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界"郭德綱"羅翔為何在B站火了?粉絲直呼上頭:根本停不下來

近日,因古怪的案例、幽默的語言走紅的“法學界郭德綱”——中國政法大學刑法學羅翔成功破圈、頻上熱搜、收穫大批粉絲。他讓本來枯燥專業的刑法課變得“津津有味”,讓粉絲們直呼上頭,“根本停不下來”。

法律界

3月9日,羅翔入駐B站。在首支《B站的同學們,大家好,我是羅翔》視頻中,他借用牛頓的話表明志

——也許我只是一個在海灘拾貝的拾貝者,想借助這個平臺能夠讓同學們看到海邊那些貝殼的美麗,更重要的不是炫耀我手中的貝殼,而是希望同學們能看到貝殼後面的大海是那麼廣袤和美麗。

打開這條視頻,“老師好!!”“慕名而來,歡迎老師”“我想考法律!”等彈幕遮天蔽日。很快,視頻播放量突破500萬。羅翔也成為和國際巨星巨石強森一樣僅兩天粉絲就突破百萬的up主。

疫情當下,這樣成績的實屬矚目。

要知道,廣大學生黨近期對網課怨聲載道,但令人驚詫的是,羅翔與他的“法外狂徒張三”卻風景這邊獨好。截至目前,羅翔粉絲突破414萬,其上傳的12支視頻收穫超4000萬播放量,成為B站名副其實的“頂流”。

黨的十九大指出,要堅持依法治國、提高全民族法治素養和道德素質。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充分調動人民群眾投身依法治國實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全體人民都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使尊法、信法、守法、用法、護法成為全體人民的共同追求。

尊法、信法、守法、用法、護法的前提是懂法、知法。但作為擁有14億人口的人口大國,普法工作任重道遠。

如何創新、科學地,尤其是面向年輕人普法是擺在國家面前的機遇與挑戰。

在此方面,“段子手”羅翔或許是個不錯的嘗試與案例。

分析B站視頻,不難發現,羅翔刑法課的受眾十分廣泛:法律專業相關學生自不必言,其忠實擁躉更是覆蓋高校所有專業的學生。

法律界

有媒體統計,“從大家自報家門的彈幕來看,羅老師的粉絲輻射多達20多個專業。這些專業包括但不限於醫學生、外語、藝術、計算機、管理、材料學等等”。不僅如此,甚至眾多中小學生紛紛前來打卡報道。

管窺蠡測,羅翔已經在中小學生們的心中悄悄埋下了法治的種子,儼然有一種“九年義務教育”普法大使的既視感。

有媒體戲稱,“這是中國政法大學從小學就開始收割生源”。

此外,“正在敲代碼的我現在報考司法還來得及嗎”“我一個淘寶客服也TM看得津津有味……”“我是彈鋼琴的,不知道為啥也這麼上頭!!”

種種“真香”彈幕充斥著羅翔的視頻。

或許,這正是曾經高居廟堂、嚴肅枯燥的法律、判決“飛入尋常百姓家”的生動寫照。

通俗、幽默固然是羅翔破圈的成功因素。但“哲學巨人”羅翔對法治、人性的尊重與深刻理解,甚至是其在案例講解中閃現出的的人性微光更值得令人尊重與動容。

以讓羅翔“一戰成名”成名的“糞坑案”為例。案中,一婦女路遇劫色,急中生智將歹徒推入糞坑並連踩三腳。羅翔發問該行為屬於正當防衛還是事後防衛?當年該案引起爭議,聚焦在“第一腳叫正當防衛,第二三腳是不是就叫事後防衛了?”。

法律界

對此,“刑法小王子”羅翔給出了斬釘截鐵的回答:當然是正當防衛啊!我不僅踩四腳,老子還得拿磚頭往他頭上砸!

羅翔分析,判定案件要採取事前一般人標準,而非事後理性人標準,既把自己代入,以當時的情況進行判定,不能用所謂“上帝視角”的態度去評判當事人採取的措施。

“法律學多了,人就慢慢喪失人性了”,羅翔稱,法律學習千萬不要陷入技術主義者,法律永遠不能超過社會常識的限制,千萬不要帶著法律人的傲慢,這種傲慢在我看來其實只是不學無術的一種體現。

同學們紛紛留言“將心比心”、“謝謝羅老師,學到了”、明白了,法治的目的不是無情”。諸如此類的案例還有很多。在“我們為什麼要給罪大惡極的人進行辯護?”的討論中,羅翔認為,“如果有一天,你也成為了被告人,你是否希望律師為你做辯護?你說自己是清白的,如果沒有人相信你怎麼辦?”

“康德說,人只能是目的,人不是工具”,羅翔總結。

在知乎“如何看待中國政法大學羅翔教授入駐 B 站?”問題下,有人回答“羅翔老師有豐富翔實的案例用來佐證觀點,於是就不再是說教。我們都叫他法治之光,希望這光芒照亮百萬人,乃至更多人。”

此前,《人民日報》曾對羅翔評論道:“理性而不失溫度,感性而不失高度,這不僅是羅翔老師這樣法律傳播者的願望,也是在法治社會中我們應有的態度。”

羅翔耕耘法學領域數十載,這位理想主義者給學生們寫的寄語通常是“願你成為法治之光”。

延伸閱讀:

羅翔教授回應網友呼聲:我沒能力跟張文宏醫生並列

“整個疫情期間,火了兩個該火的人。羅翔,張文宏,分別代表了一個國家的司法、醫學。”這是在微博上輸入“羅翔”後,搜索出的一條熱門微博。對於網友這樣的評價,羅翔表示“不敢當”:“對於張文宏醫生,我是非常欽佩和尊重的,我覺得我沒有能力跟他並列。”

他說,法律和醫學本身就是人類最古老的兩個學科,一個解決的是人的身體問題,一個解決的是人的社會問題。“人的身體和社會都可能會出問題,我們作為學者或醫生,最重要的是更加勤勉地對待自己的職業,對其足夠真誠、負責。”

還有網友在微博上期待羅翔能與張文宏“組CP”。在跟《環球時報》記者弄明白“組CP”的含義後,羅翔笑著回應道:“我一直希望向張文宏醫生學習,在專業上更有建樹,誠實地對待自己的職業,勉力而為。所以如果能夠跟張醫生交流,我當然感到非常的榮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