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學會時間管理,影響孩子一生!六個步驟,培育自律性強的孩子

經常聽到爸爸媽媽說:“我的孩子不管做什麼都磨蹭拖拉,我只能在旁邊盯著,真累。”

還有的爸爸媽媽抱怨:“我兒子一點時間觀念都沒有,真讓人頭疼。”

有的孩子太貪玩,有的孩子愛看電子產品,有的孩子寫作業很慢……TA們總是先玩再去寫作業或學習,反正總要拖到很最後一刻才想起來寫作業,時間已經不夠用了。

父母必須在一邊監督,反覆提醒,不然孩子作業是做不完的,這樣每天陪孩子寫作業,陪著陪著,就忍不住開吼、開罵了,把孩子一邊淚水連連,一邊寫作業,效果可想而知,父母既後悔又心疼。結果到了第二天,孩子還是老樣子,還是拖,還是玩,父母還是生氣,還是催,還是吼,就這樣進入惡性循環,孩子磨蹭拖拉,注意力不集中,沒有時間觀念,成了很多父母發火的“導火索”!

想要告別這種“催亂拖吼”一團亂麻的親子生活,關鍵是培養出“自動化”的孩子,重點是要讓孩子學會時間管理。

那麼,父母如何引導,才能幫孩子建立良好的時間觀念,讓孩子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時間,培養出自律性強的孩子呢?

學前學會時間管理,影響孩子一生!六個步驟,培育自律性強的孩子

孩子在入學前學會時間管理,影響其一生。

不同年齡的孩子,時間觀念發展水平不同。據兒童教育專家表示——

  • 5-6歲的孩子,很容易被分散精力,他們對新鮮事物感興趣,因此時間發展水平差。
  • 5-8歲的孩子,其時間觀念發展水平也不會隨年齡增長而自然提高,但在社會環境、家庭影響,尤其是正確引導下,可由漸學會。

另外,同年齡的孩子,存在明顯個體差異。比如經常進行一些有節奏的活動,對時間的感知力相對強一些,什麼叫有節奏的活動,就是像音樂、舞蹈、戲劇等之類的活動。

這就表明了,學前孩子自身對時間的感知不準確,也不穩定,藉助時間管理工具的能力相對差。而入學之前,是孩子一生當中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養成的習慣和行為模式,會影響其一生!

學前學會時間管理,影響孩子一生!六個步驟,培育自律性強的孩子


六招,引導孩子入學前,學會時間管理。

學前孩子如果養成了良好的時間管理習慣,入學後孩子就會進入“自動化”學習,不用父母盯著,也可以自覺完成作業,從此讓父母和孩子告別“催亂拖吼”這種一團糟的親子關係。這一時期階段的孩子想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學會管理時間,父母可以通過六招,耐心引導和培養,讓孩子輕輕鬆鬆學會時間管理。

①建立日常固定活動:感受「常規」的力量。

有研究表明,生活作息制度,對學前孩子建立時間觀念,起著決定性作用。

這說明,給孩子建立一個規律的、合理的作息非常重要。作息規律,賦予孩子清晰的界限,讓即便是自身能力仍處於發育中的孩子,也能定期按固定順序做事,這種良好的行為習慣,在日積月累的常規中,會不知不覺地培養出孩子管理時間的能力。

比如父母對孩子早晨的時間,進行「常規」管理。比如建立行為習慣貼,用孩子喜歡的貼紙,讓孩子有興趣和力量早起,媽媽就可以避免手忙腳亂,以吼叫的方式來叫孩子起床了。

建立晨間常規,需要用到時間管理工具,做一些微小調整,安排固定的活動和事情,來引導孩子高效執行,讓在家的幾十分鐘形成習慣,不會造成“起床氣”,自然而然地讓孩子按照貼紙上的順序完成活動,父母和孩子就可以按部就班的進行了,讓大人和孩子都能夠開開心心出門,按時上班,準點上學,溫馨的家庭氛圍就這麼形成了。

需要注意的是,晨間常規活動,須安排每天必須完成的一些固定事件,如果有多出來、或時間不夠用的情況發生,建議父母跟孩子一同商定,認真思考再行調整,或加或減。有時難免會出現計劃被打亂的情況,對此,父母要從內心接受和理解,但盡力按「常規」繼續進行下去,慢慢來。

這樣做的好處,主要有三點:一是固定的「常規」安排,降低了思考的心理負擔和時間成本;二是「常規」化的建立,緩解了日常的親子衝突;三是父母可以借「常規」的力量,修正孩子的不良習慣。


學前學會時間管理,影響孩子一生!六個步驟,培育自律性強的孩子


②認識時間:給予足夠的「陪伴」和「引導」。

孩子最初對時間管理有一個熟悉和掌握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父母花時間來陪伴和耐心引導孩子。

父母要做的,首先是讓孩子對時間這個詞有一個基本概念,即讓孩子明白時間過去了就過去了,它不會再回來。父母可以藉助繪本,通過講故事的方式,讓孩子對昨天、今天、明天等,有個基本的認識和理解。

其次,父母要教會孩子認識時鐘,形成對每天每時每刻的時間有意識、有概念,提高孩子對時間的認知能力。

最後,父母要有意識地跟孩子一起玩“時間遊戲”,讓行為和意識並舉,在確保孩子認知時間的同時,實現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利用時間能力的提高。比如父母可以規定孩子在1分鐘內,完成從房間內抱出自己玩具的任務;規定孩子在5分鐘之內,把牙刷乾淨;規定在10分鐘之內,讓孩子自己穿鞋等等。通過這些點滴的日常,通過父母全程陪伴和引導,並一起操作,孩子自然就會明白1分鐘-1個小時,到底可以做到一些什麼樣的事情。

時間一長,孩子自然能夠學會珍惜時間,並意識到時間寶貴,時間是一去不復返的。

學前學會時間管理,影響孩子一生!六個步驟,培育自律性強的孩子

③時間管理的連接:父母須給孩子「具體明確」的指令。

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曾通過對自己孩子的研究,得出一個結論——嬰幼兒是“不在眼前,即不在心中”,這是由於TA們無法用符號化的方法,來表徵那些不能被直接感覺到的信息。

所以,父母們在讓孩子實踐時間管理之時,必須要給出具體且明確的指令,在確保孩子聽得懂,做得好的前提之下,提高孩子行動上的效率。尤其是對於學齡前的孩子,父母說的話必須要具體且明確,避免說得過於含糊,父母在給孩子指令時,需要在語言的結構、用語和關注點都說得清晰明瞭

比如,由於時間緊,父母想讓孩子快點出門,如果說“趕緊收拾完出門”,這樣一句就不夠“具體明確”,讓孩子無法接受並執行,不利於引導孩子在行動上落實。但如果換成:“已經7點40了,今天晚了,趕緊穿上鞋子,我們要出門了”效果會更好一些。在這句話中,“7點40、晚了”等等讓孩子一聽,就知道為什麼要“趕緊”,接下來行為上的關注點,是“穿好鞋子”、“出門”。

學前學會時間管理,影響孩子一生!六個步驟,培育自律性強的孩子

④時間管理的習慣養成,需要「反覆練習」。

建立了常規的時間管理規則,給出明確的指令,現在就可以開始「反覆練習」了。通過不斷重複的練習,孩子就會在腦海裡建立時間管理意識,並學會時間管理的方式、方法。

比如以前在我們家,臨出門之前總是忘記鑰匙放在哪裡,多次出現大清早慌亂找鑰匙的情景,並急得滿頭大汗,耽誤很多時間,導致大人上班遲到,孩子上學也遲到。後來,我在茶几上放了一個喜歡的小竹蔞,專門用來放家裡人的鑰匙,方便又顯眼,但最初家裡人總是把其他東西隨手扔進去,又把鑰匙放別的地方,但我不放棄,一次又一次地把鑰匙單獨找出來收集進去,又把雜物清理出去,讓大家體會到方便,慢慢地大家就養成了習慣,不再亂放,進門隨手扔進去,出門隨手取出來,十分便捷,又節約時間,重要的是還降低了找東西的焦慮情緒。

雖然我是發起人,但大家最後都認為這是自己的好主意。這說明他們都有參與感和責任感,以後會繼續這麼做,

這是一個通過反覆練習以後,把時間管理養成良好習慣的成功例子。

同理,如果要讓孩子養成時間管理的習慣,也需要如此「反覆練習」,最後才能真正形成孩子的良好習慣,獲益良多。

學前學會時間管理,影響孩子一生!六個步驟,培育自律性強的孩子

⑤針對時間管理的懈怠,適當「激勵」和「調整」。

建立了規則,中間難免會出現問題,比較有時孩子會有懈怠情緒,不願意再執行,此時可適當「激勵」和「調整」。

給孩子的適當激勵,有時可以上物質上的,更多的可以是語言和行動上的激勵。比如給孩子好的開始和完成貼上一朵小花,或者給孩子一句讚賞的語言、親親抱抱等等,都會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濃烈的愛意和支持,從而讓孩子有力氣繼續前行,養成好習慣。

但有些時候,激勵,甚至懲罰都沒有效果了,怎麼辦呢?答案是調整。也許,這些規則對孩子來說,不太合適,父母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適當調整,總之,要堅持,但絕不強迫。有時,只要微調一下,父母會驚訝地發現,孩子沒了懶怠情緒,完成度還高了很多。

學前學會時間管理,影響孩子一生!六個步驟,培育自律性強的孩子

⑥讓孩子負起責任:父母學會「授權」。

在孩子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時間管理知識和技能之後,父母可以授權給孩子了。

授權的好處,一是等同於父母信任自己的孩子,也願意讓孩子學著擔當,二是孩子則會為結果及自己的決定負起責任。由孩子自己作主管理自己的時間,前期的5步發生效力,爸爸媽媽會感覺輕鬆許多,他們驚喜地發現——孩子大部分時間都可以做得很好!此時父母只需要根據自己孩子的具體情況,主要抓核心,教孩子方法即可。


學前學會時間管理,影響孩子一生!六個步驟,培育自律性強的孩子

小曉樣兒寄語:

讓孩子學會時間管理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般來說,學齡前兒童是孩子學會時間管理的關鍵時段,此時父母如果能夠幫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時間管理習慣,孩子會受益一生。

具體教會孩子時間管理的方法,父母可通過六個步驟來實現:建立『常規』、用陪伴和引導教會孩子『認知』時間、『具體明確』的指令、反覆練習、適當『激勵』和『調整』、給孩子『授權』。在這六個步驟中,要注意符合孩子的具體情況和實際,才能讓孩子紮實掌握時間管理方法,讓孩子擁有超強的自律性。

另外,孩子天生是觀察家和模仿家,TA們善於通過自己的眼睛來觀察父母的行為,並在日常生活中學習模仿。因此,父母除了運用6個步驟,還需要做好榜樣!

最後,推薦兩款實用、有效的時間管理工具,以助父母一臂之力。一是《培養孩子好習慣》這本書,二是《臺式兒童自律表》。適合 3到10歲的孩子建立良好思維習慣和行為習慣。點擊以下鏈接即可購買。

今日一語:訓斥千句,不如養成孩子良好行為習慣。

今日話題:各位老師家長,對於學會時間管理,培育自律性強的孩子,您是怎麼做的呢?歡迎留言。


我是@小小樣兒,育兒問題達人,健康領域創作者,多平臺育兒領域原創作者, 歡迎關注、轉發、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