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東亞杯:中國足球的“釜山行”

2016年時孔劉主演的喪屍題材電影《釜山行》火爆東亞,好巧不巧,三年後的東亞杯就是在韓國釜山進行。6個國家或地區的8支球隊來到釜山,其中中國隊有男足和女足兩隊,而在所有比賽結束後,我們感覺到

中國足球就如《釜山行》中被喪屍追趕逃命的乘客一般,無助又無奈

2019東亞杯:中國足球的“釜山行”

男足和女足最終都獲得了第三名的成績,這一定程度上是因為中國隊實在很難墊底,我們再不濟也要比中國香港和中國臺北強得多。換個角度,這也是我們所能達到了最差成績了,在中日韓的直接對話中,我們完敗韓日。因此我們今天主要分析和兩支東亞傳統強隊的差距,雖然和中國臺北以及中國香港的比賽也不能夠令人滿意。

2019東亞杯:中國足球的“釜山行”

中國之隊的首戰是中國女足對戰韓國女足。在女足領域,中國的實力一直強於韓國,這本被認為是一場可以取勝的比賽。然而結果卻是0-0平。實力佔優卻贏不了球的原因在哪兒?球隊的戰術很值得推敲。

2019東亞杯:中國足球的“釜山行”

韓國女足主教練科林-貝爾本身就是後衛出身,因此對球隊的要求是立足防守。之所以上半場韓國女足場面不利但並不著急,也是因為她們等著下半場憋大招。於是在下半場,韓國女足踢得更為主動,頗有種田忌賽馬的味道,雖然沒有進球,但戰術還算成功。而中國女足這邊,賈秀全指導的戰術,不好意思,我是真的沒看懂。

2019東亞杯:中國足球的“釜山行”

到了晚上中國男足登場了,他們首戰日本。李鐵指導的陣容以練兵為主,但也不乏于大寶、張稀哲等老將。而日本隊的練兵更大膽,許多首發球員在J聯賽都未必是主力,然而結果是,日本又贏了。

2019東亞杯:中國足球的“釜山行”

先是傳統的日式傳控,中國球員被戲弄得暈頭轉向,再是角球防守漏人,讓身材不如自己的日本球員頭球破門。就算譚龍在補時階段頭球扳回一城也於事無補,都是態度決定一切,但其實並不然,中國男足這場比賽的態度沒問題,但足球是靠實力說話的

2019東亞杯:中國足球的“釜山行”

中國女足和日本女足的比賽似乎沒什麼可多說的,面對前世界冠軍,中國女足實力和運氣都不在自己這邊,幾乎沒做任何反抗,中國女足0-3完敗對手。

2019東亞杯:中國足球的“釜山行”

中國男足再遇老對手韓國隊,上次相遇是在年初的亞洲盃,對陣雙方在年末複製粘貼,順便把進球方式也複製粘貼了。金玟哉接角球完成頭球破門,與年初如出一轍,這也是中國隊2場比賽第2次角球防守失分。都說一個人無法踏進同一條河兩次,國足似乎一直在河裡。除了這次失球,國足全場被對手壓制,面對對手的緊逼失誤不斷,要不是韓國隊本場把握機會較差,可能就不只是0-1的失利了。很明顯,中國隊又一次輸給了實力。

2019東亞杯:中國足球的“釜山行”

所以總結一句話,實力不夠。有個數據也可以說明這一點,中國男足在2019年面對亞洲排名前十的球隊,戰績是全敗,分別輸給了韓國(2次)、伊朗、敘利亞和日本。遇強不強,遇弱也不一定強,戰績自然就不太好看了。

2019東亞杯:中國足球的“釜山行”

想要解決這個難題,說難也不難,增強實力就行。然而這又一點也不簡單,中國空有14億人口,從事足球運動的人數卻遠低於日韓。根深才能葉茂,源遠才能流長,只有讓校園足球、足球普及、足球教育真正不流於形式地貫徹進行,我們才能有基本的國家足球隊取材面。

2019東亞杯:中國足球的“釜山行”

另一方面,中國球員的基本功在韓日球員面前如同小兒科

。韓國一哥孫興慜的父親孫雄正曾要求孫興慜連續顛球4個小時,他還曾表示球員的基本功要基本練7-8年。雖然這可能只是孫興慜的特例,但我們可以看到韓國球員的超高戰術執行能力,這離不開反覆枯燥長時間的訓練。而這些對於中國球員而言顯得有些不可思議。“如果要這樣,我還是去高考吧。”

2019東亞杯:中國足球的“釜山行”

東亞杯並不是什麼重要賽事,但能奪冠也是對自己努力的肯定,可惜中國球員已經很久沒有這樣肯定自己的機會了。女足冠軍歸日本女足所有,她們在最後一輪1-0擊敗韓國,三場全勝進13球0失球強勢奪冠。

2019東亞杯:中國足球的“釜山行”

而韓國男足實現了他們的三連冠偉業,在東亞杯最後一場比賽中,韓國與日本為我們呈現了一場技戰術水平最高、對抗節奏最快、場面最精彩的比賽。最終黃仁範的世界波幫助韓國隊擊敗對手,三戰全勝,一球未失,強勢奪冠。

2019東亞杯:中國足球的“釜山行”

2019年快要結束了,不知道“酸”這個詞能不能入選2019年的熱詞榜,反正中國球迷今年過得挺“酸”的,還能怎麼辦呢,日子還得接著過唄。用福建人的口音來說就是,明知山有釜,偏向釜山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