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戰敗國日本德國混的好盟友多,戰勝國蘇聯卻滅亡陷入“困境”

第二次世界大戰,簡稱二戰,亦可稱世界反法西斯戰爭,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國、日本帝國、意大利王國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和匈牙利王國、羅馬尼亞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等僕從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

戰爭範圍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約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5萬多億美元付諸東流,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以美國、蘇聯、英國、中華民國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與進步而告終。

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客觀上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這次戰爭帶動了航空技術、原子能、重炮等領域的發展與進步。

二戰戰敗國日本德國混的好盟友多,戰勝國蘇聯卻滅亡陷入“困境”

而二戰期間,由於美國大發戰爭財,且本土幾乎沒有戰爭,所以國力保存完好,並且發展迅猛,二戰結束以後世界格局由多極變為兩極,即世界上唯二的兩個超級大國蘇聯和美國。老話說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顯然這兩隻老虎並沒有很好的結婚,而是選擇了戰爭。即冷戰,1947年至1991年之間,美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為主的資本主義陣營,與蘇聯、華沙條約組織為主的社會主義陣營之間的政治、經濟、軍事鬥爭。冷戰的影響是巨大的,至今的世界格局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那個時期留下的後遺症,蘇聯解體後,世界格局由兩個超級大國,變為一超,多強的局面,至今未變。


二戰戰敗國日本德國混的好盟友多,戰勝國蘇聯卻滅亡陷入“困境”

德國1990年3月18日德國統一東德舉行史上第一次民主選舉之後,東西德立即展開統一談判,最後兩德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佔領德國的四國(美、英、法、蘇)達成《最終解決德國問題條約》,允許統一之後的德國成為完全獨立自主的國家,四個佔領國的特權全部取消。統一後,德國繼續留在歐洲共同體(即後來的歐盟)以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並更進一步脫離華沙條約組織。

二戰戰敗國日本德國混的好盟友多,戰勝國蘇聯卻滅亡陷入“困境”

德一直以來就是歐洲老牌強國,無論是從文藝復興還是現代工業體系下,當時的軸心國就是以德國為主,第一顆原子彈就是希特勒時代下研究出來的產物,所以雖然戰敗,但是德國的科研與工業底子非常厚實,這也是得以能迅速恢復經濟的基石,現在的很多高端機床等都是德國人的專利,也是德國的世界名片。日本從戰敗以後宣佈有條件投降,當時的日本並沒有比剛剛建國的中國多麼發達,經濟也是一片蕭條,亟待重建。並且當時的世界貨幣體系是以布林頓森林體系為主的,即美元,黃金體系。日本當時的財政大臣多次訪美,在美國的幫助下,貸款,市場的開放等,迅速的幫助日本重建經濟,直到現代的工業體系成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當時的美國幫助,至於其中的各種平等還是不平等的條約,就不得而知了。現代的日本工業實力非常強勁,無論是世界知名的豐田,還是三菱都是日本工業的代表企業。

二戰戰敗國日本德國混的好盟友多,戰勝國蘇聯卻滅亡陷入“困境”

蘇聯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是由多國組成的集團,只是由於冷戰的原因,慢慢的把這隻巨獸,給拖垮掉了,分裂成為了今天以俄羅斯為代表的各個國家。雖然當時的蘇聯軍工體系非常強大,但是由於這隻北極熊分裂掉了,以至於很多技術也分散開了,還有因為地緣政治等因素,導致它的輕工體系非常脆弱,幾乎牙刷,牙膏等全部都要從我國等國家進口。所以,雖然軍事力量很強,但是它因為冷戰以後的影響,至今還沒有恢復過來。當時的世界情況是誰靠近美國,誰就可以發展起來。日本,包括我國也是從與美國建交以後,包括加入WTO等等都與經濟全球一體化分不開來。如果沒有加入WTO相信現在的很多城市裡的白領等,可能還在家裡種地。所以這個紅利是切實可見的。不過我國近四十年的發展速度也是非常厲害,用四十年趕超日本一個世紀的速度,現代的工業體系下我國是幾乎所有的工業門類全部可以自己生產的國家,這一點上,即使是美國也不行,不是美國不能建造,而是他沒有時間和額外的經濟來建造,這是我們的優勢與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