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種教養方式培養出四種不同性格的孩子,你的孩子屬於哪一種?

前兩天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了鄰居帶著孩子出門買菜,鄰居讓孩子跟我打招呼,孩子卻不理人,自己玩自己的。鄰居多說了幾句,孩子還有發怒的傾向。

鄰居後來跟我抱怨,平時走在路上看別人家的孩子,大部分都非常陽光外向,父母都能夠很好地跟孩子溝通,只要說一聲,孩子見了人都能主動打招呼。

唯獨自家孩子,跟人打個招呼得看他心情。要是不願意了還硬讓他做,孩子還會生氣打人。

我於是反問鄰居,你平時是如何教養孩子的?

古語云:子不教,父之過。鄰居家的孩子出現了這個問題,跟鄰居平時的教養方式不無關係。

鄰居夫妻二人平時工作都比較忙,孩子大多時候都由爺爺奶奶照看。週末有了時間能夠陪陪孩子,鄰居也經常在家對著電腦或手機,孩子問個問題也都是很敷衍地回答,孩子想做什麼,只要不是太過分的事情,鄰居一般也都會放手讓孩子去做。


四種教養方式培養出四種不同性格的孩子,你的孩子屬於哪一種?


據美國心理學家鮑姆林德對一百多個家庭的研究發現,這種教養方式下的孩子容易有較高的攻擊性,平時遇到不順心的事情也容易發怒,會經常性暴躁。

那在我們的生活中,該以什麼樣的方式去教養孩子?父母又該避免哪些不合適的教養方式呢?

首先我們要了解,教養方式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概念,它包括哪些平時會影響到孩子的行為

父母教養方式是指在家庭生活中以親子關係為中心的,父母在對子女進行撫養和教育的日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一種對待孩子的相對穩定的、固定的行為模式和行為傾向。

父母的教養行為既包括父母履行其職責的專門的目標定向的行為,又包括非目標定向的教養行為,諸如姿勢、手勢、語調的變化或是情緒的自然流露等等。

也就是說,在日常生活著,父母的態度和情感氣氛,對孩子的指令與要求,與孩子的溝通方式等等,都在無形當中影響著孩子的品格形成。


四種教養方式培養出四種不同性格的孩子,你的孩子屬於哪一種?


專家將教養方式分為四個類型

在近代的家庭教養理論中,影響最大的要數鮑姆林德的父母教養方式理論。鮑姆林德是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發展心理學教授,她在60年代研究了一百多個家庭,發現不同的父母教養方式主要的差別就在於愛和規矩這兩個維度上。

根據愛和規矩這兩個維度上的強弱結合,可以勾畫出四種父母教養方式。

第一種,權威型

這是一種靈活的教養方式,目標是為了實現孩子的個人成長。父母總會給予孩子自主,向孩子謹慎地解釋提出的限制。他們會執行嚴格的規則,但是願意與孩子合作並對其進行修改,對孩子以能理解的方式加以說明。

第二種,專斷型

這是一種限制性的教養方式,目標是實現絕對的服從。父母會為孩子設立許多規則,希望孩子能夠嚴格遵守。但是在愛和反應上,父母卻不因為孩子的需求狀況而改變。並且,父母總是通過權力而不是道理迫使孩子順從。

四種教養方式培養出四種不同性格的孩子,你的孩子屬於哪一種?


第三種,放任型

這種類型的父母幾乎不對孩子作出要求,幾乎不控制孩子的任何行為。他們充當孩子可以任意取用的資源,不實施懲罰,在家務和得體的社交方面也幾乎沒有要求。他們對孩子的突發奇想總是持積極的態度。

第四種,忽視型

這是一種冷漠且過度許可的教養方式。這類型的父母總是經常性拒絕孩子,提供的豐富性環境低。他們不會用制定規則的形式給孩子提供可以遵循的框架。

四種教養方式對性格發展的影響

權威型教養方式與各種積極的發展結果相關。在權威性教養方式下培養出來的孩子一般積極樂觀,具有社會責任感,自立、成就定向,合作良好。

專制型教養方式下的孩子一般情緒不穩定,大多數時間都是不愉快也不友好,而且很容易被激怒,相對來說沒有目標,對周圍事物沒有興趣。

放任型的父母的孩子,尤其是男孩,一般會表現出衝動、攻擊,比較粗魯,喜歡以自我為中心,缺少控制性並且具有較低的獨立性和成就感。


四種教養方式培養出四種不同性格的孩子,你的孩子屬於哪一種?


忽視型下教養出來的孩子會有較高的攻擊性以及易於發怒等外化問題,更嚴重的是在兒童後期會表現出行為失調,在課堂上的表現非常差。他們往往對人充滿敵意,自私且叛逆。並且他們一般缺乏遠大的目標,易於出現酗酒、逃學等反社會性行為。

父母該怎麼做

1. 注重對孩子愛的給予。

父母對孩子真摯的愛,就會在家庭中形成溫馨的氣氛,這種氣氛必定會為孩子身心發育提供最肥沃的養料。

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用身體接觸去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愛意,譬如經常抱抱孩子,或者在早上上班前和孩子告別的時候親親孩子。

2. 公平合理,使孩子自願服從。

父母光給予愛也是不夠的,在平常的教導中,還得注意對孩子的教導方式。

在平日裡,如果父母需要孩子做一件事或者達到一個目標,要以一種合理的方式要求孩子,並且徵求孩子的意見。

當孩子發表自己的觀點時,要善於傾聽,接納孩子的觀點,和孩子進行交流互動,要謹慎地解釋自己的觀點。

四種教養方式培養出四種不同性格的孩子,你的孩子屬於哪一種?


3. 根據孩子的實際能力調整要求。

父母可以以別人家的優秀孩子做參考,但是儘量不要在孩子面前將兩人作比較。

大多數父母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是胖子不是一口吃成的,父母要根據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給孩子制定目標。如果孩子已經努力了一段時間還達不到目標的時候,父母可以適當降低點要求,儘量讓孩子在每一項任務中都能夠體會到達成目標的成就感。

4. 對孩子的成功予以積極反饋。

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關注,都希望當自己得到一個好成績之後,能夠得到父母的誇獎。

父母應該適時地對孩子進行鼓勵,可以在孩子摔倒時自己從地上爬起來誇一聲好棒,也可以在孩子第一次自覺關掉動畫片時獎勵一個小零食。

父母的讚賞對孩子來說是莫大的鼓舞,它會讓孩子在努力的路上更加有動力,同時也能讓孩子變得更加自信。

四種教養方式培養出四種不同性格的孩子,你的孩子屬於哪一種?


復演說的代表人物霍爾認為,兒童的身體和靈魂是最寶貴也是最可雕塑的事物,成人要根據兒童的身心發展需要進行教育,促使兒童真正走向成熟。因此,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只有順應孩子身心發展規律進行教育培養,才能夠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