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先處理“情緒”是本能,先處理“事情”是本事

遇事先處理“情緒”是本能,先處理“事情”是本事

遇事先處理“情緒”是本能,先處理“事情”是本事



劉少東【中】

文|若杉

幾天前,聽朋友講了一件小事。

不久前,她下屬的一個員工,因為工作不慎,某個重要環節出了問題,導致整個部門都得熬夜加班。朋友顧不得追責,立馬帶領同事彌補錯誤,想盡快把被耽誤的時間補回來。

正當大家熱火朝天的加班時,她想起找這個工作出錯的同事對個數據,沒想到左找右找都沒找到,問了知情的同事,答曰:同事工作出錯心情很糟,下班就拎包回家,處理情緒去了。

朋友聽罷,差點沒忍住罵出聲來。他一個人工作失誤,導致全部門加班,他倒好,回家處理情緒去了。

這已經不是我第一次聽到,因為情緒影響工作的例子。

自己做得方案被領導駁回了,不是努力修改方案,而是先處理情緒。太鬱悶了,先找同事吐個槽,還是很鬱悶,下班再去買個包,逛了半天還沒買到適合的款式,更鬱悶,回家還得找老公發頓火,結果,更鬱悶。

至此,文案沒改,包沒買到,還跟老公吵了一架。

一重鬱悶經過一系列的處理,終於成功轉變為了三重鬱悶。

所以,有時候處理情緒最好的方法,不是唱KTV,不是找朋友吐槽,而是著手處理事情本身。

01

人遇事先發脾氣是天性,但先處理事情是本事

遇事先處理“情緒”是本能,先處理“事情”是本事

《我的前半生》裡,羅子君意外被離婚,忙著哭天搶地,痛訴自己的不幸,這個時候,能跳出情緒本身,幫她分析形勢、尋找解決辦法的賀涵顯得更勝一籌。

韓劇《太陽的後裔》裡,姜暮煙第三次評教授的資格又被有背景的同事取代,坐在走廊邊背書邊哭,第二天又美美的出現在電視上的樣子,也顯得高級很多。

人遇事先發脾氣是天性,但先處理事情是本事。

誰不想開心就笑,不開心就哭,但是,哭過之後,鬧過之後,事情依然在那裡,不多不少,還平白給人留下一個“情緒不穩定”的印象,更是得不償失。

儘管心理學家埃利斯一再向我們解釋,能夠引起情緒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們看待事情的方式。但是,大多人的情緒依然直接受到事情的影響。

比如,今天的工作沒有做完,不管是娛樂還是休息都顯得索然無味;

因為領導批評了幾句不甘心,怒懟領導,結果未來的一個月在公司都惶惶不安;

孩子在你忙碌的時候哭鬧著非要買冰激凌,你沒忍住動手打了她,愧疚的情緒也要延續很久

……

大多數的時候,抒發情緒不是不好,而是成年人越來越懂得,任情緒隨意遊走的結果是,情緒過後,依然有一個爛攤子要收拾。所以,先解決事情更緊要些,事情處理好了,那些因事情而引發的情緒也就自然消解了。

02

為什麼人遇事總是“情緒優先”?

遇事先處理“情緒”是本能,先處理“事情”是本事

雖然強調遇事先處理事情的優勢,但是,遇事情緒優先,不開心就哭,生氣了就發一頓脾氣依然是人的天性。

這是因為,我們的大腦中原本就有兩套系統在工作。

一套是熱情緒系統。熱情緒系統主要指的是大腦邊緣系統,這套系統專門致力於對能夠喚起情緒的強烈刺激物做出反應,它會自動觸發愉悅、痛苦與恐慌等情緒。

熱系統在我們一出生就已經配備完畢,所以,嬰兒在飢餓或者痛苦時,就會放聲大哭。

熱系統就如同弗洛伊德談到的“本我”一樣,它的反應是自動的,無意識的,遵循“快樂原則”。

另一套系統是冷認知系統。這個系統位於大腦前額葉皮層的中心位置,他是認識性的,複雜的,具有反思性,對未來的決策和控制發揮著重要作用。

相比於熱情緒系統的自然裝載,冷認知系統發育得非常緩慢,在孩子上小學的前幾年才會變得活躍,直到20多歲才發育完全。所以,孩子通常更容易頭腦發熱、感情用事。

熱情緒系統與冷認知系統的關係是:

第一,熱情緒系統比冷認知系統的反應快,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遇到事情總是情緒優先。

第二,熱情緒系統和冷認知系統是此消彼長的關係,一方活躍,另一方就會消沉。也就是說雖然熱情緒系統的啟動比較快,但是,當我們調動冷認知系統的時候,熱情緒系統會自然地冷卻下來,讓冷認知系統先處理事情。

03

如何做到“先處理事情,再處理情緒”?

遇事先處理“情緒”是本能,先處理“事情”是本事

既然熱情緒系統要比冷認知系統啟動更快,那麼,遇事先發脾氣再處理事情,就是一種本能反應,也無可厚非。

但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抑制本能,讓冷認知系統先發揮作用?

美國心理學家、棉花糖實驗的創始人沃爾特·米歇爾提到過一個簡單的抑制熱情緒系統的方式,就是“想象其他人會怎麼做”。

當我們想象別人怎麼做的時候,因為在替別人做熱情緒選擇時,自己往往會用到冷認知系統。

比如,當你熬夜寫成的文案被領導批得一無是處時,你本想衝進老闆辦公室大罵一通,或者直接跟老闆扔一句“我不幹了”,然後留給老闆一個瀟灑的背影。

但是,想象一下,如果發生在坐在你旁邊的同事身上,他會怎麼做?

這個時候,你腦海中的想法可能是:

1、先看一下老闆的建議,是不是有道理;

2、有沒有更好的方案可以改進;

3、到明天重新提交文案還有至少5個小時,現在著手改的話完全來得及。

你看,同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和別人身上,處理方式會完全不同,通過想象“別人會怎麼做”,你會更快的啟動冷認知系統,進入處理事情而不是單純的處理情緒的狀態。

還有一個辦法,是關注自己的身體感受。有時候身體不舒服、餓了、累了或者困了的時候,熱情緒系統也會更加活躍。

你一定有過這樣的經歷,因為一件小事莫名其妙地跟朋友發了一頓邪火,回頭一想,只不過是當時有餓了或者前一天晚上沒有睡好。

加州伯克利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微小的溫差也會對暴力和侵略事件的發生幾率產生巨大影響。在槍支培訓時,訓練房溫度的改變,會影響警察們開槍的次數。

簡單的溫度改變,都會影響人的情緒的改變,所有,想要冷靜一點時,把空調溫度調低幾度還真能對控制情緒起到一定作用。

除此之外,情緒激烈、熱情緒系統活躍的時候,補充一杯水,去吃一點東西,如果時間允許,小睡一會兒,都會達到熱情緒系統冷卻的目的。

這樣,冷認知系統就可以出來工作了。

有脾氣就發,有委屈就哭,是孩子都懂得的事情。若能懂得適當的抑制熱情緒系統,調用冷認知系統,無論對於人際關係還是工作效率,都會助益良多。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