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總是學不好,我告訴你是什麼原因

最近幾十年社會上掀起了學習書法的熱潮,男女老少幼齊上陣,真草隸篆行皆流行。真是忙的不亦樂乎!但讓人鬱悶的是,很多人卻怎麼學也學不好,怎麼寫也不滿意。急的是上躥下跳,抓耳撓腮。起五更爬半夜的沒少下功夫,可就是效果不大:“哇呀呀--- ---!真是氣煞我也!”

彆著急,我告訴你這是怎麼回事:沒有成效的原因有好多,但我歸納了一下,得出以下幾種主要的原因,請各位琢磨一下是否是這麼回事。

書法總是學不好,我告訴你是什麼原因

一 眼光偏低 取法偏俗


古云“取法乎上僅得乎中,取法乎中僅得乎下”。此言是學習書法的真理。這句話通俗的解釋就是說,你跟如來佛學,只能學到孫悟空的水平;你跟孫悟空學,只能學到豬八戒的水平。書法學習取法偏低偏俗,結果必然落於中下。跟二把刀師傅學,學完了還趕不上師傅呢!你說能學好嗎?這實在是書法學習沒有成效的一大原因。所以我們要提倡“取法乎上”,“取法無上”。

二 只學不用 學多用少


許多人學書不可謂不真誠,不可謂不用功,但收效甚微,自己不知道什麼原因。一般除了取法偏低偏俗,其他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隻學而不用,或者學多而用少。所以我們要提倡“為用而學”,“即學即用”。

書法總是學不好,我告訴你是什麼原因

三 只求多能 不求提升


除上述二個因素之外,學書者每不自覺的求多求異。一家沒學好、沒學熟練,又學下一家;一帖未精又換一帖。如此輾轉,終至沒有真根基與真本領。看似多能,實則無能。所以我們要提倡“一門深入”,“精然後博”。

四 只知有法 不知有我


大多數人不知道,書法之學無我不立,無我不成。不知或不能張揚個性與發揮本我,便缺乏主觀能動性,終為法縛,終為書奴。學到一定時候必須要形成自己的一種風格,沒有自己的風格那就是白學。比如現在很多人學習毛體書法,不少人寫的非常像,個別人幾可亂真,但不管你寫的多像,即使比毛還毛,也是沒有用的,充其量就是換幾個“糟錢兒”花花,到老自己也什麼都不是。所以我們要提倡“法為我用”,“我用我法”。

書法總是學不好,我告訴你是什麼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