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小鬼大 目測要火 中國版柯南《白衣少年公孫策》即將開機

2018年,一部《小戲骨:紅樓夢之劉姥姥進大觀園》自開播以來,總點擊量高達1.7億次,並在豆瓣收穫了9.2的高分。網友不禁感嘆:“我的天啊,神演技”、“我見猶憐、“都是戲精”。

經過長達一年的精心籌備,2019年,由天津螢火蟲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津灣少兒影視文化藝術基地、小螢星少兒演藝社團聯合出品,中國傳統文化研究會、中國社會藝術協會演藝工作委員會大力支持,有中國版柯南之稱的國內首部大型少兒懸疑推理系列劇《白衣少年公孫策》即將開機!

提起公孫策這個名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是古典名著《三俠五義》中的文學人物,開封府三口鍘刀的設計者,懂醫術,辨陰陽,心思縝密,堅韌善良,見多識廣,足智多謀,人稱再世諸葛。而在經典影視作品《少年包青天》中,公孫策一直作為包拯身邊的助手出現,協助包拯偵破了很多懸案。不過本次,白衣少年公孫策將顛覆以往形象,不再借助包拯的力量,而是以自身斷案實力為我們講述七個懸念叢生的離奇懸案,帶領觀眾開啟頭腦風暴,進入一個個引人入勝的解謎情節,從而享受到刑偵推理的樂趣。

據悉,《白衣少年公孫策》故事取材自我國古代法醫學著作《洗冤錄集》,其中部分案件為真實懸案。經過藝術加工,以曲折緊湊的電影拍攝方式、懸念叢生的故事敘事手法而展開。詮釋了公孫策這位白衣少年的才華與智慧。影片通過講述公孫策不同尋常的探案經歷傳遞“正義”的聲音,讓更多孩子從中能汲取知識,陶冶情操,提高修養,塑造優秀品格。

在談及創作理念時,出品方津灣少兒影視文化藝術基地副總經理陳和秀表示:本劇以懲惡揚善為故事內核,以懸疑敘事手法展開,融合了驚悚懸疑、邏輯推理、法證斷案等多種元素,大力提倡“解決問題不魯莽,發現問題需細心,分析問題用邏輯、判定問題用證據”的優秀思想品質。同時延續“小孩演大劇,用孩子影響孩子”的經典模式,力求打造少兒電影領域新IP。

除了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極具正能量的內容外,影片在演員選擇方面也同樣亮點多多,令人期待。

人小鬼大 目測要火 中國版柯南《白衣少年公孫策》即將開機


據導演史海興透露,本劇將全部啟用少兒演員。演員選拔期間,各支持單位舉辦了多場小演員海選活動,得到了廣大家長和小演員們的大力支持。數千擁有演藝夢想的孩子們慕名而來,紛紛展示才藝,並表達了自己渴望參演劇中重要角色的願望。

《白衣少年公孫策》講述了公元1004年,遼國侵宋,盤踞燕雲。宋臣皆議不可抵抗,以宰相寇準為首的少數權臣極力主張興兵抗遼,宋真宗趙恆,納寇準之諫,御駕親征,宋遼雙方在澶淵相交,戰事一觸即發。廬州府府尹公孫真(公孫策父親)應朝廷徵召,率兵進軍幽薊。為躲避戰亂,年幼的公孫策,帶上書信,依照家人安排,投奔開封大相國寺主持瞭然禪師。途中,巧遇七個神秘離奇懸案,並依靠智慧與膽識將懸案一一偵破的故事。

據製片人張璐介紹,本劇均取景自天津各歷史風貌場景,劇組利用實景搭建結合3D特效等方法,將觀眾帶回宋代。本劇拍攝將輾轉於22個拍攝場地,實景搭建40餘座,道具製作1900餘件,劇組全體成員共計300餘人,從服裝、化妝、道具上都力求做到精益求精,努力為觀眾呈現一部少兒影視經典之作。

《白衣少年公孫策》,基於古典名著改編,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創作根基,旨在為傳承中華傳統文化貢獻一份力量。作為新時代少年兒童影視教育積極探索的新模式,本劇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研究會、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中國青少年宮協會等多家權威文娛教育機構的大力支持。相信通過本劇的成功拍攝,必能為中國少兒影視教育事業注入新的活力。

小孩演大戲,斷案不言棄,懲惡揚善,傳承經典。小演員在本劇中的精彩表現,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