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聖節,聊聊死亡

兩千多年前,歐洲的基督教會把11月1日定為“天下聖徒之日” (ALL HALLOWSDAY) 。“HALLOW” 即聖徒之意。傳說自公元前五百年,居住在愛爾蘭、蘇格蘭等地的凱爾特人 (CELTS) 把這節日往前移了一天,即10月31日。

他們認為該日是夏天正式結束的日子,也就是新年伊始,嚴酷的冬季開始的一天。那時人們相信, 故人的亡魂會在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尋生靈,藉此再生,而且這是人在死後能獲得再生的唯一希望。而活著的人則懼怕死人的魂靈來奪生,於是人們就在這一天熄掉爐火、燭光,讓死人的魂靈無法找到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的魂靈嚇走。之後,他們又會把火種、燭光重新燃起,開始新的一年的生活。

從萬聖節,我們能看到,人渴望生的本能有多麼強大,它讓我們對死懷有莫名的恐懼,以至於我們在生活中很少去談論它。一個孩子如果胡言亂語談到誰要死,媽媽甚至臉色一變,很嚴厲地訓斥:“小孩子,不準亂說!”

在這種潛移默化下,死亡成為我們文化中的一個禁忌,被大家認為是不吉利的,是禁止談論的。

而不能談論的東西代表什麼呢?代表著神秘,代表著未知的誘惑——當然,還有未知的恐懼。

你會發現日常生活中諱莫如深的東西都有著如此攪動人底層情緒的力量。比如性愛、死亡、性高潮、婚外戀等等。

我想來說一說死亡。

其實能把死亡擺在桌面上,光明正大地談論,除了圈子裡的心理諮詢師,再就是我的來訪者了。

當來訪者被痛苦折磨得無以復加的時候,理所當然地,他會思考一切擺脫痛苦的方法,包括死亡,都可能在其認真考慮之列。

而當來訪者告訴家人,自己想死的時候,家人往往嚇得不輕,顫顫巍巍地說:“你怎麼能這麼想?你死了我們怎麼辦?孩子怎麼辦?伴侶怎麼辦?”

當然,彷彿也言之有理。

但對來訪者來說,走進其內心最緻密和黑暗的部分的機會也喪失了。

對很多考慮自殺的人來說,死亡並非一件想清楚的事情,而是其對擺脫痛苦的嘗試之一,當生的痛苦讓人備受折磨的時候,死並非需要多麼不可思議的勇氣。

在某種角度來說,我能理解他們,曾經有一段時間,自己最痛苦的時候,我也曾每天入睡前,都祈禱:“願這一睡去,再也不復醒來。”

《論語》中,季路曾問孔子有關死亡的話題,孔子回:“未知生,焉知死。”

這恐怕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對生死的態度,那就是,多關注生,少關注死。當對生的瞭解越加透徹,對死亡的瞭解也透徹了。

從一定意義上,我同意這種說法,生死本來同一事物的兩面,從此面增加了對事物的瞭解,自然也意味著對其對立面有了更多瞭解。

但我猜想,並非所有的人吃雞蛋都喜歡從大頭開始吃,有的人他的習性使然,他就是喜歡從小頭開始吃。

同樣,孔子教人向生而死,但我猜測,很多人走的路是向死而生

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

對有的人來說,卻是:“未知死,焉知生。”

那死是什麼呢?

其實我也不知道是否有一個客觀的死。

我想,死亡在每個人心裡是不一樣的,從這個角度來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對死的解讀。

有的人會認為,死亡是令人恐懼的,代表一種失去、乃至永恆的失去,代表進入一種自我完全消失的狀態,而這種消失,對其是難以想象和接受的。

有的人可能很少會考慮死亡,死亡彷彿遙遠得像在南極的企鵝,彷彿一輩子都不會到來,而生活中的無常事件,一次次地讓他感受到,其實企鵝也常常會在鬧市區的公園出現,讓他當時感到震撼,但事件過後,就像出了公園的企鵝館,便忘記了企鵝。

有的人對死亡諱莫如深,而生活中所做的一切事物,卻都是與死亡相關的事情——那就是,拼盡全力對抗著死亡。這種拼命生讓其感覺到壓力、焦慮,拼命想抓住一切證明自己存在的東西——權利、金錢、性,是這些東西彰顯著自己強大的生命力,而如果這些東西不夠不夠好,便是生的力量越來越弱,死的力量在步步邁進,這是讓其難以容忍的。

我自己又怎麼看待死亡呢?

斗膽一言吧。

先借用《挪威的森林》裡的一句話:“死並非生的對立面,而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

我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同意這個說法的。

死亡不過是生命中再稀鬆平常不過的事情,它就像你在超市裡遇到正好減價的土豆,它就像你在大街上不期而遇的一位老熟人,或者讓你眼前一亮的摩登女郎,抑或你抬頭看天的時候腳下踩到的狗屎。

它總是不期而至。

它本是無常。

或者它是無常的元素。

它的到來並不意味著你因此徹悟人生。

也不意味它通向真理。

當然,也許它對你徹悟人生和通向真理有一些幫助。

如果真理是拉薩,死亡可能像給你開往拉薩的小破車的油箱裡加了五塊錢的汽油。

如果死是如此稀鬆平常。

生又如何呢?

也許生也並不偉大。

當然也談不上渺小。

如果死就像你偶然間踩到狗屎,那生便是你偶然間踩到另一坨狗屎。

生死也許都是盲目的。

如果你能在有生之年為自己的生找到所謂意義,那麼隨喜你。

事實上,生死都並沒有多大意義,或者說,如果一定要賦予意義,生死具有同等的意義。

而生死如果不在是天地之峭壁,自不必辛苦攀爬,活著,便優哉遊哉罷,死去,便好好休息吧。

活著與死去之間的事情,亦不必太過較真,好,便享受吧,不好,便也接受吧。

與人的愛恨情仇,也如此。

路上遇到人與事,好與不好,就像旅遊時吃的餐館,反正吃完一餐你又要道別,你總不能靠惦記一頓好飯,便飽腹一生,還得繼續趕路。

生亦無可喜,死亦無可悲。

-END-


作者:樹洞先生,本名謝庭淵,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國家三級婚姻家庭諮詢師,IPTA國際職業培訓師,內觀禪修行者,擅長抑鬱焦慮、婚戀情感、個人成長方向心理諮詢以及扯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