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詩詞當中去了解李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作為一個詩詞愛好者,身邊有朋友會常常問我這樣的問題:“學習詩詞究竟有什麼用?既不能給你帶來豐厚的物質回報,又不能解決你目前的經濟困境,倒不如利用業餘時間去KTV唱歌,和朋友同事吃個飯,那樣會更有意義”。對於這樣的問題,我一般都是笑而不答,不在同一個高度,無論你說什麼都是瞎扯淡。

學習詩詞的確不能給我帶來豐厚的物質回報,也不能解決我目前的經濟困境。但學習詩詞可以讓我更有氣質,讓我找到人生拼搏向上的勇氣,從詩詞作者身上我領悟到了人生的真諦,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從詩詞當中去了解李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李白是唐朝著名的詩人,年少得志意氣風發,他有著很深的報國情懷,他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這種理想信念貫穿他的一生,但同時李白又是一個不為五斗米而“摧眉折腰事權貴”的正直詩人,他的骨子裡有一種清高和孤傲。不願意與世俗之人同流合汙,這種性格很容易成為別人的眼中釘和肉中刺,自然而然就會受到排斥和擠壓。

從詩詞當中去了解李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就連李白的鐵桿粉絲杜甫也發出了“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這樣無聲的感嘆,這不僅是對李白的褒獎,也是對他遭遇的同情和憐憫。

官場失意的李白,只有借酒來排解心中的苦悶和憂愁,“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可以想象李白當時內心是多麼的孤獨和寂寞,連一個說知心話的人都沒有。但同時李白又是一個樂天派,既然無人陪我喝酒,我就邀請明月和自己的影子來陪我喝。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如此豁達的胸懷的確讓人佩服。

從詩詞當中去了解李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人世間的榮華富貴也罷,功名利祿也好,都是如同一場雲煙,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所以李白寫下了“生者為過客,死者為歸人”這樣的詩句,死亡才是一個人最終的歸宿。人一輩子就像來世上旅行一樣,身上揹負太多,走在路上會讓你喘不過氣,唯有放下才能讓你獲得真正的解脫和自由。

從詩詞當中去了解李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關於這個觀點,各位夥伴有沒有更好的點評,歡迎下方留言與我互動,趕快行動起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