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人口大國疫情蔓延令人關注

南亞:人口大國疫情蔓延令人關注

3月25日,一名男子走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空曠的馬路上。印度宣佈自24日起在全國範圍內實施為期21天的“封城”措施,以遏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新華社發

南亚:人口大国疫情蔓延令人关注

3月17日,志願者在巴基斯坦西北部城市白沙瓦的火車站內為旅客測量體溫。新華社發

南亚:人口大国疫情蔓延令人关注

3月25日,乘客在印控克什米爾的查謨排隊等待乘坐交通工具。新華社發

近一段時間,新冠肺炎疫情在南亞迅速蔓延。印度衛生部9日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當地時間9日17時,印度新增確診病例591例,累計確診病例達到5865例,累計死亡169例,治癒出院478例。巴基斯坦目前累計確診病例達到4601例,死亡66人。兩國的新增和累計確診人數均呈上升態勢,雖然與疫情嚴重國家相比並不算突出,但考慮到南亞地區是地球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之一,擁有全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且貧困人口基數較大,衛生醫療系統比較薄弱,疫情走勢令人非常關注。

1、印度全國“封城” 疫情蔓延速度超預期

疫情暴發初期,印度確診病例主要以輸入性病例為主,且多發於交通樞紐等大城市。“封城”後,印度農民工遷徙返鄉和宗教活動為疫情蔓延帶來極大風險。此外,在新德里、孟買等大城市,貧民窟成為潛在暴發地。

據媒體報道,針對疫情暴發的嚴峻局面,印度總理莫迪早在3月24日就宣佈,從當天午夜起在全國範圍內實施為期21天的“封城”措施,以控制疫情蔓延。然而,之後的疫情蔓延速度似乎超出了人們的預期。由於封鎖期間確診病例急速增加,印度多地相繼宣佈延長封鎖時間,並提高相應限制等級,不允許居民外出。近日,印度政府升級防控措施,封鎖了首都新德里和鄰近北方邦的數十個新冠肺炎疫區。印度政府發表聲明指出,封鎖區域內的居民將不得出門,政府會提供飲食、藥品和其他用品,放置在他們家門口。聲明要求封鎖區之外的人在出門的時候也必須佩戴口罩。

目前,印度防控疫情工作的重點在於確定疫區,並努力將新冠病毒限制在特定範圍內,以阻斷傳播鏈。另外,在如何最大限度隔離和收治患者方面,印度政府也絞盡腦汁出臺多項措施,例如對約兩萬節火車車廂進行改造,以供該國的新冠病毒感染者進行隔離使用。

2、失業率翻三倍 經濟增速下調

為減緩疫情對經濟社會的衝擊,印度財政部在3月底向社會推出1.7萬億盧比的社會救助計劃,包括向農民和城市貧困居民提供免費糧食供應和現金資助。據印媒報道,政府即將推出第二輪經濟刺激計劃,總額為1萬億盧比,主要面向中小微企業。由於疫情擴散,印度眾多中小微企業面臨經營困難,導致印度失業率大幅上升。因此,新的經濟刺激計劃的主要目的,是紓困中小企業,以此穩定就業。

儘管如此,本輪疫情對於印度經濟造成的衝擊以及對未來經濟發展的潛在風險在當下仍難以估量。據印度媒體報道,印度政府為控制新冠疫情蔓延關閉部分企業,導致勞動參與率下降;而隨著全國進入封鎖狀態,情況恐怕更不樂觀。印度經濟監測中心日前發佈的數據顯示,應對疫情的舉措對印度經濟影響較大,全國範圍內的封鎖使印度的失業率幾乎翻了三倍,城市地區的失業率翻了兩番。數據顯示,今年3月份,印度失業率達8.7%,為43個月以來的最高水平;而就業率只有38.2%,為歷史最低水平。印度中央銀行在近日發佈的《貨幣政策報告》中評估,印度的經濟復甦前景因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而發生巨大變化,疫情將對作為南亞經濟增長引擎的印度產生深度影響。印度央行認為,在疫情暴發之前,印度在2020至2021年的增長前景正在上升,然而疫情大流行已經徹底改變了這種前景。鑑於印度經濟因疫情出現的不確定性,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和惠譽日前也分別宣佈下調印度本財年(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經濟增速預期至2.5%和2%。

印度有專欄作者發表評論文章認為,印度因疫情暴發和防控措施而失業的人數恐怕比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時期的美國還要多,大量的非農業工作者、個體經營者和打零工者恐怕陷入失業的險境。即便疫情結束,許多自主經營者,例如街頭小販,可能也沒有足夠的資金重新開始買賣。文章還表示,印度在封鎖之前就已經存在大量失業人口,如果將其計算進來,印度總的失業規模將十分巨大。

3、巴基斯坦:衛生系統受考驗 救助瞄準困難民眾

同樣為南亞地區最重要國家之一的巴基斯坦,目前也在經受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驗。巴計劃發展部長阿薩德·烏邁爾近日表示,新冠病毒在未來數週將令巴衛生系統接受考驗。目前,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正在採取和落實各項政治經濟社會措施,通過國際合作,全力以赴抗擊疫情。

據巴媒報道,巴衛生部和國家災害管理局日前表示,目前巴全國可用呼吸機已達3300臺,4.9萬檢測試劑盒已分發各省。計劃發展部長烏邁爾表示,中央政府將向400家指定醫院直接提供醫療物資,未來巴檢測能力可能將提升至每天2.5萬人次。巴衛生部已組成五人專家委員會,研究從新冠肺炎康復者體內提取血漿治療其他病人。巴軍隊也迅速採取行動全力支持政府和社會抗擊疫情,陸軍參謀長巴傑瓦要求各軍在全國範圍內實施救援行動,以緩解受疫情衝擊的民眾的困難。

為應對疫情帶來的經濟社會挑戰,巴基斯坦政府正在推動相應措施,以最大限度減少經濟損失及其社會衝擊。目前,巴政府公佈了2000億盧比一攬子經濟刺激方案,其中包括針對本地建築等行業實施大型救助計劃。巴政府還宣佈啟動1440億盧比的“伊薩緊急現金計劃”,以用於支持因新冠疫情封鎖措施而生活困難的數百萬民眾。財政部向國營百貨公司提供補貼,幫助相關經濟實體以低於市場價的價格向民眾出售生活必需品。總理伊姆蘭·汗要求將防護用品分發到一線醫護人員,並要求各部門確保底層民眾從政府宣佈的減稅政策中獲益。

對此,有媒體發表較為樂觀的評論文章稱,新冠肺炎疫情將對世界格局造成深刻影響。發達國家疲於醫療救治和經濟復甦,預算和貿易赤字將攀升;發展中國家無法在科技和服務業上與發達國家競爭,但有潛能發展種植和畜牧業,帶動經濟發展、創匯、就業和減貧。巴12種農產品產量位列世界前茅,農業是巴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支柱產業。政府應藉機改善農產品市場結構,向農民提供小額金融支持,從而使全體國民受益,實現包容發展。

4、風雨同擔患難與共,中國援助巴方抗疫

病毒無國界,疫情是全人類的共同敵人,加強國際合作無疑將有助於戰勝病魔。對於疫情之下的中巴關係來說,傳統友誼是基礎,全天候戰略伙伴關係是關鍵,雙方同擔風雨,患難與共。特別是在巴方當前遇到困難之時,中方將繼續加強對巴援助,兩國政府和人民共同取得這場戰疫的勝利。目前,中國援巴醫療組專家正在訪問旁遮普省和信德省,與省政府高層、衛生部門及一線醫療機構分享相關經驗。許多在巴中資企業、民營企業和教育機構紛紛向巴方捐贈現款和醫護用品。

此間媒體評論認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需國際社會共同努力,加大對發展中國家的衛生和金融援助。作為患難與共的老朋友,中國及時向巴基斯坦派遣醫療專家組,並支援了大量抗疫物資。儘管當前面臨一定困難,但是有理由相信巴基斯坦人民終究會完全戰勝疫情,恢復到正常的經濟社會生活之中。

(本報伊斯蘭堡4月10日電 本報駐伊斯蘭堡記者 張任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