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孩子學習馬虎,幫助孩子養成認真學習的習慣?


如何克服孩子學習馬虎,幫助孩子養成認真學習的習慣?

我們常聽到一句話:小學的學習習慣比學習成績還重要。孩子有了好的學習習慣,才會有優秀的成績。說到學習習慣,很多孩子共同有的一個壞習慣也是容易被家長忽略但其實非常影響學習成績的一個壞習慣,那就是馬虎。

首先,我們來看看,孩子馬虎都表現在哪些方面?馬虎有哪些原因?

在學習比如說,學習中做題容易漏題、錯題,越簡單的題越容易錯;有時候抄寫數抄錯,有時候多寫或少寫一個點或一個數字;或者寫作業快,但正確率低;還有考試時,本來特別簡單的一道題,孩子也會,但偏偏就做錯了,扣分了。


如何克服孩子學習馬虎,幫助孩子養成認真學習的習慣?

在生活中,常常是丟三落四,書桌凌亂,找東西時總是到處翻,也找不到。有的家長覺得這是孩子小,馬虎是正常現象,等孩子大了自然就好了。其實不然,我們發現,孩子在小時候馬虎長大了做事依舊是馬馬虎虎的。所以,作為家長,我們一定不能認為粗心馬虎是小事,我們要在孩子上小學的階段就養成孩子認真學習、認真做事的習慣,這對他來說受益終身。

接下來我們需要思考,孩子為什麼會馬虎?孩子馬虎的原因又有哪些呢?我們都有哪些對策?

首先,我們父母,要反思一下,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是不是包辦太多,孩子的很多事情我們都替孩子來做,比如整理玩具,比如準備學習用具、收拾書包等。還有,我們是不是總是給孩子講道理、說教、甚至在屁股後面不斷催促孩子,這樣的方式會讓孩子容易形成懶惰依賴的思想,總覺得反正我不做爸爸媽媽會給我做,反正我做不好,爸爸媽媽會幫忙。

如何克服孩子學習馬虎,幫助孩子養成認真學習的習慣?

其次,就孩子來說,可能有這麼幾方面的原因:

(1)感統失調,就是孩子的感覺統合,是孩子利用自己的感官,通過不同的感覺通路如視覺、聽覺、觸覺等從環境中將獲得的信息輸入大腦,大腦再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

感覺統合不足會造成孩子好動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笨手笨腳。今天我們就先不展開了,感統失調在學習上的表現,比如視覺失調,就很容易把數字或字母寫反,比如6寫成9,B寫成D,還有會出現漏題現象等。這樣的情況,最實用的方法就是孩子在讀書或讀繪本時,不管是中問還是英文,養成用手指讀的習慣,養成一字不漏讀準確的習慣。

聽覺失調的孩子,需要讓他多複述老師講的內容或者家長讀的故事,多練習鸚鵡學舌。

如何克服孩子學習馬虎,幫助孩子養成認真學習的習慣?

(2)基礎知識不紮實對所學的知識沒有吃透。

一是孩子在一年級學寫字時,要讓孩子養成儘量少用橡皮的習慣,同時養成坐姿端正,書寫規範,字跡工整的好習慣,這樣可以培養孩子三思而後行,做事嚴謹的好習慣。

二是鼓勵孩子自己做一個錯題本,總結錯題的類型和原因,還可以讓孩子專門給家長講錯題,這樣可以紮實打好基礎知識。三是鼓勵孩子自己先檢查作業然後父母再檢查,養成檢查作業的好習慣。

如何克服孩子學習馬虎,幫助孩子養成認真學習的習慣?

(3)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專注力不夠,在學習的過程中總是走神。注意力和專注力這個問題涉及的面比較廣,也有一些專業訓練。

首先,我們家長要了解兒童的年齡不同,注意力能集中的時間就不同,比如4/5歲的孩子注意力只有10分鐘,6/7歲能達到15分鐘,8/9歲能達到20分鐘。

所以,首先我們要更新自己對孩子注意的認知,孩子不會像成人所想那樣,一動不動地學習半小時或1小時,其次在設定寫作業的時間安排上,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進行設定,比如6/7歲時專心15分鐘寫作業,15分鐘後可以休息5分鐘,然後再開始寫作業。

其次,我認為讓孩子養成先做完作業再看動畫片或玩耍的習慣很重要,如果他一回家就先看動畫片或打遊戲,那麼他學習時也會滿腦子都是動畫片的事情,就不能專注地寫作業。

最後,孩子寫作業時,先問他最想先從哪項作業做起,讓他自己安排寫作業的順序,最好能列個作業清單,寫完一項畫一個對勾,增加孩子寫作業的掌控感和成就感。

如何克服孩子學習馬虎,幫助孩子養成認真學習的習慣?

(4)孩子剛剛開始適應小學的考試,往往不會審題。家長需要耐心地教會孩子如何審題,比如讓孩子多讀2遍題,比如圈化關鍵信息,檢驗等。

那麼,針對孩子的馬虎問題,我們有些家長很生氣、甚至大發雷霆訓斥孩子;有些家長苦口婆心地矯正;有些家長忽略,覺得孩子大一點就自然好了;其實,這些方法都不是正確的,因為馬虎的發生並不是偶然的,也不會自然就好。

我們家長要用成長型思維,把馬虎看成為認真、細緻的一個成長過程,根據孩子的不同特點、不同原因,有耐心地幫助孩子改掉馬虎這個壞毛病。在這個成長的過程中,父母要多鼓勵孩子,對孩子在認真、細心方面的點滴進步給與正向的回饋和鼓勵,這樣孩子就越來越有信心改掉這個毛病。

比如孩子在一些特別簡單的題上中因為粗心丟分,我們不要說:“這麼簡單的題你都錯,你可真夠笨的。”,而是要說:“孩子,偶爾粗心是難免的,但你不能老是犯同樣的錯誤,自己要總結經驗教訓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