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總黏著你,不會自己玩?聰明的寶媽都這樣做,促進孩子成長

有了孩子後,你有沒有感覺,自己的時間都被孩子佔滿了

寶寶總黏著你,不會自己玩?聰明的寶媽都這樣做,促進孩子成長

不僅要照顧他的吃喝拉撒,還要隨時隨地當他的玩伴。耳邊總會響起那句“媽媽,你陪我玩”。

有的時候,明明已經陪他不少時間了,看他玩得正專心,就想起身去幹點別的。可還沒走遠呢,孩子又丟下玩具跑來拉住你,說的還是那句,“媽媽,你陪我玩。”

這種時候,你會不會感嘆:要是孩子能自己玩會兒就好了!

寶寶總黏著你,不會自己玩?聰明的寶媽都這樣做,促進孩子成長

“孩子太纏人,不會自己玩”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一、外在原因

如果孩子表現得過分纏人,就證明孩子的獨立性比較差缺乏自立和無法管理情緒都表現在孩子身上。這很可能是因為在孩子獨立意識的萌芽期,父母沒有進行正確引導。

生活中可能對於孩子過於保護,走路怕孩子摔了,2歲前都總抱在懷裡,讓孩子錯過腿部敏感期,阻礙了對外部世界的探索,久而久之越來越無法獨立,也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所以不會自己玩,只能讓別人帶著玩

寶寶總黏著你,不會自己玩?聰明的寶媽都這樣做,促進孩子成長

二、心理原因

纏人是一種依戀情感的一種表達方式,當孩子與父母分開,孩子就會產生焦慮。焦慮的情緒非常大,讓孩子沒有辦法思考,跟媽媽只是短暫的分開這個事實。

尤其是在孩子3歲之前,孩子是一個從共生狀態適應個體分離的過程。

寶寶總黏著你,不會自己玩?聰明的寶媽都這樣做,促進孩子成長

孩子不能獨立玩耍,會阻礙孩子發展,家長要留心了

什麼叫情緒適應能力?個體對情緒進行積極調節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一個孩子能夠獨立玩耍是需要情緒適應能力做基礎的!也就是常說的情商,那獨立玩耍和情商又有什麼關係?孩子本身是一個好奇心非常強大的生物天生會玩,善於探索

但如果一個孩子無法自己玩耍,就會出現哭鬧、無聊的情緒,而且會把玩耍這件事都寄託在家長的刺激上

這時家長就要意識到這可能是情商低,自理能力差,沒有安全感的表現,就要及時引導,以防阻礙孩子的發展!

寶寶總黏著你,不會自己玩?聰明的寶媽都這樣做,促進孩子成長

聰明的家長都這樣做,有利於孩子成長

一、給孩子建立強大的安全感

孩子還是嬰兒的時期,媽媽這個角色非常重要,要對寶寶的需求給予及時回應,給予寶寶愛撫

。當嬰兒與媽媽建立了情感聯結,嬰兒就會建立出安全型的依戀模式

如果已經錯過了嬰兒時期,那麼父母就要注意給孩子營造一個輕鬆安全的心理氛圍

作為父母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是無條件愛孩子的,不是因為孩子表現乖或者聰明而愛孩子,愛才是孩子最強大的安全感。其次父母要情緒穩定,不要將負面情緒拋給孩子,態度溫和而堅定

寶寶總黏著你,不會自己玩?聰明的寶媽都這樣做,促進孩子成長

二、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2歲的孩子開始有了最初的自我意識,這個時候父母正確引導,有助於讓孩子順利地從共生走到個體分離,孩子出現的焦慮不適的時間會更短

這個階段只要是孩子自己可以做的事情,父母就要孩子自己做,2歲的孩子的運動能力、感官能力、認知能力都已經具備了學會自理的條件。

在抓住兩歲時這個培養獨立能力的黃金期不僅能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還能讓孩子自我意識的覺醒。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從2歲開始,到5歲基本成型,父母要抓住這段時間。

寶寶總黏著你,不會自己玩?聰明的寶媽都這樣做,促進孩子成長

優秀的孩子必定是見過世面的孩子,他們的背後一定站著一對有眼界有見識的父母。

父母再忙我們也要抽點時間陪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有套繪本故事我最近一直在讀給孩子聽,分享給大家,尤其對3-6歲的孩子很有幫助。

寶寶總黏著你,不會自己玩?聰明的寶媽都這樣做,促進孩子成長

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這裡為大家推薦一套有關好性格品格培養的繪本《寶寶情商培養圖畫書》。

父母可以給孩子當睡前故事讀,而且還能讓孩子學會自己的情緒管理。

寶寶總黏著你,不會自己玩?聰明的寶媽都這樣做,促進孩子成長

這套書一共有十個主題,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講述不同的故事:做最好的自己、誠實守信、不亂髮脾氣、自我保護、克服恐懼、團結友愛、知書達禮、分享快樂、我能行、形成好習慣。

寶寶總黏著你,不會自己玩?聰明的寶媽都這樣做,促進孩子成長

繪本中的圖畫也是非常適合孩子看的,因為孩子對圖畫還是非常敏感的。孩子看繪本時會有很強的代入感,將自己帶入到繪本中的角色之中,這也正是孩子為什麼看繪本學東西快的原因。

寶寶總黏著你,不會自己玩?聰明的寶媽都這樣做,促進孩子成長

孩子的品格影響著他們看待世界的方式,決定著他們為人處世的態度,好品格決定好未來,高情商更勝高智商。3-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