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恢復期,如何按下企業復工“加速鍵”


經濟恢復期,如何按下企業復工“加速鍵”

中國經濟開始進入關鍵的恢復期。

但疫情造成的衝擊顯而易見,生產投資消費冰封,經濟數據下行。國家統計局最新公佈數據顯示,今年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下降13.5%,城鎮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下滑24.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滑20.5%,出口下降15.9%,2月新增社會融資規模比上年同期少增1111億元。

相比各行業佔據競爭優勢的主要TOP企業,數量佔比約99%的中小企業受到的衝擊尤為嚴峻。

第三方數據也驗證了這一點,根據鉛筆道從天眼查獲得的數據顯示:從2月1日至3月15日,全國一共有104327家企業提交註銷申請,其中絕大部分為中小企業。

國家發改委近期對此表示,這次疫情對經濟社會的影響是短期的、可控的,有信心也有能力將疫情對經濟社會的影響降到最低。國家發改委將陸續出臺有針對性的減稅降費措施,同時發揮大企業的帶動作用,進一步推動大中小企業的融通發展,通過大型企業和中小企業共享創新的資源、共建產業鏈、供應鏈,促進企業儘快恢復正常經營。

中國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中小企業。根據工信部公佈的數據,截至2018年底我國中小企業數量超過3000萬家, 個體工商戶數量超過7000萬戶。他們提供了全國80%的城鎮就業崗位,貢獻了全國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5%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新產品開發。

中小企業已經滲透至中國經濟的血管末梢,對中國經濟恢復增長、百姓就業、生活步入正軌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也是現階段中小企業復工復產受到各方面焦點關注的重要原因。

李克強總理在3月20日考察國務院復工復產推進工作機制時重點強調稱:“要想盡一切辦法讓中小微企業和個體戶生存下來”。

可以說,這不僅僅是數千萬家中小企業自身的保衛戰。

關鍵時期,越來越多的中國TOP企業站了出來,在完成自身復產的同時,也推出了各項助推中小企業復工復產策略。今天的大企業在過去也是中小企業,如今有責任也有義務幫助正在復甦中的中小企業,這既是企業擔當與踐行社會責任,也是中國企業商業精神的傳承體現。

中小企業復工復產的三大難點

中國中小企業數量眾多,不同行業、不同地域、不同企業面臨的實際情況各不相同,但大體上主要聚焦在三大方面:

經濟恢復期,如何按下企業復工“加速鍵”

第一,是現金流困難。

疫情發生之後,商業瞬間“冷凍”,企業最大的危險就是現金流。

很多過去現金流充沛的知名大企業,都集中發生了現金流週轉難題。比如西貝餐飲集團、老鄉雞、眉州東坡、魅KTV等這些過去現金流週轉較快,又偏重線下服務的企業紛紛通過公開渠道尋求幫助,並迅速成為媒體與當地政府的重點關注對象。

行業知名企業況且如此,大量默默無聞的中小企業現金流可想可知。

北京大學國發院BiMBA商學院院長陳春花教授表示:“很多中小企業的現金流可能僅能保證兩三個月的運行”。金沙江創投合夥人朱嘯虎認為:“今年比非典還嚴峻,對很多創業企業是生死關”。

招商銀行一份以小微企業為主的線上調研顯示,未來兩個月是絕大多數小微企業還能承受的最長延期復工時限,也是維持現金流的極限。

監管部門與地方政府已經開始行動:1月31日,人民銀行下發《關於發放專項再貸款,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關事項的通知》,設立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支持金融機構向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提供優惠利率信貸支持。商業銀行隨後紛紛公佈扶持政策,包括對部分受困中小企業的貸款在現行基礎上利率下調0.5個百分點、貸款適當展期、專項匹配信貸規模等等。

但大量的中小企業,由於長期以來固有的授信與擔保難題,在商業銀行堅持一定的風控安全標準情況下,真正的小微企業拿到貸款並不容易。據瞭解,即使是城商行這類壞賬容忍度較高的銀行,其發放貸款目標企業的規模底線也達到了年營收1000萬元。斑氪資本CEO吳文雄認為,大量中小微企業有 “在流動性的海洋中被渴死”的風險。

在這種情況下,來自中國TOP企業的定向業務“輸血”至關重要。

截止目前,聯想、阿里、京東等中國主要科技企業都紛紛推出針對中小企業復工復產的金融類助推措施。

京東物流宣佈註冊成為“京小倉”的企業用戶(北京、上海、廣州三地),即可享受先使用、後付費的月結服務。阿里巴巴與螞蟻金服聯合發佈扶助中小企業發展的特殊措施,目標通過金融減負,提高企業抵禦風險能力。

經濟恢復期,如何按下企業復工“加速鍵”

聯想近期推出的“2020聯想企業復工節”尤為令業界關注。3月19日下午,聯想與億邦動力聯合開啟的線上直播活動中,宣佈面向中小企業復產復工的“七免計劃”。現階段,採購員工防護用具、人員與房屋租賃開支已經讓中小企業不堪重負,“七免計劃”包括office 365、魔方智慧客服系統、一毛閃修、全生命週期資產管理服務免費使用100天、京東企業購免費賬期30天;現場還有智能會議一體機免費體驗30天和DaaS免租金30天計劃。

以“一毛閃修”為例,聯想可以為中小企業提供每天每臺設備只需0.1元的閃修服務,範圍覆蓋一二線800+城市,極大的降低了中小企業的IT維護成本。

經濟恢復期,如何按下企業復工“加速鍵”

除此之外,3月24日,聯想還與京東合作,推出了中小企業幫扶計劃,通過優選高性價比的硬件,延長賬期,以及租賃業務等內容,幫助中小企業在復工期間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靈活選擇辦公升級設備與服務方案。

《壹觀察》認為,先復工、先使用,搶先度過眼前的難關,這種方式對於緩解企業現金流,快速實現“自我造血”顯然行之有效。

第二,是技術升級困難。

疫情被有效遏制,但疫情防控並未鬆懈,尤其是在歐美等國家疫情大規模爆發、“拐點”還未出現的情況下。

這讓很多企業看清了線上聯合辦公與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性。但對於絕大多數中小企業來說,卻往往陷於“兩難”境地:

一方面對數字化辦公需求極為迫切,但把傳統線下辦公搬到線上之後,才發現軟件卡頓、應用服務崩潰、文檔不同步情況時有發生,導致工作效率大打折扣。甚至一旦出現服務器故障、數據丟失等需求無法即時響應,會給企業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失。

另一方面,疫情期間企業又很難找到合適的技術與運維人員,即使找到了也需要不菲的人力與技術投入。

過去兩個月,已有騰訊、聯想、zoom、字節跳動、金山等企業陸續向中小企業開放在線會議與遠程辦公產品。但對於中小企業而言,在線辦公軟件並不能滿足所有需求,還伴隨著硬件升級與辦公系統的數字化升級等等。

聯想準確洞察到了中小企業這一急切需求。早在疫情之初,聯想就面向中小企業免費開放百應無憂辦公平臺、聯想魔方智慧客服、ThinkVision智能大屏等數字化辦公產品與服務。

此次“2020聯想企業復工節”期間,聯想還面向中小企業的現實需求,聚焦智能會議、移動商務、桌面辦公、在線課程等四大場景,有針對性的高效率、低成本、模塊化地解決自身數字化升級需求。

比如聯想推出的thinkplus智能會議解決方案、think協同辦公方案、高能協同方案在內的多項解決方案,現已在北京,上海,重慶等城市落地,幫助中小企業有效的降低數字化升級成本,提升協同辦公效率,受到了許多中小企業客戶的歡迎。

方案有效性檢驗客服滿意度的重要標準。這應該也是聯想與億邦動力聯合開啟的線上直播活動期間,超過10萬家中小企業在線參與熱烈互動、直播間湧入超過300萬用戶觀看,創造了近期科技企業面向To b客戶“火爆直播”案例的重要原因。

第三,是企業管理能力短板突顯。

平常時期,企業按部就班,順風順水。但當危機到來,才是對企業管理能力的真正考驗。

疫情防控期間與經濟恢復期,企業管理者普遍發現了之前忽視的各種“短板”,比如不能形成有效的線上協同和數字化管理,企業很可能就會成為“消失的物種”。

聯想針對中小企業疫情期間的特殊需求,提供了一站式數字化升級解決方案。這一數字化賦能解決方案分為設備採租、運維支持、解決方案三大業務板塊,通過建立線上+線下的立體式、全方位銷服體系,聚焦核心的“降本增效”,助力復產復工。這其中,還包括了點對點的定製化諮詢服務。

聯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服務業務總經理戴煒對此表示,廣大中小企業可以通過利用智能化的解決方案,在保障中心企業平穩運行的同時,推動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

經濟恢復期,如何按下企業復工“加速鍵”

值得關注的是,戴煒還與聯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中小企業事業部總經理王忠共同進入億邦動力的直播間,並分別送出各自的三個小時的公益時間,用於和中小企業管理者們進行1對1的交流,討論疫情防控期間企業的管理思路與運營經驗。

在困難與挑戰面前,“不確定的是環境,確定的是自己”,對於廣大中小企業主而言,現階段的困難期,獲得企業管理理念的刷新、堅定企業信心,顯然與獲得技術解決方案、緩解現金流緊張同樣重要。聯想兩位高管面對面“授人以漁”的方式,值得更多中國科技企業在今後的助力中小企業復工復產策略中進行參考與借鑑。

中小企業復產復工全面加速

中國擁有超過3000萬家中小企業, 超過7000萬戶個體工商戶,以這種體量同時按下“激活鍵”與“加速鍵”顯然絕非易事,背後不僅僅需要國家頂級戰略的堅定支持,同樣需要企業之間的互相扶持、彼此激勵。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經濟的衝擊,已經超越了二戰之後的傳統經濟衰退模式,歐美各國如今紛紛仿照中國的“嚴控”模式,意味著中國經濟有可能首先實現“觸底反彈”,但全球經濟重啟的不同步必然導致整體恢復期會較為漫長。

這就要求所有中國企業必須煉好內功,在困難與挑戰面前從復產復工做起,進而完成企業的數字化升級與企業管理模式轉型。

對於各行業的主要TOP企業而言,大量中小企業不僅僅是“同行”,也是自己的“衣食客戶”。在困難時期儘可能的幫助復甦中的中小企業,同樣也是獲得大量客戶的認同與口碑,推動自己在全球經濟恢復期進行領跑的重要驅動力。

我們可以看到,以聯想為代表的中國科技企業,從中國經濟恢復期的實際情況出發,針對大量中小企業復工復產的“三大難點”,聚焦中小企業“降本增效”核心需求,正在這場“攻堅戰”中起到了重要的標杆作用。這既是作為一家全球500強與中國TOP科技企業的的擔當與企業責任,同時也充分印證了其“以客戶為中心”和“智能物聯”兩大轉型的成果以及切實支撐作用。

就如聯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中小企業事業部總經理王忠所說:“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最具活力的主體,相較於大型企業在疫情之下的抗風險能力,降本增效求發展是中小企業技術轉型的根本訴求。聯想當下推出2020企業復工季,就是希望通過硬件、軟件和服務的加持幫助中小企業度過難關。”

顯然,當中國各行業TOP企業與中國數千萬家中小企業共同按下了“加速鍵”,中國經濟就有更強的信心去穿越這次全球經濟的衰退化週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