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跌不休!幣圈再創13個月來新低!學術圈卻在興起

“比特幣又跌了...”“股市跌完幣市跌”“閃崩,幣圈涼涼...”

11月20日,比特幣在早盤交易中一度跌破5000美元大關、並創出13個月來的低點後,收於5056.53美元,下跌7.3%。

其他加密貨幣的跌幅更大,按市值衡量排名第三的數字貨幣以太坊(Ethereum)下跌近12%,至150.72美元。萊特幣(Litecoin)與以太坊的跌幅相當,至36.95美元。與瑞波(Ripple)關聯的瑞波幣(XRP)是表現最佳的虛擬貨幣,僅下跌2.9%,至0.4958美元。

比特幣連接第8天下跌,導致這個價格一度飛天的加密貨幣由2017年12月觸及的近2萬美元高點累計下跌75%。

跌跌不休!幣圈再創13個月來新低!學術圈卻在興起

這一年來,在區塊鏈領域,無論是媒體、投資人,還是普羅大眾,大家似乎把大部分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幣價的起起伏伏上。面對已經持續了大半年的熊市,你如果還僅僅抱著“炒幣賺錢”的心態,恐怕也已經失去了曾經的“信仰”。

其實,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件事情:大眾高度關注數字貨幣(尤其是ICO)的這一兩年,只不過是區塊鏈技術發展過程中非常小的一段時間——不少人去年才聽說過比特幣,但其實它的白皮書早在十年前就發佈了。再往前追溯,白皮書中引用的文獻,甚至都是上個世紀的研究了。

數字貨幣帶來的短期造富效應,確實影響力巨大,但長遠來看,這僅僅是區塊鏈技術發展過程中的浪花。當市場下行時,你如果還想繼續在此領域發展,是否應該回歸理性,沉下心來,從站在這個領域最前沿的人那裡,去了解下技術本身呢?

要了解技術本身,我們就需要回歸區塊鏈的學術圈。

跌跌不休!幣圈再創13個月來新低!學術圈卻在興起

為什麼要關注區塊鏈的學術圈?

令人可喜的是,在幣圈“人走茶涼”時,區塊鏈的學術圈卻在興起!

美國各大頂尖高校開始開始區塊鏈實驗室,並開設越來越多的區塊鏈課程,這也標誌著區塊鏈正從民間小眾研究,慢慢走向正軌。

根據Coinbase的研究報告,42%的全球Top 50的大學已經開設了至少一門區塊鏈相關課程,其中斯坦福大學、康奈爾大學已經開設了多達8門以上的課程!可見,不少科研實力強的名校,都已經紛紛開始關注區塊鏈。

杜克大學商學院在教區塊鏈相關課程的教授Campbell Harvey就曾表達過:“區塊鏈技術非常複雜而且有很多誤解。更可怕的是,很多人認為他們瞭解區塊鏈技術但其實表現出了無知。學術機構承擔著巨大的責任,去培養出下一代的創新者。”

跌跌不休!幣圈再創13個月來新低!學術圈卻在興起

那麼,這些頂級高校都開設了哪些區塊鏈課程呢?

一類是比較注重技術的,典型例子是斯坦福計算機學院的區塊鏈課程,由Dan Boneh教授主導,每一學期都會根據最新的技術發展更新迭代課程。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CS 251:Cryptocurrencies and Blockchain Technologies,這是一門技術入門專業課。課程涵蓋了加密數字貨幣的方方面面,包括共識算法、區塊鏈網絡、智能合約、及應用,而課題、作業也都是圍繞比特幣和以太坊開發來展開的。可以說,這門課正在紮紮實實的培養區塊鏈技術人才,這是目前行業中緊缺的資源。

這兩年,區塊鏈的學術圈正在興起,有越來越多的頂尖大腦開始探索這一塊技術領域,他們也獲得了工業界的認可和支持。

跌跌不休!幣圈再創13個月來新低!學術圈卻在興起

麻省理工大學的Media Lab早在2015年就正式成立了DCI(Digital Currency Initiative,數字貨幣計劃)。DCI就是一個工業界反哺學術圈的典型例子:在DCI的研發實驗室,比特幣核心開發者Wladimir van der Laan和Cory Fields,還有閃電網絡白皮書的作者之一Tadge Dryja,都是他們的重要成員。

事實上,得益於高校的人才聚集和良好的研討氛圍,工業界也有著新的突破。

比如一直在潛心研究閃電網絡的Tadge Dryja,就把他的研究帶進了Media Lab。今年夏天,DCI實驗室開始測試比特幣閃電網絡的智能合約功能。這一智能合約既能實現隱私性,又具備可擴展性,off-chain的解決方案將極大提升比特幣網絡的效率。實驗室也就此發表了相關學術論文,內容從深層次的匿名算法,到上層的區塊鏈技術用例,對工業界有著非常大的啟發作用。

跌跌不休!幣圈再創13個月來新低!學術圈卻在興起

而在美國西海岸,斯坦福大學也於今年正式成立了區塊鏈研究中心CBR,其贊助支持者包括以太坊基金會、Dfinity、OmiseGO、Polychain等業界頂尖項目及投資機構。區塊鏈學術圈正在獲得進一步的壯大。

當然,在區塊鏈領域,工業界與學術圈的交融具有兩面性。除了以上工業界反哺學術圈的例子,我們也能看到,有越來越多的學術人才開始踏入工業界:

MIT教授、圖靈獎得主Sivio Micali教授主導創立了Algorand區塊鏈協議,得益於其在隨機算法、安全協議和機制設計等方面的研究,Algorand旨在改善比特幣現有問題,形成一個低能耗、民主化、分叉概率低的區塊鏈。

斯坦福區塊鏈研究中心的負責人之一David Mazières教授,則擔任了區塊鏈項目Stellar的首席科學家,他也在每年一度於聖芭芭拉舉行的密碼學會議上分享了他關於Stellar共識機制的學術研究。

跌跌不休!幣圈再創13個月來新低!學術圈卻在興起

另外,耶魯大學計算機系主任邵中教授,與哥倫比亞大學的顧榮輝教授,聯合創立了區塊鏈安全公司CertiK,將形式化驗證的數學方法,很好地運用在了區塊鏈的代碼驗證上面。目前在區塊鏈安全領域,不論是在融資還是落地方面,CertiK都處於領先地位。

“教授創業”在過去並不多見,但在區塊鏈領域,由於其技術難、研究開發成本高等特性,通過學術與工業的結合,或許是個快速突破的路徑。而區塊鏈領域特有的媒體關注度,資本的熱度,也都有利於科研人員獲得更合理的價值回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