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飛狐:羅樹輝,用如椽健筆展示“嶺南畫派”的風采

丹青飛狐:羅樹輝,用如椽健筆展示“嶺南畫派”的風采

丹青飛狐(著名藝術評論家)

從高劍父的《松風水月圖》,到黎雄才的《松月圖》,再到羅樹輝的《百松圖》,“嶺南畫派”幾代人傳承有序,大放異彩,各領風騷。

丹青飛狐:羅樹輝,用如椽健筆展示“嶺南畫派”的風采

(圖為“嶺南畫派”著名畫家羅樹輝先生的作品)

中國南部有長江、珠江兩大河流,南嶺山系位於湖南、江西、廣東、廣西一線,歷史上就將南嶺以南的珠江流域稱為嶺南。

山高皇帝遠的嶺南,從來就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中最具特色和活力的地域。明清以後,隨著海上貿易的繁榮,嶺南成為了中國最先接納西方文明的地區,湧現了一大批革新人物,也成就了活力四射的嶺南文化。

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嶺南三傑”高劍父、高其峰、陳樹人為首的一批藝術家,在中國畫的基礎上,融合了日本與西洋畫法,用求新求變的創作思路,勁爽豪縱的酣暢筆墨,豐潤豔麗的鮮活畫面,創造出了既有時代精神,又極具地域特色的中國畫的新格局,“嶺南畫派”應運而生。自創一體的“嶺南畫派”,如春風柔雨,給傳統的中國畫帶來了勃勃生機。

丹青飛狐:羅樹輝,用如椽健筆展示“嶺南畫派”的風采

(圖為“嶺南畫派”著名畫家羅樹輝先生的作品)

新中國建立後,在新時代的召喚下,中國文化藝術界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大變革,嶺南畫派、新金陵畫派、長安畫派,人才輩出,各顯身手,形成了中國美術史上三足鼎立的繁榮局面,為新時代中國文化藝術大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黎雄才,“嶺南畫派”一代名師。作品構圖清新,章法奇特,氣勢豪放,墨色交融,自成一體,被美術界譽為“黎家山水”,特別是黎雄才的“松”,意境清華,用筆老辣,氣勢雄勁,黎雄才也被稱作“黎松才”。

1926年,高劍父到鼎湖旅遊途經肇慶,在肇慶城中,高劍父看到了16歲的黎雄才臨摹的清代花鳥十二屏巨幅,驚歎其奇才,隨即把黎雄才帶到鼎湖,將黎雄才收為門下弟子。

1984年,71歲的黎雄才看到了羅樹輝臨摹的他畫的松,滿心歡喜,從此關愛有加。這一次遇見,就像黎雄才當年遇見高劍父一樣,徹底改變了羅樹輝的人生,讓羅樹輝與黎雄才結下了不解的師生之緣。

丹青飛狐:羅樹輝,用如椽健筆展示“嶺南畫派”的風采

(圖為“嶺南畫派”著名畫家羅樹輝先生)

羅樹輝,1950年生於廣州,著名畫家,師從中國畫壇一代名師黎雄才先生。廣州大學嶺南文化藝術創作鑑賞研究院副院長兼高級研究員、中華文化藝術名家協會副會長、亞洲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廣州市美術家協會會員。

從7歲開始,羅樹輝常常喜歡把“小人書”當作摹本學畫畫,這種簡單的“線條畫”,經常得到老師和同學們讚譽,羅樹輝第一次從繪畫中找到了人生的自信。一次,羅樹輝偶爾在書店看到了黎雄才的畫冊,便一發而不可收,為了買全黎雄才的所有繪畫書,羅樹輝跑遍了廣州城郊的所有書店。從此,臨摹、品讀黎雄才的作品就成了羅樹輝業餘生活的全部內容。

丹青飛狐:羅樹輝,用如椽健筆展示“嶺南畫派”的風采

(圖為“嶺南畫派”著名畫家羅樹輝先生的作品)

七、八十年代,書畫家雖然沒有現在這麼多,但無論有多著名,都會以“為人們服務”為宗旨,去基層普及文化藝術知識,絕不會先開口要錢。當時,“嶺南四大家”黎雄才、趙少昂、關山月、楊善深在國內儘管已經非常著名,每月按慣例還是會去基層文化館或廠礦,義務講授書畫基礎知識,輔導書畫愛好者學習書畫。當年,廣州鋼鐵廠是一個國有大型企業,在社會上有極高的影響。1984年的一天,羅樹輝得知黎雄才和關山月同時要去廣州鋼鐵廠藝術園,便早早地來到現場。那一天,關山月和黎雄才不僅暢談了各自對中國畫的創作體會,還現場演示了繪畫過程。一直以畫梅著稱的關山月,現場畫的是竹子,雖寥寥幾筆,已是清風秀逸,令人歎為觀止。黎雄才粗筆深墨,演示了自己“獨松成畫”看家絕活。只見黎老橫砍豎劈,點染皴擦,一氣呵成,轉眼間,一株根深葉茂,雄健蒼翠的參天巨松便傲然矗立於宣紙之上,顧盼生姿,氣吞山河。那一刻的激動,至今想起,已近古稀之年的羅樹輝依然難以忘懷。顧不得許多,羅樹輝趕緊拿出了事先準備好的習作,請黎老指點。黎雄才一張一張地認真翻看,具體點評,並不時地拿起筆,在羅樹輝的畫稿上進行修改和示範,一邊畫一邊說:“畫松,一曰‘活’,二曰‘準’。活則有靈,畫才有魂。要想‘活’,必須‘準’,熟極才‘準’。功夫運到‘準’時,自然就能‘活’。”黎老還說:“許多人學畫以為靠臨摹就能學會。無論畫松,還是畫山水畫,不寫生怎麼行?山水畫是走出來的,不是畫出來的。”

丹青飛狐:羅樹輝,用如椽健筆展示“嶺南畫派”的風采

(圖為“嶺南畫派”著名畫家羅樹輝先生)

從此,羅樹輝銘記恩師的教誨,開始行走於大山名川,用畫筆記錄下各種山水松石,並把作品都帶給黎老批改,黎雄才每一次都會認真點評、修改。直到現在,羅樹輝依然會常常拿出黎老修改後的作品,細細品味、揣摩,彷彿再一次聆聽恩師的現場教誨。

丹青飛狐:羅樹輝,用如椽健筆展示“嶺南畫派”的風采

(圖為“嶺南畫派”著名畫家羅樹輝先生的作品)

羅樹輝就像一個在“黎家山水”上耕耘的農夫,筆繪朝陽,墨卷夕照,亦步亦趨,一面領略著“黎家山水”的絢麗美景,一面攀巖著“黎家山水”的峭壁陡峰。

從“嶺南畫派”創始人高劍父,到傳承人黎雄才,始終貫穿兩個字“創新”。面對巔峰時刻的“嶺南畫派”,羅樹輝的“創新”之路顯得尤為艱難。他記得恩師黎雄才常說:“畫無定法,法從對象而生。”經過幾十年的不斷探索,在秉承“嶺南畫派”風韻的基礎上,羅樹輝融入了北派山水畫的表現手法,以一種“亂雲飛渡仍從容”的氣勢,創作出了具有個人藝術風格的“蒼松雲海”系列作品。

羅樹輝的“蒼松雲海”,用筆遒勁雄渾,水墨淋漓,飛白氤氳,於剛健中見秀逸,於婉約中顯豪邁,無論是氣韻、水墨、敷色,還是比興、抒情、哲理都將中國山水畫的精神表現的淋漓盡致。

丹青飛狐:羅樹輝,用如椽健筆展示“嶺南畫派”的風采

(圖為“嶺南畫派”著名畫家羅樹輝先生的作品)

羅樹輝筆下的松,採用焦墨繪製技法,筆筆如篆,剛勁繁茂,枝幹粗筆與鐵線交叉其間,穿插自然,錯落有致,嫻熟而不失靈動,蒼勁而兼顧飄逸。既有簡練準確的結構造型,也有空靈寫意的東方神韻;既表現出了松的奔放之勢和不阿之情,又彰顯出中國畫的纖巧之秀和含蓄溫潤。

羅樹輝在“蒼松雲海”的基礎上創作的《百松圖》,造型各異,神形兼備。千姿百態的松樹,或聳立山頭,奇雄挺拔;或傲立峭壁,精妙俊俏;或端坐群石,穩如泰山;或飲風長歌,欲與天公試比高;或靜謐蘊藉,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2011年,羅樹輝的代表作《百松圖》入選由亞洲中國美術家協會和中國美術家學會聯合主辦的新嶺南四大家全省、全國巡迴展,反響熱烈,好評如潮。

丹青飛狐:羅樹輝,用如椽健筆展示“嶺南畫派”的風采

(圖為“嶺南畫派”著名畫家羅樹輝先生的作品)

明代以後,摺扇的興起,輪以歲月,展而招風的扇面畫,成就了中國文人可袖可賞的雅士情懷。由於扇面空間有限,要求畫家既要精思巧構,繪製時中間不宜停筆,又要有小中見大的意趣發揮,更要保持扇面畫獨立的審美效果。因此,與冊頁、手卷、中堂、橫披相比,扇面畫對畫家的人文情懷、繪畫技巧要求更高,歷史上許多著名畫家一輩子都不觸及扇面畫。

在羅樹輝的扇面畫上,山巒、松石、瀑布,在“蒼松雲海”的煙嵐中被徐徐展開。重墨的松枝,如聚集的一股內在力量,蓄勢待發。渲染的雲海,與飛奔的溪流融為一體,像一首在山谷裡輕吟的詩,長長的迴音,沿著層巒疊嶂,向慢慢淡化的遠山飄去。此時此刻,所有的寫實與意造、筆墨與技法,所有的形跡格轍、點染皴擦都變得無關緊要,最重要的只有超逸絕塵的清幽。在小小扇面的咫尺之間,羅樹輝用神來之筆把有限變成了無限。

羅樹輝用如椽健筆創作的“蒼松雲海”系列作品,詮釋了中國山水畫從真情到詩意的美妙畫境,展示了“嶺南畫派”與時代同脈共融的當代中國文人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