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文明看河東

魅力河東 大美運城---文化古城看運城

  運城市在華夏文明發展史上,是一塊讓炎黃於孫世代依戀與感恩的聖土。在這決深厚的黃土地上,涵養著華夏民族人文精神的血脈之根,噴湧著華夏民族歷史長河的源頭之泉:當人們捧讀這個偉大民族發祥史的宏篇鉅著時,不難發現。那蒼涼悲壯的開篇第一章,便有這塊土地上初民們活動的記載;當人們津津樂道華夏文明昔日的輝煌時,也正是生活在這決原始莽荒土地上的初民們,最早高擎起了東方神州文明的火炬而彪炳於世界歷史的天空。

五千年文明看河東

運城七彩鹽湖

歷史悠久 華夏源頭

  運城市處黃河中游,是華夏民族主要發祥地之一。遠在更新世平期,這裡就有古人類活動。據考古學家對目前中國境內最古老的舊石器時代遺址芮城縣西侯度古文化遺址的發掘考證,早在“元謀猿人”之前即距今180多萬年前,這裡的先民們已經開始用火。萬榮縣荊村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出土的穀類炭化物中有黍稷及殼皮、證實河東先民在四、五千年以前已掌握了種植高梁的技術,從而開中國高梁栽培之先河,夏縣西陰仰韶文化遺址蠶繭化石的出土,又證實在原始社會時期,河東先民對養蠶技術的掌握。廣泛流傳在本市的民間故事諸如“后稷教民稼穡”,“嫘祖養蠶”等,當是對這一時期種植業、養殖業發展狀況的口頭反映。

  傳說為歷史的影子。在人類未有文字之前,人們是依靠傳說來敘述歷史的蹤跡;相傳,女媧氏乃黃帝之母,其生活在古代典籍稱之為“汾陰腺上”的地方。便是今萬榮縣的寶井鄉。史書有軒轅黃帝“掃地為壇於汾陰”(今萬榮縣)以祭祀后土的記載:黃帝與蚩尤“戰於鳴條”,“殺蚩尤於中冀,蚩尤股體身首異處,而其血化為囪,則澥之鹽池也”“澥之鹽池”亦稱“解池”,即今運城鹽池。解梁、解州亦由此而得名,帝堯禪位於舜,《孟於》記載:“舜生於諸馮,遷於負夏,耕於歷山,漁於雷澤,卒於鳴條”。諸馮、負夏、歷山、雷澤皆在今垣曲縣境內;鳴條即今聞喜縣、夏縣、運城市境內的鳴條崗;運城市舜帝陵恰位於緊靠峨嵋嶺的大小嶷山之陽。《史記·帝本紀》(集解)注云:“舜都蒲坂”。蒲坂即今永濟市的古稱。史載舜好音樂,嘗彈五絃之琴,歌《南風》之詩。運城鹽池周圍既有名曰《南風》的民謠傳唱,池神廟又有舜彈琴之處的“琴臺”遺蹟。大禹治水,鑿龍門。開三門、導黃河之水東流入海,天下之民始得安定,後“踐天於位於安邑”;龍門、三門分別在今之河津市、平陸縣境內;禹都安邑即今夏縣境內的禹王城遺址。安邑之名則由“民安居樂業於邑”而未。大禹之子啟建立了中國奴隸制社會第一個王朝—夏,仍定都於此,夏縣之名便由此而得。

  從史詩般慷慨悲壯的古老傳說,到煙海般卷性浩繁的古代典籍;從地下文物的不斷出土,到地上古蹟的完好保存、充分印證了運城市是華夏文明的主要發祥地,在這片襟山帶河的壯麗土地上,深扎著炎黃子孫最古的血緣之根,澎湃著華夏民族歷史長河永不幹涸的源泉。

人文薈蘋 英賢輩出

  運城市是浩翰的中華文化海洋中的一座“寶島”。當華夏文明進入有文字記載的殷商時期,第十一代王高宗武丁舉傅說為相。使商王朝得以中興,為史家所稱道。這位賢相便是今平陸縣人,他不僅在治國方略上顯示出卓越的才能,而且發明的“版築術”在中國建築發展史上佔有開先河的地位。到了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稱霸、戰亂不已,人民他受兵燹之苦,時汾陰人張儀入秦為相、提出“遠交近攻”的軍事外交策略,遊說諸侯,為兼併六國,建立統一的秦王朝立下汗馬之功,成為叱吒風雲的歷史人物。與之同時代的還有大思想家、教育家荀況(今新絳縣人),他的著作《荀子》千百年來一直深刻影響著後人.被公認為世界文化寶庫中的經典傳世之作。西晉時期,官至“司空”的著名地圖學家裴秀(今聞喜縣人),總結前人制圖經驗,提出了“製圖六體”,最早將比例尺、方位、距離、地貌標高等技術用於地圖的繪製,在世界地圖史上佔有重要位置,與古希臘天文學、地圖學家托勒玫並稱為世界古代地圖文上東西相輝映的兩顆明星。他所繪製的《禹貢地域圖》、《地形方丈圖》為中國歷史地圖的珍貴文獻。

  隋、唐與兩宋,是中國封建社會得到充分發展的時期。此時河東大地更是英賢輩出,各領風騷。生於隋絳州龍門(今屬萬榮縣)的王通,19歲便懷著“濟生之心”西遊長安,向隋文帝進《太平十二策》,提出“尊王道,推霸略,稽古驗今,以安天下”的治國方略而飲譽海內。後在故鄉設教授徒,唐初的賢臣名將魏徵、李靖、薛收、房玄齡、杜如晦等皆出其門下:王通弟王績、孫王勃皆為名重一時的文學大家。尤其王勃,被尊為“初唐四傑”之首。他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兵長天一色”的佳句更是千古雋永,胳灸人口,被後人推為“觀止”之作。唐代的歷史因了詩歌的璀燦格外輝煌,而根生於河東大地的詩人、文豪更是燦若繁星。王維、盧綸、聶夷中、司空圖、耿諱(均為今永濟市人)等,用他們一首首令人拍案叫絕的作品使唐代的詩壇異彩紛呈。唐王朝的式微並不意味看文學藝術的衰落,“安史之亂”後的中唐時期,被後來列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文學巨匠柳宗元振臂而出,在與韓愈積極倡導古文運動的同時,寫出了許多千古不朽的佳作,他所著的《柳河東集》,在中國文學史上永遠鼓盪著自強不息的革新精神。宋代,陝州夏縣(今夏縣)人、著名政治家、史學家司馬光主持編撰了《資治通鑑》。這部不朽的編年體鉅著,不僅為爾後歷代統治者視為治世寶鑑,而且被後世學者視為政治歷史學研究的經典。中國文學史上可與唐詩宋詞相媲美的是元人雜劇,而居元曲作家首席地位的關漢卿便是河東解州(今運城市)人。他一生創作了66部雜劇。其中《竇娥冤》、《望江亭》、《單刀會》等久演不衰,在個國戲劇史上獨樹一幟。

  在這個時期,河東市的教育事業已相當發達,以教育治家、興家,名臣累世的三晉望族裴氏、王氏、薛氏、柳氏更是門庭顯赫。其中以聞喜縣裴氏影響最大,史稱“將相接武,公侯一門”。尊師重教,蔚然成風,書院林立,學者雲集。明代著名理學家、教育家薛瑄,為官剛正不阿,廉沽愛民,致仕後回鄉設教授徒,創立“文清書院”,形成“河東學派”’“秦楚吳越未學者救百人”,文章道德,蜚聲海內。僅有清一代,進士及第者達367人。

  幾千年來.這塊土地上不僅孕育了眾多名標青史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藝術家、教育家、歷史學家、而且孕育出了眾多威震華夏的勇武戰將。戰國時河東稷(今稷山縣)人廉頗,驍勇善戰,公而忘私,顧全大局,“將相和”的故事成為千古美談。唐代大將軍、絳州龍門(今河津市)人薛仁貴,高宗時期率軍戰勝九姓突劂於天山,威名運播邊陲;其於平陽郡公、左衛大將軍薛訥鎮守邊疆,戰功顯赫,特別是東漢名將關羽(今運城市人),忠肝義膽可昭日月,英武蓋世威震華夏,與儒家始祖孔於被後世尊為文武二聖,祭祀廟宇遍佈神州、遠及海外,其精神品格為全球炎黃子孫世代崇敬。

追求光明 勇於革命

  運城市是一塊具有強烈人格尊嚴與民族尊嚴的土地,因而也是一塊具有不甘屈辱,反對壓迫,抵抗侵略,追求光明進步光榮傳統的土地。早在十六國時期,匈奴首領赫連勃勃率軍入境侵擾,汾陰人薛通領宗族千餘人築城防衛,抵禦強敵。隋未龍門人毋端兒揭竿起義、反抗煬帝暴政。北魏時期汾陰人薛永宗領導農民起義,遭魏太式帝大軍鎮壓,寧死不屈,全家赴汾河殉難。明未以後又爆了榮河(今萬榮縣)白璋等人多次起義。到了清未,先是“戊戊六君子”之一的聞喜縣人楊深秀因鼓吹維新變法圖強,與譚嗣同等六人慷慨赴死;繼有猗氏(今臨猗縣)人王用賓(同盟會員,後任中華民國司法部長)、安邑(今運城市)人景定成(同盟會員,後任山西軍政府政事部部長)、李歧山(任河東軍政分府民軍總司令)等參加辛亥革命;又有河津通化(今屬萬榮縣)人姚以價在太原領導新軍起義,任起義軍總司令,用槍桿於推翻了清政府在山西的腐敗統治。

  民國15年(1926)春,中國共產黨登上了河東政治舞臺,率先在運城建立了全市第一個黨支部—中共運城支部;民國17年,中共河東特委成立“七七事變”後,河東兒女在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開創了中條山、稷王山、呂梁山等抗日根據地,與全國人民一道,贏得了民族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之後,在兩種命運、兩種前途決戰的關鍵時刻,河東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支援晉冀魯豫野戰軍和西北野戰軍進行著名的晉南戰役、運城攻堅戰、並運送解放軍指戰員強渡黃河,挺進中原,轉戰西北,沉重打擊了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在三次國內革命戰爭和偉大的民族解放戰爭中,先後有王鴻鈞(臨猗縣人)、鄧國棟(河津市人)、嘉康傑、丁行(夏縣人)等60000餘名革命先烈獻出了寶貴生命,迎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