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進入“洗牌”年,哪些城市的房子還能買?你選錯了嗎?

最近在和讀者溝通的時候,聽到了件趣事,主要說的意思是業主“鬧事”。之所以鬧事的原因是因為其所購買的樓盤在2月底的時候以打折的促銷方式降價30%賣房,造成50位已經賣房的業主聲討,雖然不太確定這件事是不是真實的,如果是真的,老業主的鬧事行為也確實能理解。

你想現在樓市雖然沒有原來火熱,但房價由於前期的突飛猛進,現在已經到達了一個人們難以觸碰的位置,像最近易居發佈了《2019年全國50城房價收入比名單》,深圳的房價收入比是35.2、三亞是27.6、上海是25.1、北京是23.9,要知道房價收入比是住房總價除以家庭年總收入得來的,而根據國際標準,房價收入比在3-6之間為最合理範圍。

房地產進入“洗牌”年,哪些城市的房子還能買?你選錯了嗎?

所以對一個家庭來說,買房真的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但是當你好不容易湊夠錢貸款買完房,卻發現自己買的房子一下就降價了,這種事就算髮生在小編身上,小編也是不能接受。假設你購買的房子是每平米1萬元,80平米的房子就需要80萬,這只是簡單計算,還不包含各種稅費、貸款利率等,那麼現在房子降了30%,也就是說一套80平米的房子只需要56萬,便宜了24萬,這麼大的差距誰能接受?

這個房子的前後價格差距可能是一個家庭存10年錢都存不來的,所以業主們不能接受也是可以理解的。其實這幾年房產市場受樓市調控影響,各城均不同程度發佈了調控措施,把火熱的房產市場降了溫,把投資需求剝離了出來,這就導致很多開發商的日子不好過,譬如限制新建商品房的入市價格、限制水流入樓市等等,所以很多沒有資金週轉,負債嚴重的中小房企宣佈破產。

而為了吸引更多需求,降價促銷更是成了近兩年聽到的最多消息之一,尤其今年以來,樓市由於這隻“黑天鵝”的影響,更是讓不少房企堅持不住,所以隨著特殊時期逐漸接近尾聲,樓市的暫停鍵被放開,不少房企抓住機會開始“走量”。

房地產進入“洗牌”年,哪些城市的房子還能買?你選錯了嗎?

根據諸葛找房監測的數據來看, 部分一二線城市樓市成交量已恢復至正常水平。像2020年第14周,監測重點城市9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24502套,與上週相比小幅上漲1.42%,自春節後已連續8周持續上漲。二手房方面,監測重點城市7城第14週二手住宅成交23598套,與上週相比上漲7.90%,已連續8周大幅上漲,漲幅逐周收窄。

房地產進入“洗牌”年,哪些城市的房子還能買?你選錯了嗎?

眼下的樓市開始有了生機,但小編想說的是,並不是哪裡的房子都可以買的,你也不想成為“鬧事”的業主。

1、看開發商的拿地走向

都說春江水暖鴨先知,而在房地產這個板塊,開發商的拿地走勢絕對可以給購房者提供一個買房方向,根據諸葛找房數據統計,2020年一季度城市土地出讓金TOP10榜單中,上海以687億元位居榜首,北京、杭州以673億元和508億元位居第二、第三。TOP10榜單中一線城市僅深圳未上榜,其餘上榜城市多以省會城市為主,今年房企拿地將會迴歸一線及熱點二線城市。

一二線城市的房子確實比三四線城市的房子風險小,人口流動和住房需求就是很明顯的體現。

房地產進入“洗牌”年,哪些城市的房子還能買?你選錯了嗎?

2、大型房企更靠譜

孫宏斌在近日表示 “今年是地產洗牌年,併購機會會增加,但是好的標的可能不會太多,所以公司拿地會謹慎,不賺錢的活不幹”。鬱亮也在很早的時候就把“活下去”的口號說出來。

不得不說,如果非要買房的話,和中下房企相比,大型房企的安全性會更高些,抗風險性強,資金流充沛,就算往最壞的打算想,一旦出了什麼問題,也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