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丨西安獲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

4月9日上午,“西安•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授牌暨啟動建設大會在西安高新區舉行,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浩,副省長趙剛出席大會並揭牌。省政府副秘書長蘭建文,省委科技工委書記、科技廳廳長趙巖,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楊曉東,副市長馬鮮萍等出席大會,會議由市委常委、高新區黨工委書記鍾洪江主持。市級相關部門及中國人工智能科技創新專家組專家、西安市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理事長、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部主任焦李成,科大訊飛副總裁彭小露,創新工場合夥人、副總裁何濤,京東(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易津鋒,華為雲人工智能高級專家司宏傑等人工智能領域的企業家、專家學者代表參加了大會。


會議發佈了“高新區人工智能試驗區核心區建設方案”,以打造西安大都市圈科技首善區為目標,以“技術突破、產業引領、場景創新、生態完善”為路徑,聚焦“器芯協力、軟硬協同”人工智能重點領域,著力構建人工智能技術創新體系,探索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應用,營造人工智能政策和產業發展生態,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會上,省委科技工委書記、科技廳廳長趙巖,副市長馬鮮萍為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長安大學、華為西安研究所、西安交叉信息核心技術研究院等6家單位授予首批“西安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工智能學院負責人侯彪教授作為“智能感知與圖像理解”西安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代表接受授牌。


動態丨西安獲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

西安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授牌儀式


動態丨西安獲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


會後,舉辦了由西安市科學和技術局李志軍局長主持的全市“人工智能創新發展高峰論壇”,中國人工智能科技創新專家組專家、西安市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理事長、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部主任焦李成教授在論壇上做了題為“人工智能的挑戰與思考”的特邀報告,探討與交流加快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新路徑新機制。


動態丨西安獲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智能感知與圖像理解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相關科研成果參加了此次“西安•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的成果展覽環節,實驗室張丹副主任、任博老師、曹震老師、劉旭老師、孫其功博士生及邵奕霖碩士生作為代表分別介紹了實驗室相關成果。據悉,市委、市政府將人工智能列入“6+5+6+1”產業體系,加強政策和資金支持,推動產學研一體聯動,目前擁有省部級以上研發平臺49個、關聯企業150餘家,涵蓋了人工智能主要產業領域。西安將以獲批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為契機,充分發揮先行先試優勢,大力推進基礎理論研究、關鍵技術攻關、應用場景建設、專業人才培養,充分發揮試驗區平臺聚合效應,促進人工智能同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


平臺介紹:“智能感知與圖像理解”西安市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依託“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智能感知與圖像理解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建設,在人工智能領域擁有三十年的研究積澱,3次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991年,成立國內第一個神經網絡研究中心;2003年,成立智能信息處理研究所;2017年11月,西電人工智能學院成立,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和全國首批人工智能專業。從平臺走出的校友中,已有百餘名成長為我國人工智能領域學術界和工業界的領軍人物。平臺主要面向人工智能在教育、遙感、醫療健康等行業領域的應用,開展“感知一認知一進化”為一體的類腦認知計算新理論與新方法研究,以期在非結構化環境下提升機器的環境感知能力、在非結構化場景下的環境認知與交互能力,促進創新資源開放共享,加快人工智能技術轉化落地,推進應用場景示範、行業解決方案。


轉自 IPIU智能感知與圖像理解

通訊員:黃思婧 張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