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指引”讓我和張婷老師相遇了

馬醫生說:

母乳餵養線上諮詢可以消除地域、時間的限制,讓母乳媽媽無論在哪裡,如果遇到困難,都可以得到專業有效的指導和幫助。


馬蕾哺育線上諮詢團隊,集合了一批有理想、有經驗、專業靠譜的母乳餵養諮詢師為母乳媽媽提供諮詢。


我們每週會發一篇線上諮詢案例分享(均獲得諮詢媽媽的授權),希望正在母乳餵養的你,或者同為母乳指導的你可以從中有所收穫、有所啟發。


“愛的指引”讓我和張婷老師相遇了


說起來,時間要回到4個多月以前。當時我生產完1個多月,這一個月的經歷,現在再回想,餵奶走的彎路真是太多了。


1、頻繁堵奶、頻繁乳腺炎、積乳化膿、乳頭疼痛,掛水手扎到淤青

我找過本地有名的無痛通乳師,花了不少錢購買了會員服務,一堵奶就上門排空,甚至纖維絲扎通乳腺管,手挑脂肪粒這種匪夷所思的方法也用過。


當時通乳師說我乳頭太硬註定哺乳艱難。我也因乳頭疼痛疼痛難忍,選擇用吸奶器泵奶出來瓶喂緩解,結果乳腺炎頻繁發生,多次高燒導致乳腺積乳化膿。


我的兩隻手,也因為掛鹽水太多被扎到淤青,還被嚇再燒下去可能就沒奶了,這些負面情緒讓我深深恐懼再這麼下去寶寶可能真的要沒有母乳吃了!


在通乳師的多次建議下病急亂投醫的我選擇了中醫藥。那段時間,我拖著疲憊的身體,在家跟醫院來回穿梭幾十公里,老公也因為擔心我高燒和情緒不穩定,請了好久的假陪我跑醫院。每當想寶寶的時候,只能翻照片看視頻緩解,眼淚老是止不住地流。


3、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寶寶不肯吃我的乳房了

等病情穩定點,想親喂的時候,寶寶卻已經不肯吸我的乳房了。


4、絕處逢生:張婷老師華繁為簡,讓我從忐忑到信任安心

後來幸得其他受益於馬蕾團隊的媽媽誠懇建議,我抱著最後一根稻草的心態找了馬蕾團隊,和領隊聯繫上後,將之前身體的傷痛和不能純親喂受挫的情緒一股腦傾瀉而出,沒想到溫柔又細心的領隊老師,及時安撫了我,又積極跟進我和母乳指導老師的聯絡情況,就這樣,我和張婷老師“相遇”了。


在和張婷老師一番深入且坦誠的視頻溝通後,我被告知我絕對是奶水充足的媽媽,我的乳房疼乳頭疼餵奶疼不吃乳房,所有這些問題,如果互相積極配合合作,都可以解決!天知道我當時聽到張婷老師這番話時,有多麼開心呀!


於是緊張又充滿期待的一週陪伴開始了。


最開始,因為從來沒有接受過母乳指導,加上自己剛剛為人母,還沒習慣和不太熟悉的人“坦胸相見”,所以在銜乳姿勢調整時我還是有點扭扭捏捏的,尤其每次孩子看起來不是很配合或者餵奶很痛很難受的時候,內心還過一些牴觸,還有覺得張婷老師提出的手擠奶緩解漲奶和瓶喂的方式太“為難”我了吧!我明明已經這麼辛苦了,為什麼不能讓我再“舒服”點呢?


但是慢慢地,和張婷老師的相處,我親身去操作執行的過程,也陸續給了我答案。


一週陪伴即將過去時,我驚喜的發現之前乳腺炎留下的大硬塊,竟然全部消退了!而且我居然堅持了7天親喂,並沒有覺得多麼疼痛難熬,漲奶的時候也能非常熟練快速地手擠解決。


一週陪伴最後一天的時候,我居然能一邊抱著寶寶餵奶,一邊特別放鬆的給他哼唱歌曲輕拍他安穩入睡,有時候也會一邊餵奶一邊和寶寶一起睡著了,醒來時只覺得精神飽滿又幸福。


現在回過頭想想母乳親喂這麼“自然”“親密”“愉快”的事情,我當時是因為什麼這麼糾結啊,我為什麼沒有第一時間就找他們來指導呢?我真的走了好多彎路啊!


“愛的指引”讓我和張婷老師相遇了


5、挫折變成轉折:我更相信母性本能

回顧之前,我經歷了順轉剖的痛苦體驗,經歷了乳腺炎的反覆折磨,卻還想堅持想母乳親喂不就是因為我是媽媽,我有著強大的母愛本能,而母乳親喂又是自然養育子女第一步,也是親子鏈接的最佳機會,懷裡孩子的需求比任何書籍或者經驗更直觀。


是我的內心最真實的母愛本能在召喚我回歸自然的養育之路,而張婷老師就是那個用自己的專業和力量拉了我一把讓我回到原路的人。


我還清楚記得,每當我在指導期間糾結寶寶的吐奶脹氣等問題時候,張婷老師總是笑笑說“沒事,正常的,孩子大了發育好了這些吐奶脹氣現象就會慢慢消失的”;每當我糾結寶寶到底吃了多少奶的時候,她又會不斷提醒我“忘記時間和刻度,按需哺乳,他的需求就是最真實的”。


如今回憶起來真的覺得我太焦慮太程序化育兒了,讓自己總錯過寶寶真實需求而徒添煩惱。


6、看清真相、遵循自然

現在的我看到身邊不少因為類似問題糾結痛苦但是卻選擇了“按時按量哺乳,定期排空乳房緩解漲奶,及時添加益生菌調整腸脹氣,晚上瓶喂才能休息好”的媽媽們時,我慶幸自己選擇了母乳指導讓自己重回正路,但又替這些“無助”的媽媽和寶寶難過。


因為中國當下的母乳餵養環境真的不太好。科學家們雖然提倡母乳餵養,但奶粉生產商隨處可見的奶粉廣告又強調奶粉一樣可以提供寶寶所需營養;五花八門的吸奶器、哄娃神器、安撫工具又充斥在母嬰消費市場;


七大姑八大姨們又自詡經驗豐富卻給新手媽媽灌溉各種錯誤的哺乳知識,他們打著“愛”“舒適”“為媽媽/孩子好”的旗號,一點點剝奪了了本來就符合自然餵養規律的母乳親喂,讓母乳餵養和親子鏈接變得更復雜更艱難,作為一位母親,我的內心五味雜陳。


“愛的指引”讓我和張婷老師相遇了


7、傳遞星星之火,親密育兒

通過這次母乳指導的良好體驗,我自己有了想學習專業泌乳和親子關係相關知識的想法,希望可以用自己的經驗和力量來協助改善母乳餵養環境,讓媽媽們都能走上輕鬆舒適的母乳之路。


到今天,我的孩子6個多月了,我依然在快樂的親喂路上,我也依然默默關注著張婷老師的朋友圈和公眾號,通過她的分享,加上我和孩子的相處狀態,我打算親喂到自然離乳。


我也相信“自然養育,蘋果熟了會落地,孩子被充分回應,自然會獨立自主,自然茁壯成長”。


這就是我和張婷老師“因愛相遇”的小故事。


“愛的指引”讓我和張婷老師相遇了


張婷寫在後面:

看完小蕾這篇真情實感的文字,特別感慨。記得那時,小蕾找來做諮詢的時候,才一個月,而哺乳期媽媽常會出現的狀況,小蕾這裡,幾乎佔了多半了。


我諮詢的風格通常是,深入淺出。因為我擅長從複雜的表面問題中抓住本質,給出的建議通常一刀切下去,一好便都好了。


小蕾看似都是乳房乳頭的問題,本質其實是日常和寶寶之間的餵養出了問題。


而說到餵養,都是需要媽媽去主動去做的事情,無法假手與他人。這對於有些媽媽來說是比較難的,畢竟已經經歷過太多傷痛,所以邁出第一步是有畏難情緒的,會忐忑不安萬一沒有效果怎麼辦。


感謝小蕾的信任,帶著不安的心,和我積極坦誠溝通,並大膽去做去嘗試後,最終發現,最難的也是那團亂麻中最核心的部分,她做到了,所有的痛也便都解開了,從而讓媽媽發現自己其實非常有力量,母乳餵養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從此,可以輕鬆愉快走在母乳哺育親密育兒的路上了。


祝福小蕾,也感謝和小蕾一樣對我最初第一天諮詢時提出的方案有不安有情緒的媽媽們的信任,不打不相識,相識便相知。


世界很大,緣分很小,愛無界。


馬蕾孕哺育首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