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優質糧食生產推出新模式

近年來,蕪湖縣加大水稻“一種兩收”(再生稻)綠色生產模式推廣,在確保糧食增收的前提下,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雙提升,該生產模式已成為蕪湖縣優質專用糧食生產的新名片。

再生稻模式生產是蕪湖縣優質專用糧食生產又一創新,它不僅是保障國家糧食生產安全的一個重要舉措。蕪湖縣的再生稻綠色生產模式推廣,充分顯示出“三高、三好、三省”,即投入產出率高、勞動效率高、經濟效益高;水稻產量好、品質好、市場前景好,省工、省種、省肥等特點。2019年全縣推廣種植1.5萬畝,兩季稻穀均產突破900kg/畝,畝均淨收入750元,畝均較“油(麥)-稻”模式增收200-300元。2019年縣域內有30個家庭農場註冊了自己的再生稻大米品牌,通過自主加工包裝,在周邊及網上銷售,參加各類農展,得到了消費者一致好評,畝均效益再提升300-500元,在確保糧食增收的前提下,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雙提升。

為保障廣大種植戶的積極性,該縣在政策保障方面給予充分體現,將再生稻納入優質專用品種糧食生產、政策性農險和優質稻穀補貼範疇。在項目方面也給予最大限度扶持。在技術服務方面,農業技術部門成立技術服務指導組,編印技術明白紙、微信和田間地頭開展技術指導,全方位多渠道開展技術服務。

據悉,2020年,蕪湖縣進一步加大推廣力度,截至目前該縣已完成再生稻機插集中育秧面積約6萬平方米,參與規模種植大戶166戶,預計可完成再生稻模式機插面積約1.8萬畝,較2019年面積增加20%。

(蕪湖日報記者 承孝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