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童趣的繪本小故事,藏著一讀就懂的道理。2-4歲孩子不可錯過


溫暖童趣的繪本小故事,藏著一讀就懂的道理。2-4歲孩子不可錯過

陪著小齡的孩子親子共讀時,很多人常常會疑惑,這些繪本情節、畫風都很簡單,為什麼孩子會喜歡到翻來覆去地閱讀呢?譬如:日本中川李枝子的《古利和古拉》等,孩子喜歡的這些繪本常常翻到書爛都捨不得放手。孩子到底為什麼喜歡這些繪本呢?如果非要答案,大概只有兩個字“童趣”。

溫暖童趣的繪本小故事,藏著一讀就懂的道理。2-4歲孩子不可錯過

因為懂得,所以喜歡

拿到家喻戶曉的童書作家—中川李枝子的低幼繪本(《橘子》、《小兔子的胡蘿蔔》、《老大、老二和老三去釣魚》),風格一如既往的童趣、溫暖、清新,再次詮釋了“童趣”二字。小朋友到手就捨不得放下,在還沒有開講前看著圖,就開始自己半猜半說式的“圖說繪本”。你不得不說,讀中川李枝子的繪本時,你常常會在心底驚呼:哇,好懂孩子!

是的,中川李枝子真的很懂孩子,這源於她的經歷。中川李枝子長期從事教育工作,擁有近20年保育經驗,深深瞭解兒童心理,也瞭解孩子與閱讀之間的內在聯結。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件事就是——書、孩子、繪本。在當保育員的17年裡,中川李枝子每天都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給孩子讀繪本。在給孩子讀繪本的過程中,她一次又一次體會著繪本的魅力。也因為這段經歷,她也開始寫繪本。她在其著作《當孩子喜歡書》中也表達過她的觀點:希望“所有孩子都能熱愛閱讀,感受書籍帶來的人生的希望和自信。”

她寫的兒童文學作品,教育小朋友懂得生活的各種道理,而故事又十分有趣,受到了小朋友的喜愛。多次獲大獎,被翻譯到很多國家。她創作的《不不園》獲得厚生大臣獎和NHK兒童文學獎勵獎等多項大獎,中川李枝子成了日本家喻戶曉的童書作家。之後,又創作了《古利和古拉》系列、《天藍色的種子》、《鯨魚雲》、《桃色的長頸鹿》等,其中繪本《古利和古拉》被翻譯成了10國語言,受到了全世界一代又一代孩子們的喜愛。

正如中川李枝子所說:有孩子,才有繪本,有繪本, 孩子就會開心。因為她懂得,所以孩子們喜歡。

溫暖童趣的繪本小故事,藏著一讀就懂的道理。2-4歲孩子不可錯過

無“童趣”不“經典”

中川李枝子曾說:在給孩子看繪本時,別一開始就認真地給孩子念故事,可以先讓孩子自己翻閱,讓他盡情地模仿動物叫聲、猜測故事發展,直到他滿足為止。當孩子的興趣轉向問一些“為什麼”“怎麼樣”“後來呢”時,家長就順著問題來唸。最後,再按順序從頭到尾念出來。

當你用這個讀繪本的方法來讀中川李枝子的繪本,你還會驚喜的發現:如果讓孩子邊看圖邊說,孩子竟然能基本看懂繪本,並能用自己的話說出來。而且,繪本里的小轉折“會發生什麼呢”,剛好是孩子的小腦袋瓜想要想一想、猜一猜的環節,一到這環節,孩子們就會興奮嚷起來“會怎樣會怎樣啊?”

溫暖童趣的繪本小故事,藏著一讀就懂的道理。2-4歲孩子不可錯過

例如:新繪本《橘子》。小朋友自己閱讀,一頁一頁很快翻閱完,很興奮地過來分享:你看這個封面的老奶奶喜歡橘子,衣服上都有橘子。有次吃橘子看到了一顆種子,她把種子種在地裡,然後長成了一個橘子樹,後來結了一個橘子,小朋友都想吃橘子,那個橘子後來變得好大好大,小朋友們在一起開心地吃這個大橘子。

對啦,小朋友通過自己的閱讀其實讀懂了一半,但這哪能滿足孩子呢?有細節有轉折有童趣的故事才是孩子們最盼望最喜歡的。看吧,孩子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聽故事啦!

“這個繪本的名字是《橘子》,看看封面,你看到了什麼?”

“老奶奶,她的旁邊有籃子橘子,衣服上也有橘子。椅子下面還有一隻小貓。老奶奶很想吃手裡的橘子……”

“老奶奶是不是很想吃橘子呢?她吃了嗎?會發生什麼故事呢?我們一起來聽故事吧!”

“老奶奶特別喜歡吃橘子。今天已經吃到第九個了。哎呀,發現了一顆種子。‘這可真好啊!’”

“你看,小貓也想吃哦”

“你從哪看出來的?”

“剛趴著的貓咪,現在眼睛盯著老奶奶手裡的橘子。”

“觀察得好仔細。那老奶奶會把種子丟了嗎?”

“不會,她種在地裡了。”

“恩。老奶奶把橘子的種子埋到了院子裡。她說:‘叮叮,嘭!’”

“是魔法咒語嗎?”

…………

就這樣,一本薄薄的繪本,一邊講一邊玩魔法遊戲“叮叮,嘭! ”一邊猜發展,讀成了一本充滿細節充滿童趣的,像魔法書一樣的故事。最後,看到孩子們一起分享大橘子,也領略到了分享的意義,跟著傻樂著,似乎自己吃到了那香甜的橘子。

故事、魔法、想象……以兒童的視角出發充滿童趣,讓孩子們既享受了故事的盛宴,領悟了生活的哲理,還讓想象的翅膀飛翔,這是兒童文學裡最難等可貴的力量,難怪宮崎駿也說:“因為中川李枝子,我放棄了想成為兒童文學作家的夢想。”

溫暖童趣的繪本小故事,藏著一讀就懂的道理。2-4歲孩子不可錯過

文字圖畫最契合的表達

就像《橘子》的故事,中川李枝子筆下繪本故事大多情節並不複雜,但是快樂的、溫暖的或是有趣的,而且小故事裡藏著2-4歲的孩子一讀就懂的生活中的道理。有的孩子親子共讀幾次之後,翻出書本能一字不落的複述出來,或者加上自己的語言,講一個孩子個人風格的故事。

比如:《老大、老二和老三去釣魚》的故事裡,主人公是三隻小貓:老大、老二和老三,它們都是釣魚的小能手。他們每天唱著歌兒去釣魚。老大釣上來了海帶,老二釣上來了章魚,老三卻在喊救命!發生了什麼事?用故事告訴孩子勞動的快樂,要熱愛生活,也要互相幫助。《小兔子的胡蘿蔔》的故事裡,小兔子收穫了好多好多胡蘿蔔,他請來好朋友一起吃。吃著吃著,大家都變成了橙色的!這可怎麼辦?大家好像都不在乎,因為胡蘿蔔實在太好吃了。最後,它們變回了之前的樣子了嗎?故事裡變來變去,“謝謝”成了“魔法語言”,讓孩子們和小兔子一起體會和好朋友分享食物和故事的樂趣。

孩子如此著迷中川李枝子的故事,不能忽略與文字相互映襯的圖畫。其繪本畫風清新得像質樸的童年,簡潔卻不簡單,生動富有細節,與文字相得益彰,就像為文字量身定做的畫面,多一筆少一筆都覺有遺憾。就像《橘子》裡的那隻貓,在故事的是個配角,但在它出現的每一頁都出現不同的神態,配合這故事的起承轉合,而且每次看到它,都讓你想起孩子們自己畫的那些貓,特別有一種“童畫的質樸”。

溫暖童趣的繪本小故事,藏著一讀就懂的道理。2-4歲孩子不可錯過

後來,發現繪者山脅百合子,原來是中川李枝子的妹妹(原名大村百合子,出嫁後改名為山脅百合子),高中時代就開始為姐姐的童話畫插圖,如《不不園》、《古力和古拉》都是她們合作的經典之作。

難怪,中川李枝子的繪本總讓人覺得文圖的契合十分完美,可謂是“姐妹同心,雙劍合璧”的表現,真心希望姐妹能共同創作了很多膾炙人口的作品給孩子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