工作”的公告,年齡放寬到40週歲。

1月5日,菏澤單縣縣委發佈了《關於開展外地工作人員回單縣工作的實施意見》,“年齡在40週歲以下,副高級及以上職稱的可放寬至45週歲”。這是菏澤的第二個縣發佈回原籍政策,去年11月8日,菏澤人社公眾號發佈《鄄城籍在外地工作人員回鄄工作的意見》,號稱“一人回原籍,全家安排工作”,引發震動效應。

3月4日,濟寧市下發《關於印發濟寧市企事業單位“人才回引計劃”實施意見(試行)的通知》,這也是繼淄博之後,我省發佈回原籍政策的第二個地級市,政策突破點是“濟寧籍在編人員及配偶可以回來工作”。

此外,去年11月12日,

商河縣發佈“商河籍在外人才回調工作公告”;去年10月12日,平陰縣發佈《平陰縣域外在編人才回調管理辦法(試行)》。

再往前看,日照市五蓮是山東省內第一個發佈回原籍政策的縣。去年7月30日,山東省五蓮縣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官方微信公號發佈一則《“五蓮籍”外地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可申請回家鄉工作啦!聯繫方式在這裡!》的公告,打響了山東“域外人才回原籍”的第一槍。

重大调整!淄博一地发布新政,率先“突破”

“域外人才回原籍”何以成為一股不可阻擋的潮流?記者觀察分析有這麼幾個原因:

一,人口老齡化。整體看來,我國勞動力人數加速減少,我國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2012年開始逐年下降,比如,2016年減少349萬人,到2017年勞動力人口已經比上年減少548萬人,近年讓處在不斷下降中。勞動年齡人口不斷下降,這就使各地缺人成為常態。

三,城鎮化。2018年北京和上海常住人口分別減少16.5萬人和3萬人,人口下降是行政控制的結果,未來人口向大城市集中的趨勢並沒有根本改變,小城鎮人口向大城市集中,農村人口向城市集中,讓基層缺人越來越嚴重,最明顯的就是鄉村小學不斷合併。

二,家庭因素。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我國長期實行獨生子女政策,這部分人在異地就業,面臨如何照顧老人、自己孩子如何照顧的現實問題。有些老人為照顧孫輩,隨子女進入城市,成為“老年漂”,但也有一些老人不習慣城市生活,或者在異地工作的子女沒有經濟能力讓老人隨遷,這部分獨生子女渴望回家鄉工作的願望,就會比較強烈。

今年2月14日,原籍山東鉅野,現在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工作的郭良士,在看到菏澤鄄城、單縣出臺照顧在外工作人員回原籍工作的政策後,十分激動,立即向家鄉鉅野有關部門寫了一封網信,說:自己碩士畢業後,在赤峰市考上公務員,但家庭成員出現了“一家三地”的困難情況,妻子距離自己工作單位70公里,父母年邁多病在鉅野縣龍堌鎮,孩子5歲,無人照看,重壓之下,長期夜不能寐,家庭重擔導致工作壓力越來越大,希望家鄉儘快出臺回原籍政策。

郭良士的情況,在一定人群中具有代表性。某種程度上,山東一些地方的“回原籍”政策,對在外地基層工作、或經濟發展相比山東落後的地方的域外人員,吸引力很大。

瀏覽發現,家鄉“何時出臺回原籍政策”,已經成為網絡熱搜。一些在異地工作的人們,經常在老家人社局網站上留言,希望儘快出臺回原籍工作政策。

記者看到濰坊人社局網站上有這樣的留言:“尊敬的領導:您好!目前我省淄博、濟寧、青島等地陸續出臺機關事業單位在編人員人才回調政策,這一政策十分有益於推動當地各項事業的平穩發展,我想請問濰坊有沒有準備相應的人才回調政策,謝謝!”

濰坊市人社局則答覆:“尊敬的網友:您好!您反映的問題,中共濰坊市委已責成濰坊市人社局進行了調查處理,現回覆如下:目前,濰坊市本級及所屬縣市區尚未出臺在外事業編制人員調回原籍工作的政策,但市外符合條件的人員可以通過高層次人才引進或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等方式來濰工作。感謝您對家鄉工作的關心、關注和支持!”

博興縣人社局網站有這樣的問詢:“尊敬的領導:您好。感謝您在百忙之中看我的來信。最近,山東五蓮縣發佈“五蓮籍”外地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可申請回家鄉工作政策,河南欒川也曾出臺相似政策。為此,想諮詢家鄉博興縣對這一方面有什麼相關政策;同時是否也可借鑑相關經驗讓在外工作人員回到自己的家鄉,為建設新時代幸福美好博興盡一份自己力。”

重大调整!淄博一地发布新政,率先“突破”

記者觀察發現,目前出臺人才回原籍政策的地方,有的是未雨綢繆,有的人才出現外流。記者觀察判斷,隨著人才競爭加劇,“域外人才回原籍”政策已經成為一股潮流,出臺“回原籍”政策的市縣將會一年多比一年,未來全省大多數市縣都有可能出臺類似政策。

有人可能就問了:如果出臺回原籍政策的縣市多了,效果如何?記者認為,根本還是看發展機會。比如,去年發佈的數據,沂源在全省137個縣市區2018年度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排名中,以21.4億元排名第80位,中游稍微偏下,但沂源境內有6家上市公司,資本交易活躍,產業基礎較好,對域外基層工作的家鄉人才有不小的吸引力。但如果一些縣市,經濟發展基礎不好,“回原籍”政策就會打折扣。

出臺“回原籍”的政策將會越來越多,除了“回原籍”,吸引人才還有什麼好招?整體來說,吸引人才要看綜合因素。比如,很多人才不僅考慮自己的發展,還得考慮子女教育和前景。大城市工作環境和教育環境好,因此,人才向大城市集中的趨勢是不可逆的。

山東吸引人才要注意發揮好比較優勢。山東作為沿海開放大省,對東北、西部省份人才的吸引力還是很強的,比如,山東西部一些縣市,吸引東部的人才有一定難度,但吸引本省西部和西部省份的人才會有一定吸引力。近些年,山東很多基層縣市到西部省份、東北招引人才的步伐不斷,力度有所加強,這就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比較優勢”,這個方向值得深耕細挖。

重大调整!淄博一地发布新政,率先“突破”

來源:沂源編辦 部分綜合大眾日報客戶端

責任編輯:石晶 審核:李超 校對:孫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