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學時是學霸,為什麼到了初中卻變學渣?3個原因家長得知道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有很多的改變,如相貌、性格、品行等等,除此之外,還有成績。學習並不是一勞永逸的事情,不同年級學習的知識內容並不一樣。肯定有很多朋友會感慨,自家孩子小學的時候明明是學霸,年年都是年級前三。但不知道為什麼,到了初高中成績一落千丈,徹徹底底地變成了學渣。可能很多家長會疑惑,

小學成績好,說明小學知識掌握得很全面,就相當於基礎打好了,根基紮實了,怎麼會到了初高中成績下滑嚴重呢?

孩子小學時是學霸,為什麼到了初中卻變學渣?3個原因家長得知道

學霸變學渣

傑傑上學時期可是大人口中“別人家”的孩子,門門成績優異,在班級甚至在年級中都名列前茅。即使是奧數題目對傑傑來說,也是不在話下。傑傑的父母自然開心,在親戚朋友面前也倍有面子。鄰居們也總說,傑傑以後一定能考上清華北大,一定有出息。

孩子小學時是學霸,為什麼到了初中卻變學渣?3個原因家長得知道

不過,事與願違,傑傑進入初中後成績卻是天壤地別。第一次月考從原來的名列前茅,一下就到了中下游的排名。這樣的成績讓他無法接受,強大的落差讓他內心受挫,成績更是一跌再跌。幾乎的科目都是不及格,數理化的成績更是差到離譜。傑傑的家長也完全找不到原因,明明學習還是很努力,可就是回不到小學時的成績了。

相信很多家長都會遇到這個問題,這也讓家長百思不得其解。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很多。小學的知識和初中有著天壤之別,難度更大。再加上,不同的老師教學方式也不同,成績自然會受到影響。不過,除了這兩點原因還有3個原因是與家長有關的,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孩子小學時是學霸,為什麼到了初中卻變學渣?3個原因家長得知道

孩子小學時是學霸,為什麼到了初中卻變學渣?3個原因家長得知道

1、以獎勵的方式,迫使孩子學習。

“這次數學考100分,我就給你買遊戲機”,“期末考到全班前5,我就帶你去迪士尼”。這樣的“手段”是很多家長慣用的,以獎勵的形式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讓孩子養成只有“好處”我才好好學習,沒有好處就放鬆懈怠。家長們,快停止這樣“獎勵學習”的方式吧。學習靠的是孩子自願、自覺,依靠獎勵機制是不可能有好成績的。

孩子小學時是學霸,為什麼到了初中卻變學渣?3個原因家長得知道

2、家長過於強勢,棍棒教育下的“優秀”。

很多孩子從小就害怕父母,對父母的話言聽計從。家長讓幹嘛就幹嘛,就連學習也是按照家長的要求,被強迫。報興趣班,參加課外輔導班,做很多額外的習題等等。在家長的高壓下,成績不可能不好。但是,孩子的學習完全是出於對父母的害怕,被迫學習的,並不瞭解學習究竟為了什麼。更別提打心理愛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了。

孩子小學時是學霸,為什麼到了初中卻變學渣?3個原因家長得知道

3、家長與孩子的關係變得疏遠。

有些家庭到了孩子念初中,開始寄宿,一週回家一次,加上青春期的小叛逆,孩子與父母家長的關係不如從前。以前父母能夠知道孩子的想法,到了初中也不能監督孩子學習了,更不知道孩子的心思放在哪,猜不透孩子在學校一天天干些什麼,回到宿舍後有沒有好好學習。為了能夠更好地掌握孩子的情況,家長應該多和孩子交流,知道他們內心的想法,並且有時間就與老師溝通,瞭解孩子的在校表現,學習成績等等情況。

孩子小學時是學霸,為什麼到了初中卻變學渣?3個原因家長得知道

孩子教育不僅僅依靠學校,家長對孩子的影響也很大。好的家庭教育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良好的學習習慣都是從小養成的。那些從小到大成績優異的孩子,一定是在小學時就已經養成了好的學習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