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地區商周時期典型瑪瑙珠管探析(專業講解,值得收藏)

“中原”一詞在現代意義上來講是指中國廣泛的土地即中國。但筆者認為真正意義上商周時代的“中原”應當是特指商周王朝及其所分封的各國所控制的疆域。在這個層面上來講,以河南為中心的黃河中下游及其鄰邊地區應當是商周時代的中原。

一、“中原”特指的地區

中原包含了河南、山西、陝西、山東及其鄰邊各省的部分地區。而北方內蒙地區、東北三省地區、西部新疆、西藏地區以及南方的大部分地區皆不屬於商周時代的中原地區。(圖一)

中華的文化博大精深,而不同區域的文化也各有特徵。不能說中原文化就一定高於中國的其他文化,也不能說中原文化不如中國的其他文化。中原文化與中國其他文化雖有不同之處,但也相互影響、相互交融,共同成就了燦爛的中華文化。

中原地區商周時期典型瑪瑙珠管探析(專業講解,值得收藏)


圖一《赫赫宗周》西周地勢圖

二、中原地區商周時代的瑪瑙珠、管的探析

中原地區商周時代的瑪瑙器品種眾多、器型複雜,即使中原本地區不同諸侯國的器型也有較大區別,本文以中原最典型的瑪瑙珠、管作簡要介紹。

(一)商代至西周早期(商代期)

1、概述

商代是中原大地珠飾歷史上經典時代的前奏,雖然組玉佩的形式並未興起,但在珠子的形制上卻開啟了西周瑪瑙經典珠飾的先河。

2、器型舉例、選料分析

商代的瑪瑙珠最為常見的是俗稱磨盤珠的器型。這種磨盤珠形制上不甚周正,開孔為大斜坡式的研磨孔,顏色以橘紅、酒紅為基本色調。(圖二殷墟婦好墓出土磨盤珠)

中原地區商周時期典型瑪瑙珠管探析(專業講解,值得收藏)


圖二殷墟婦好墓出土磨盤珠

然而在磨盤珠出土的同時發現一類數量較少、器型更為精美的起稜短筒瑪瑙珠即起稜研磨孔瑪瑙珠。這類起稜研磨孔瑪瑙珠製作精良、器型周正,輪面即側面中脊起稜一道,開孔與磨盤珠一樣為大斜坡式研磨孔,其顏色多為酒紅或深酒紅。(圖三殷墟婦好墓出土起稜大研磨孔瑪瑙珠)

中原地區商周時期典型瑪瑙珠管探析(專業講解,值得收藏)


圖三殷墟婦好墓出土起稜大研磨孔瑪瑙珠

另外還有短直筒式研磨孔瑪瑙珠、直筒式瑪瑙管,對於直筒式瑪瑙管猜測可能是天然孔。(圖四殷墟婦好墓出土瑪瑙珠、管)

中原地區商周時期典型瑪瑙珠管探析(專業講解,值得收藏)


圖四殷墟婦好墓出土瑪瑙珠、管

3、總論:

(1)商代的瑪瑙珠以研磨孔為主要開孔形式,器型有磨盤珠、短筒珠和起稜短筒珠,但是這類研磨孔的瑪瑙珠並非只在商代墓葬中出現,在西周的墓葬中也偶有出現但數量相對較少。所以研磨孔瑪瑙珠主要流行於商代和西周時代但在西周時代已不是主流。(圖五北京房山琉璃河出土西周組配)

中原地區商周時期典型瑪瑙珠管探析(專業講解,值得收藏)


圖五北京房山琉璃河西周墓出圖組配

(2)對一顆中原商代起稜研磨孔瑪瑙珠為例探討其的鑑定理論。

A.開孔處包漿光氣與輪面即側面包漿光氣的一致性。(圖六——圖七)

B.存在打磨面瑪瑙質地的光氣和熟舊感。(圖六——圖七)

C.存在打磨面瑪瑙表面的打磨的痕跡及其風格和神韻。(圖六——圖七)

D.輪面即側面中脊起稜的風格和神韻。(圖七)

中原地區商周時期典型瑪瑙珠管探析(專業講解,值得收藏)


圖六

中原地區商周時期典型瑪瑙珠管探析(專業講解,值得收藏)


圖七

E.研磨孔的研磨痕跡內的包漿及研磨痕跡的風格神韻。(圖八)

中原地區商周時期典型瑪瑙珠管探析(專業講解,值得收藏)


圖八

F.研磨孔對茬間的水亮感。(圖九)

中原地區商周時期典型瑪瑙珠管探析(專業講解,值得收藏)


圖九

G.研磨坡度的風格。(圖十)

中原地區商周時期典型瑪瑙珠管探析(專業講解,值得收藏)


圖十

(二)西周至春秋早期(西周期)

1、概述

西周時代宗法禮制的確立為人們的身份劃定了等級,在列鼎制度上規範了各等級人群的用器禮制。然而在王室貴族中興起了一種有等級的時尚裝飾品——組玉佩。美玉不再顯得那麼單調,因為有了珠子將她們鏈接。而組玉佩中最為讓人稱道的珠子就是紅瑪瑙,正因有了她的存在,使得玉不再那麼深沉。

2、器型、開孔舉例,選料分析

西周時代中原地區常見的瑪瑙珠飾的器型有:短直筒珠型、短直筒起鼓珠型、長直筒管型、竹節管型;常見的開孔性質有:天然孔、直打水亮孔、對打水亮孔。

器型與孔道搭配如下,有的品種不詳。

中原地區西周時代的瑪瑙珠飾在選料上多采用以酒紅色為基本色調的瑪瑙材質,其中還夾雜著橘紅色的材質,通透度適中,明度鮮亮。

(1)西周瑪瑙珠

西周瑪瑙珠輪面即側面相對圓潤,開孔面(孔底面)與側面交界處不甚犀利,有的在側面可以看到許多小打磨面,打磨痕相對明顯。無論天然孔還是人工水亮孔其開孔面(孔底面)與側面包漿、光氣具有一致性,雖然有的人工水亮孔的孔底面存在打孔時留下崩茬,但也會經過精細的打磨。

A.水亮孔西瑪珠

水亮孔西瑪珠的孔道大多為大喇叭孔,孔道坡度相對較大。(圖十一陝西韓城梁帶村M26出土,左為短直筒起鼓,右為短直筒)

中原地區商周時期典型瑪瑙珠管探析(專業講解,值得收藏)


圖十一

B.天然孔西瑪珠

天然孔西瑪珠一般情況料質較差,因伴有水晶礦,所以簡單製作就可以成珠。(圖十二平頂山應國墓地出土)

中原地區商周時期典型瑪瑙珠管探析(專業講解,值得收藏)


圖十二

(2)西周瑪瑙直管

直管的製作與瑪瑙珠的製作相近,但直管除天然孔外大都是對打孔,對打孔對茬無連接小孔。

A.天然孔瑪瑙管(圖十三河南省博物院藏)

中原地區商周時期典型瑪瑙珠管探析(專業講解,值得收藏)


圖十三

B.對打水亮孔瑪瑙管(圖十四陝西韓城梁帶村M26出土)

中原地區商周時期典型瑪瑙珠管探析(專業講解,值得收藏)


圖十四

(3)竹節瑪瑙管

西周竹節管是中原地區特有的器型,一般大致分為兩類,一類竹節稜較淺,一類竹節稜較高。竹節管的開孔處大致分為兩種,一種較為圓潤,一種是可以明顯看到打磨痕跡,但無論哪種,其開孔處的包漿、光氣、風化都與珠體具有一致性。竹節管幾乎都是對打孔,且對茬無連接小孔。竹節管等級高、存世少,是中原大地的經典器型品種。(圖十五淺稜陝西韓城梁帶村M26出土,圖十六凸稜北京房山琉璃河出土)

中原地區商周時期典型瑪瑙珠管探析(專業講解,值得收藏)


圖十五

中原地區商周時期典型瑪瑙珠管探析(專業講解,值得收藏)


圖十六

3、總論

(1)時代問題的探討。一般而言所謂的西周瑪瑙珠、管不只出土於西周墓葬,在相當一部分春秋早期墓葬中也有出土。雖然年代上略有差異,但其選料、製作的風格具有一致性且與典型春秋時期的風格存在較大差異,所以將年代定位西周至春秋早期,也可以將其稱為西周式瑪瑙珠、管。

(2)製作工藝的探討。在選料上西周式瑪瑙珠、管一般選用酒紅色調的瑪瑙,但仍有部分採用橘紅色的瑪瑙材質,無論材質顏色深淺在明度上都給人一種鮮亮的感覺,通透度適中。在製作上,工藝相對精良,直打孔孔底處存在崩茬的都經過精細打磨,使得兩頭與輪面即側面包漿光氣具有一致性,一般而言中原西周式瑪瑙珠管的人工水亮孔為大喇叭孔,孔壁坡度較大,對打孔孔底連接處沒有連接小孔。

(3)以珠為例探討其鑑定理論。

A.孔道水亮並伴有螺絲狀紋理,螺絲紋有一定力度且水潤,紋理粗細、深淺、紋間距不一。(圖十七)

中原地區商周時期典型瑪瑙珠管探析(專業講解,值得收藏)


圖十七

B.打磨面的光氣包漿的熟舊感及打磨痕跡的風格神韻。(圖十八——圖二十)

C.開孔面、孔底面及輪面即側面的包漿光氣的一致性。(圖十八——圖二十)

中原地區商周時期典型瑪瑙珠管探析(專業講解,值得收藏)


圖十八

中原地區商周時期典型瑪瑙珠管探析(專業講解,值得收藏)


圖十九

中原地區商周時期典型瑪瑙珠管探析(專業講解,值得收藏)


圖二十

D.孔道形態及其神韻風格。(圖二十一)

中原地區商周時期典型瑪瑙珠管探析(專業講解,值得收藏)


圖二十一

(4)以竹節管為例探討其鑑定理論。

A.開孔處包漿、光氣、風化與珠體處的一致性。(圖二十二——圖二十三)

B.開孔處與珠體的熟舊感。(圖二十二——圖二十三)

中原地區商周時期典型瑪瑙珠管探析(專業講解,值得收藏)


圖二十二

C.珠體的打磨痕跡及其風格神韻(圖二十三)

中原地區商周時期典型瑪瑙珠管探析(專業講解,值得收藏)


圖二十三

D.竹節稜的風格神韻。(圖二十四)

中原地區商周時期典型瑪瑙珠管探析(專業講解,值得收藏)


圖二十四

E.孔道形態及孔底處對茬(圖二十五)

中原地區商周時期典型瑪瑙珠管探析(專業講解,值得收藏)


圖二十五

F.整體的風格神韻。(圖二十六)

中原地區商周時期典型瑪瑙珠管探析(專業講解,值得收藏)


圖二十六

(三)春秋中晚期(春秋期)——以山西博物院所藏侯馬市上馬村出土的瑪瑙串飾為例

1、概述

春秋時代百家爭鳴,政治經濟上的發展促進了文化的繁榮,同樣在珠飾上也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特點。此時各諸侯國之間的的珠飾存在較大差距,筆者以山西省博物院收藏的侯馬市上馬村出土的一串瑪瑙珠飾以窺一斑可知全豹的方式解讀一下春秋時代的典型珠、管。

2、器型舉例、選料分析

(1)器型:一般而言春秋典型瑪瑙珠飾的器型有竹節管和圓珠。

A.竹節管,一類開孔處寬度較竹節稜寬度小很多,另一類開孔處寬度和竹節稜寬度相差不大,但此兩類竹節都是較西周竹節顯得瘦長且開孔處兩端不做精細打磨,對打孔之間有的存在連接小孔,另外在選料上也有很大區別。(圖二十七)

B.春秋瑪瑙的珠型一般是圓珠,珠體弧度較大,開孔處仍是一個平面但開孔處兩端不做精細打磨,另外有相當一部分圓珠是對打孔,對打孔之間有的存在連接小孔,在選料上也是春秋的典型料質。(圖二十七)

(2)選料:此類紅色調的珠飾在選料上多采用褐紅色或褐黃色的瑪瑙材質,通透度不一。(圖二十七)

中原地區商周時期典型瑪瑙珠管探析(專業講解,值得收藏)


圖二十七

3、總述

(1)春秋時代的瑪瑙珠飾無論在器型、選料、還是在組合上皆是多種多樣,本文僅僅以山西侯馬上馬村的一串瑪瑙珠飾作簡要介紹,算是以窺一斑可知全豹的形式向大家展示春秋一小部分的珠飾的特徵。

(2)以珠為例探討其鑑定理論。

A.開孔處不做處理。(圖二十八)

中原地區商周時期典型瑪瑙珠管探析(專業講解,值得收藏)


圖二十八

B.珠體的表面打磨痕跡及其風格神韻以及熟舊感。(圖二十九)

中原地區商周時期典型瑪瑙珠管探析(專業講解,值得收藏)


圖二十九

C.孔道形態及其對茬的連接小孔。(圖三十)

中原地區商周時期典型瑪瑙珠管探析(專業講解,值得收藏)


圖三十

三、結語

中原大地文化燦爛,本文僅僅是將中原地區部分時代的部分典型器作簡要介紹,因手頭資料、自身精力和水平有限對不周及未提及之處還望大家多多指正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