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喬丹敗訴給AJ,但仍然正常生產,AJ鞋迷怒了:吃相難看!


近兩年來,關於中國製造、民族驕傲之類的話題不斷被提及,在相應話題下我們也總能看到一些熟悉的國產運動品牌發光發亮。

中國喬丹敗訴給AJ,但仍然正常生產,AJ鞋迷怒了:吃相難看!


比如不斷登上時裝週的李寧,引發海外鞋頭通宵排隊的安踏,以及靠新型中底科技火出圈的匹克等等...


中國喬丹敗訴給AJ,但仍然正常生產,AJ鞋迷怒了:吃相難看!


這些曾因各種各樣的擦邊球問題,而被鞋迷們詬病的品牌,都靠著自己的本事換回了名聲,肩負起中國創造的大梁。事實證明,國貨香起來,沒有人會不支持。


中國喬丹敗訴給AJ,但仍然正常生產,AJ鞋迷怒了:吃相難看!


然而不管輿論風向怎麼吹,在眾多高舉"民族企業"大旗的品牌中,只有一個始終不被大家看好,每次上熱搜都要被噴成弟弟,那就是有著“中國喬丹”之稱的喬丹體育。


中國喬丹敗訴給AJ,但仍然正常生產,AJ鞋迷怒了:吃相難看!


關於喬丹體育與Nike集團旗下的Jordan Brand之間那剪不斷、理還亂的複雜糾葛,相信即便是不瞭解球鞋文化的吃瓜群眾,也都瞭然於心。


中國喬丹敗訴給AJ,但仍然正常生產,AJ鞋迷怒了:吃相難看!

名場面


從2012年起,雙方便開始就商標權之類的問題不斷對簿公堂,即便明眼人都能看出飛人Jordan的委屈,但無奈在法律層面上,扣籃,不對,乒乓球QiaoDan卻處處搶佔先機,使得苦主喬老爺子一直沒法完美維權。


中國喬丹敗訴給AJ,但仍然正常生產,AJ鞋迷怒了:吃相難看!


不過眼下喬老爺子可以應該可以擦乾眼淚了,因為據網上最新消息表明,我們的最高院已經為這場世界矚目的侵權案件做出了最終裁決,撤銷了先前一審、二審的錯誤判決,終審判決喬丹體育敗訴,第25類服裝鞋帽襪等商品上“喬丹+圖形”商標被依法撤銷。


中國喬丹敗訴給AJ,但仍然正常生產,AJ鞋迷怒了:吃相難看!


此消息和判決書公開之後,不只喬老爺子這個美國人沉冤得雪樂開了花,很多中國網友也都表示大快人心,紛紛留言道:“公正!”,“早該這樣判!”,熱評第一直言不諱的批評喬丹體育,借了別人名,發了這麼多年的不義之財。


中國喬丹敗訴給AJ,但仍然正常生產,AJ鞋迷怒了:吃相難看!


的確,雖然Jordan Brand和喬丹體育的官司起於2012,但實際上,喬丹體育從千禧年開始,就已經打著喬丹的旗號恰飯了。


中國喬丹敗訴給AJ,但仍然正常生產,AJ鞋迷怒了:吃相難看!


上世紀90年代末,回力雙星等國營運動品牌在閉潮衝擊下集體沒落,而中國的體育事業正蘊含著勃勃生機,千禧年前後不斷有體育界的大事件發生,北京申奧成功,國足打進世界盃,姚主席成為NBA狀元...這些都讓運動產品成為了國民剛需。


中國喬丹敗訴給AJ,但仍然正常生產,AJ鞋迷怒了:吃相難看!


不過,當時大家的生活條件還不富裕,Nike和adidas的運動裝備一般家庭屬實負擔不起。於是以海外運動品牌代工廠起家的自主品牌紛紛入場,靠著成熟的生產體系,與得天獨厚的“模仿”優勢迅速發展壯大,喬丹體育便是代表之一。


中國喬丹敗訴給AJ,但仍然正常生產,AJ鞋迷怒了:吃相難看!


起這個名字,目的自然是為了蹭籃球之神的熱度。想必很多生活在二三線城市的籃球少年,都有過這樣的經歷:


懷揣著籃球夢想,戰戰兢兢地走進體育用品城裡的喬丹專櫃,拿著不知攢了多久的零花錢,買了一雙夢寐以求的喬丹,最後卻被別人告知這是一雙山寨貨,流下委屈的淚水。


中國喬丹敗訴給AJ,但仍然正常生產,AJ鞋迷怒了:吃相難看!


籃球少年們從淚水中收穫了成長,而這些淚水卻為喬丹體育構築了一個龐大的商業版圖。


直至2011年,喬丹體育發佈招股說明書,計劃掛牌上市,喬老爺子聞此消息以後終於坐不住了,一紙訴狀讓喬丹體育的上市之路戛然而止,同時也拉開了8年侵權官司的序幕。


中國喬丹敗訴給AJ,但仍然正常生產,AJ鞋迷怒了:吃相難看!


這條漫長的維權之路 Jordan Brand 走的不算輕鬆,不管是在一審還是二審階段,喬丹體育對於自家商標和品牌名,總能找到一套說辭,生搬硬套,巧舌如簧。


以喬老爺子剪影為靈感設計的扣籃logo,被解釋成“打乒乓球”;對於喬丹這個品牌名,更是先後找了幾個不同說辭來應對,最初稱喬丹是南方之草木,後來又說是一種美好的期盼,最後乾脆甩鍋說是別人起的。


中國喬丹敗訴給AJ,但仍然正常生產,AJ鞋迷怒了:吃相難看!


除了狡辯功夫練得如火純青之外,喬丹體育在反咬一口方面也頗為擅長,先後幾次以侵犯名譽權的罪名狀告正牌喬丹,並且索賠不菲,頗有點李鬼打李逵的意思。


中國喬丹敗訴給AJ,但仍然正常生產,AJ鞋迷怒了:吃相難看!


根據 2012 年的一段採訪紀錄,(在喬丹本人尚未公開起訴之前)當時喬丹體育的負責人在採訪中表示:“品牌本身走的就是從模仿到學習再到自己消化吸收的過程,然後不斷地做到一點點的進步。”


中國喬丹敗訴給AJ,但仍然正常生產,AJ鞋迷怒了:吃相難看!

喬丹贊助約旦隊


諷刺的是,日後這句話卻成為了品牌競爭對手們選擇的發展路徑。


就在喬丹體育一遍費盡心思與Jordan Brand扯皮拉鋸的數年時間裡,開頭提到的幾大國產運動品牌則走上了與之截然不同的自主研發道路,為球鞋愛好者們帶來了真正優質的國貨球鞋。


中國喬丹敗訴給AJ,但仍然正常生產,AJ鞋迷怒了:吃相難看!


從這個角度來看,輸了這場官司,對於喬丹體育也未必是件壞事。


當下環境早已與20年前截然不同,喬丹之名對其長遠發展來說早已成為一種桎梏,讓其高性價比等優勢遭到埋沒,如果品牌能夠效仿當年李寧之破釜沉舟,建立起真正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形象,未必沒有機會再次贏得消費者的信任。


中國喬丹敗訴給AJ,但仍然正常生產,AJ鞋迷怒了:吃相難看!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國喬丹侵權案終審敗訴#登上熱搜詞條後,筆者留意了一下網友們對此的反映,發現和往年相比少了很多秉持著狹隘民族主義的激進派,卻多了不少對球鞋文化的嘲諷。


原因大概是有AJ迷在評論下方為最高院的裁決拍手叫好,說些球鞋文化云云,結果遭到很多網友嘲諷,“球鞋也整個文化出來?”


中國喬丹敗訴給AJ,但仍然正常生產,AJ鞋迷怒了:吃相難看!

中國喬丹敗訴給AJ,但仍然正常生產,AJ鞋迷怒了:吃相難看!


有很多鞋迷看了都不大舒服,隨即引發了雙方陣營的激烈對線。


中國喬丹敗訴給AJ,但仍然正常生產,AJ鞋迷怒了:吃相難看!


emm...說句題外話,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佈的數據調查顯示,我國網民中10-39歲年齡段佔比為78.4%,其中20-29歲年齡段網民佔比為31.4%,在整體網民中佔比最大。網民中初中學歷佔比為36.5%,高中/中專/技校學歷佔比為30.5%,大學本科即以上學歷佔比11.8%。


中國喬丹敗訴給AJ,但仍然正常生產,AJ鞋迷怒了:吃相難看!


因此很多人沒有學過高中政治教材必修三《文化生活》也不難理解,這裡建議熟讀,尤其是第三課文化多樣性這一塊兒,需要背誦。


中國喬丹敗訴給AJ,但仍然正常生產,AJ鞋迷怒了:吃相難看!


簡而言之,文化是相對於政治、經濟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活動產品,衣食住行都是文化。那麼有著百年曆史、交織著無數創意、音樂、藝術以及多種亞文化的載體——球鞋,自然也可以是文化。一些網友說的“腳氣”、“褲頭”,如果他信仰這個,自然也可以叫文化。


中國喬丹敗訴給AJ,但仍然正常生產,AJ鞋迷怒了:吃相難看!


不過有人對球鞋文化嗤之以鼻也屬正常。這兩年瘋狂的炒鞋熱,很容易讓人直接將球鞋文化和球鞋市場掛鉤。巨大的利潤不斷誘惑著與文化本身無關痛癢的人們湧入浪潮,稀釋了原本的愛好者群體;交易作為這種文化的一面被極端放大,以興趣驅動的另一面——交流卻反而被忽視。


中國喬丹敗訴給AJ,但仍然正常生產,AJ鞋迷怒了:吃相難看!


因此,與其浪費口水和鍵盤俠對線,倒不如把時間留給那些真正熱愛球鞋的、想要交流的朋友們,你說不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