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光顧著吃瓜了,負油價後原油供需情況瞭解一下

2018年初推出原油寶時,中行未曾預料到,國際油價有一天會跌成負值。4月21日夜盤,美國原油期貨05合約就跌成了負值,甚至國內的期貨交易軟件都已經無法顯示負值了。在負油價後原油的供需情況是怎麼樣的呢?今天給大家梳理了一下。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原油的價格走勢


2019年初至5月中旬,OPEC減產協議以及美國對伊朗的制裁為國際原油期貨價格反彈提供支撐。5月下旬至6月上旬,英國“硬脫歐”風險大大增加,引發市場對歐元區經濟的擔憂,重挫國際原油期貨價格。8月,特朗普宣佈將於9月1 日對中國3000億出口產品再次加徵10%額外關稅,兩國貿易爭端進入升溫階段, 原油價格下跌,並觸及年內最低位。9月16日,沙特油田受襲,致其原油產量短期內損失近半,導致原油價格大幅上漲。此後,隨著沙特原油產能恢復及部分投資者的獲利了結操作等影響,國際油價持續回落。


10月中旬至年末,英國脫歐協議進展順利、OPEC決定擴大減產、中美貿易積極進展和伊朗擴大核活動規模等消息多空博弈,原油價格震盪整理。布倫特和WTI原油期貨全年均價分別為57.04 美元/桶和64.16美元/桶,同比分別下降12.1%和10.5%,年底油價比年初低點分別上漲31.2%和20.2%,二者價差進一步收窄。2020年初,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在中國爆發,隨之向世界各國蔓延,導致市場對全球經濟及石油需求的預期下調。再加之OPEC+會議上各方未能達成減產共識,俄羅斯拒絕接受減產計劃,導致沙特發起價格戰,使油價大幅下跌。


別光顧著吃瓜了,負油價後原油供需情況瞭解一下

內外原油價格對比

經歷這輪國際原油大風浪之後,內外盤原油價格走勢上總體呈現出“內強外弱,近弱遠強”的態勢。


“內強外弱”:

上海原油期貨的標的是中質含硫原油,以sc2006合約4月20日收盤價242.8元/桶,當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7.05算,摺合34.15美元/桶。對比同期brent原油價格僅為28.25美元/桶(且brent原油為輕質低硫,品質高於SC原油),SC原油價格高出近6美元/桶。


用跌幅來做對比:從2月20日到4月20日的數據來看,美原油06合約從54.97跌到20.19,跌幅為63.27%。Sc06從425.5跌到了236.6,跌幅為44.39%。


別光顧著吃瓜了,負油價後原油供需情況瞭解一下

之所以出現這種狀況,主要原因有兩個:

1、上海原油價格走勢反應的是國內的基本面供求預期。中國作為最先走出疫情,需求端迅速恢復,而供給端又高度依賴進口的情況下,所以基本面有走強的邏輯支撐;

2、原油價格戰跌破20美元后,全世界的趨利資金都在蠢蠢欲動,SC的強勢勢必會吸引套利資金在國內市場進行多頭配置,進一步強化內外價差。


“近弱遠強”:

無論內外,近月合約價格與遠月合約價格差距都非常顯著。通常遠月合約因倉儲成本和資金利息等原因,比近月合約價格高,也是正常的,但是目前,12月合約比6月合約價格高出10美元/桶,如此大幅度的價差,卻是極其罕見的。因為這一輪原油價格雪崩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新冠病毒引發的全球需求崩潰造成的,沙特的石油價格戰,只是助推劑。而疫情的發展控制需要時間,歐美國家疫情何時能迎來拐點,現在難下定論,但是越往後,疫情得到控制,原油需求恢復的可能性越高。所以在遠月合約的價格上,也將這種預期體現出來,形成大幅度的溢價。


別光顧著吃瓜了,負油價後原油供需情況瞭解一下

別光顧著吃瓜了,負油價後原油供需情況瞭解一下

■ ■■■■

近期海外原油ETF在合約到期前進行集中展期操作,油價暴跌之後,原油ETF規模顯著增加,集中展期造成月差大幅擴大,由於疫情引發的供需失衡,導致庫存大量累積,對近月合約形成巨大壓力。


從3月下旬以來,SC近端價格對Brent出現明顯的溢價。倉儲費用上升會增加油庫作為期貨交割倉庫的積極性,有效庫容增加後,SC溢價形成豐厚的交割利潤會吸引更多的賣交割參與其中。SC遠期結構相對Brent平坦使得SC成為配置多頭相對低成本的選擇,也是不合理溢價持續的原因之一。供需矛盾急劇惡化導致海外原油期貨因此形成深度溢價結構,在這樣的遠期結構下,多頭展期面臨巨大的展期成本,而SC受限於無風險套利邊界,月差相對抗跌,展期成本遠遠低於外盤。SC倉儲費的調整將驅動近端月差擴大,SC相對“便宜”的多頭展期成本也將明顯上升,有利於平抑SC對Brent不合理的溢價。


WTI05合約負油價

4月20日,是美原油05合約進入交割月前的最後一個交易日。當日原油價格出現了負油價,盤中最低觸及-40美元,收盤結算價為-37.63美元。

別光顧著吃瓜了,負油價後原油供需情況瞭解一下

從字面上理解,負油價的意思是原油賣方將原油交割給買方後,還要倒給買方37.63美元/桶。


當然,05合約並沒有真的以負油價交割,第二天回到了接近10美元的價格。這次的負油價,是空頭利用現在的原油庫存難題進行了空逼多行情,特朗普便在負油價出現後第一時間表示這只是一種金融現象,並非原油實際局勢。


空頭之所以能利用庫存來實現這樣足以載入史冊的逼多行情,得從美原油交割的庫容說起。


美原油交割地在俄亥俄州庫欣市,該市為內陸城市,交割時,買方需要自備管道接貨。據GENSCAPE數據,截至4月17日,庫欣地區原油庫存達到6100萬桶,而且最近三週以來,每天以75w桶的量在繼續增加。庫欣地區總庫容在7800萬桶左右,按照這個速度,還有3周時間,庫存就滿了。


別光顧著吃瓜了,負油價後原油供需情況瞭解一下

再看4月20日當天WTI原油05合約上的持倉量,還有超過10萬手(1000萬桶),這些多頭如果要進入交割月,在庫欣地區顯然是難以找到儲存庫的,不僅如此,全美範圍內,庫存都已告急。美國內陸僅剩9周庫容,按照目前美國原油過剩量350萬桶/日來算,美國總庫容13.7萬億桶(戰略7.14億桶,商業6.5億桶),商業原油剩餘庫容1.46億桶(6周填滿),戰略庫容7900萬桶(3周填滿)。

別光顧著吃瓜了,負油價後原油供需情況瞭解一下

現在庫存滿了,即將進入交割月的多頭一看,我把貨接回,賣又賣不掉,又找不到地方存,拖出來還要物流費,所以乾脆不計成本的平倉跑路,或者是往遠月移倉,然後一踩踏,就跌成負數。


既然庫容問題,能夠對近月交割合約造成如此大的打擊,那麼國內原油期貨的庫容情況是怎樣的呢?


由於現貨堆積,國內庫容資源變得越發稀缺。在此背景下,上週上海能源所將原油倉儲費用從6元/桶月調高到12元/桶月,以吸引更多交割倉庫,這也使得近端合約相對於遠端合約價格差更大,遠期價格曲線變得更加陡峭。


4月20日收盤,SC2005到最後交易日還有不到10天,目前盤面上已經累計了339.8萬桶的倉單,摺合3398手,佔持倉量約50%。最近一段時間上海能源交易所新增了數處原油交割庫,目前總庫容為4303.7萬桶,相比339.8萬桶的倉單量,還有很大的餘量,所以國內05合約原油出現美原油05合約這樣的空逼多的交割行情,可能性很小。


別光顧著吃瓜了,負油價後原油供需情況瞭解一下

別光顧著吃瓜了,負油價後原油供需情況瞭解一下

供需平衡分析

世界石油產量和消費總體上呈現逐年上漲的趨勢。2019年全球原油日均需求量約1億桶/日,產量約為9874萬桶/日,少量的缺口由庫存量來調節。


別光顧著吃瓜了,負油價後原油供需情況瞭解一下

需求:今年的新冠疫情對原油需求的影響究竟有多大呢?


OPEC預計2季度全球原油需求同比下降1200萬桶/日,3季度同比下滑620萬桶/日,4季度同比下滑350萬桶/日,2020年全年需求下滑平均680萬桶/日。


別光顧著吃瓜了,負油價後原油供需情況瞭解一下

國際能源署預測今年全球石油需求量同比下降930萬桶/日,而4月份需求的減少量同比達到2900萬桶/日,今年下半年石油需求的狀況會逐步好轉,但即便到12月份需求仍會有270萬桶/日的同比降幅。但是從目前的疫情的發展情況來看,這個數據極有可能還要上調。上週美國國內周度原油庫存數據來看,全國總需求下降40%,其中航空需求降幅達到60%。


供給:

1、 美頁岩油被動減產量有限

原油價格戰後,油價跌破美國頁岩油成本,美國頁岩油企業被動減產。但就目前的數據來看,被動減產的量,非常有限。EIA預計2020年3月-2020年10月美國原油產量將從1270萬桶/日降至1100萬桶/日,但這170萬桶/日的減量,對於疫情導致的需求減量而言,佔比很小,而且不是立馬就能達到該數值。


別光顧著吃瓜了,負油價後原油供需情況瞭解一下

2、OPEC+減產計劃

4月10日,OPEC+達成減產協議:自2020年5月1日起減產1000萬桶/日,為首輪減產,為期兩個月;自2020年7月起減產800萬桶/日至12月;自2021年1月起減產600萬桶/日至2022年4月。


如果以2020年1季度,OPEC+實際產量作為對比基準,那麼5-6月份,OPEC+計劃減產為835萬桶/日,下半年減產為630萬桶/日。


需求端和供給端,我們全部按OPEC預估的數據來看,2季度,全球原油產量預估減少835+170=1005萬桶/日,相比1200萬桶/日需求量的減少,仍有195萬桶/日的缺口,直到下半年,也就是6月份之後,這個缺口才能填上,原油才有可能進入去庫存階段。


別光顧著吃瓜了,負油價後原油供需情況瞭解一下

而這一切的前提是OPEC+的減產能夠得到切實的執行。


另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點,減產協議是從5月份開始實行,而在4月份,沙特是以歷史最高的1230萬桶/日組織生產(3月份是1000萬桶/日)。所以在我們當下,4月份這個時點上,原油還是嚴重的供給過剩狀態。


從上述情況來看,2季度,opec+的減產量是不足以覆蓋需求的收縮量的,整個原油的供給仍然過剩,會是原油最為艱難的時期,尤其是當下的4月份。

到了3季度,若減產協議能夠得到100%有效的執行,將顯著改善原油供需狀況,但是這一時期,受到原油高庫存的影響,原油仍處於一個艱難去庫的過程,油價大概率維持低位震盪走勢。


只有到4季度後,持續的減產和疫情好轉後形成的需求增量,才可能真正實現原油供需格局的扭轉,帶動原油價格向上。


別光顧著吃瓜了,負油價後原油供需情況瞭解一下

原油可以抄底了嗎?

本輪原油暴跌的病根出在需求端,由沙特挑動的價格戰,只是從供給端起到了加速器的作用,加劇了市場的波動率。那麼沙特發動原油價格戰的原因是什麼呢?顯然不是單純的跟俄羅斯慪氣,也更不可能是為了廣大無產階級謀福利。


沙特作為opec組織的帶頭人,在歷次減產過程中,都是身先士卒,很多時候都是超額完成減產任務。但是同時,opec其他國家,俄羅斯和美國的頁岩油,卻在不聲不響的增加產能,搶佔市場份額。


之前的沙特,作為美國的小弟,對於這種格局,雖然心有不滿,但是敢怒不敢言,在18年還配合美國通過增產打壓俄羅斯經濟。而沙特現任王儲沙勒曼是通過政變上臺,比之前任更為強硬。這一次沙特推動的價格戰,表面上看,好像是沙俄聯手擠兌美國頁岩油產業,但其實就好比一個長期受大哥欺壓的小弟,底氣硬了,開始向大哥抗議,表達不滿,爭取更多的權力。


沙特、俄羅斯和美國,三大原油玩家,在瓜分全球原油市場蛋糕上,既有矛盾,又有共同的利益。所以,原油價格戰絕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只是原來唯唯諾諾的小弟,開始為了自己的利益,尋求新的遊戲規則。低油價不符合各方的根本利益,是非常態的。


在國際原油的定價中,供給方佔據絕對的話語權,就好比這次的原油價格戰,各產油大國之間大戲連臺,而東亞和歐洲,作為全球最大原油淨需求區域,卻表現得異常的沉默。


歷次原油價格暴跌後的反彈背後,都有OPEC的身影。這一次沙俄之間的原油價格戰,不出意料,逼得美國出面調節。雖然減產協議出來之後,減產量不及預期,無法對沖掉疫情造成的需求減量,原油價格出現利多出盡的下跌走勢,但是沙特以鬥爭求權力的目的基本上實現了,為了共同的利益,主產油國以後應對低油價的時候,一定會有新的動作。


另外,美股止跌反彈是歷次原油價格見底反彈的一個先兆,現階段美股表現出了很強的反彈動力。


別光顧著吃瓜了,負油價後原油供需情況瞭解一下

既然低油價是非常態的,伴隨著疫情的好轉以及產油國之間的利益聯盟,原油價格下半年上行的概率是非常大的,那麼,如果抄底,該怎麼抄呢?


前面推演過,二季度仍然會是油價最困難的時期,三季度油價大概率築底震盪,四季度油價才可能上行。


那麼首先,近端合約,尤其是一季度的上海原油期貨合約,是不適合去做的。一來這些月份合約對應的市場供給嚴重過剩的格局難以轉變,二來可交易時間過短。


那我們只能將目光放到四季度之後的合約上。但是前面提到過,遠端合約在價格上,對近月合約有著非常高的升水,已經將需求恢復的預期體現出來了,那麼,後期如果不是出現超預期的需求恢復,價格的上行空間可能並不樂觀。另外還有一點就是,上海原油期貨合約價格,比外盤強出很多,從遠月的SC10合約開始,折算成美元,已經達到了40美元之上的水平,這同樣擠壓了潛在的上行空間。


從上述分析來看,如果非常看好未來需求恢復力度,能接受遠月合約現有的溢價,可以考慮做多10月及之後的原油合約


從最近的盤面也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化工品種的走勢,尤其是遠月,比原油抗跌很多,比如pp、乙二醇、燃料油等。因此,可以預期,一旦原油價格出現反彈,化工品的走勢可能會更猛。


別光顧著吃瓜了,負油價後原油供需情況瞭解一下

以做多原油下游能化品種,替代直接做多原油,還有一個很大的優勢是目前這些化工品種保證金都很低,做長線持倉的話,可以通過多次的分批建倉,以獲取較低的持倉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