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努力成績越不好?帕累托法則:除了努力,還需要學會時間管理

小波是一名高三學生,學習特別踏實努力,是老師和同學眼中的"拼命三郎"。

在高一時,小波的成績處於中等水平。為了提升學習成績,他從高二開始更加努力了,常常最早到教室,又是最晚離教室。以至於高中三年,大家任何時候看到他,他都安靜地坐在座位上做題。然而,他的學習效果卻與付出不成正比,成績一直在中游徘徊,甚至在一模考試中,排名還有所下降。大家在敬佩他毅力的同時,也為他感到遺憾。

小波學習如此努力,為什麼成績卻不突出?這就涉及到時間效率的問題。簡單來說,他是在學習上花了80%的時間,卻只產生了別人用20%的時間就能帶來的效率,這種現象其實就是"帕累托法則"在小波身上的典型體現。

越努力成績越不好?帕累托法則:除了努力,還需要學會時間管理

一、帕累托法則與學習的關係。

1. 什麼是帕累托法則。

1897年,意大利經濟學者帕累託發現,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約20%,其餘80%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這就是著名的帕累托法則,又名二八定律。帕累托法則表明,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非常有限的,要想真正"做好每一件事情",就要學會合理地分配時間和精力。

研究表明,人如果利用最高效的時間,只要20%的投入就能產生80%的效率。反之,如果使用最低效的時間,80%的時間投人只能產生20%的效率。

學習亦是如此,尤其是在高考備考階段,若能做好時間管理,避免低效學習,用高效的時間去完成繁重的學習,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現實中,那些成績優秀的學生,早已用自己的行為很好地印證了這一理論。

越努力成績越不好?帕累托法則:除了努力,還需要學會時間管理

2.高中學習階段客觀存在的二八現象。

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1)高考試卷中的二八現象

高考試題中,約有80%的分值,都是出自基礎題與中等題,只有20%的分值屬於"難啃的骨頭"。也就是說,以總分750分計算,只要能把80%的基礎題和中等題拿下,就有600分。

這對於佔據大多數的中等水平學生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學習過程中的二八現象。

▲有一類學生,就如上文提到的小波同學,學習非常認真,花的時間也特別多,但成績始終拔不了尖。而且更令人憂心的是,這類學生的成績普遍缺乏穩定性,他們往往會因一些偶發因素(如:題型轉換,心情不好等)的影響,出現成績下滑的現象,這對其信心打擊很大。

▲還有一類學生,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在學校,平時該學學,該玩玩,他們看起來好像也沒有花多少時間學習,更不像有些同學那樣三更眠五更起地辛苦,但他們每一次考試總是能輕鬆地過關斬將,成績始終名列前茅,被大家稱為學霸。

為什麼會出現這兩種極端的現象呢?有人說,這是天生智商決定的。小編認為,學霸之所以成為學霸,固然有智商的因素,但對時間的有效利用才是他們身上更大的共性,即:前者用80%的時間完成了20%的低效學習,後者用20%的時間完成了80%的高效學習。

越努力成績越不好?帕累托法則:除了努力,還需要學會時間管理

二、 利用帕累托法則提高學習效率,其實每個人都可以做到。

既然帕累托法則是客觀存在的,時間也是客觀存在的,那麼,只要我們能合理規劃和管理時間,就一定能在有限的時間裡進行高效地學習。

1.把握時間脈絡,讓每一步學習行為有跡可循。

(1)計劃好每一天和每一週。

備考期間,眾多學科知識齊頭並進,時間緊任務重。要井然有序地複習,就要按學科分門別類為自己設定每一天和每一週的計劃表,並在每一科目中按任務重要程度及任務難度安排完成順序。

例如,在數學方面,可規定自己首要解決解析幾何基本知識,而後再進行題型概括任務;英語方面首先要完成被動語態練習題,其次再解決完形填空題等(下圖)。

有研究表明,做任何一項工作,花在制定計劃上的時間越多,做這項工作的時間就會越少。有些同學出現盲目不知所措的原因,往往在於缺乏合理的規劃和明確的目標,以及合理的行動指南。

因此,在計劃與時間表中,尤其要重視當週應該完成的兩三項主要工作,在週末時再對收穫進行梳理,對自己的表現進行評價,從而為下一週制定明確清晰的計劃提供依據。

越努力成績越不好?帕累托法則:除了努力,還需要學會時間管理


(2)計劃好每個月

以月為單位制定學習計劃,主要是用來設定在一個月內要達成的或實現的較大的目標,從而為制定以周或天為單位的計劃提供方向。

不要把填寫表格當做例行公事,它是一一種自我診斷與自我指導的方法。每月的時間計劃表以最客觀的方式記錄著我們的進步,讓我們更加直觀清晰地看到自己在每一科上的成長,並通過分數評價、自我評價以及與老師的交流確定自己所處的學習狀態,準確為自己定位,從而去調整自己的下一步計劃。

經過一段時間後,可以將每個月的表格進行對照,最好將自己的變化情況製成圖表形式(下圖),以便更清晰地認識自己在過去一段時間內,所取得的成績和進步,從而增強繼續努力奮鬥的信心和決心。

越努力成績越不好?帕累托法則:除了努力,還需要學會時間管理

2.科學規劃,為高效學習提供有力支撐。

無論是以每天還是以每月為單位,在制定時間規劃時都應做到5個方面:

(1) 全面性

計劃管理要全面,包括近期計劃、短期計劃和長期計劃,既有綱要式的引領指導,也有具體知識點的落實補充,以便讓學習做到有的放矢。

(2) 細化性

制定時間計劃表要儘量細化到具體的知識點和章節,不要泛泛而談。正確的計劃不會讓自己感到迷茫困惑,而是能夠對照計劃表準確實施,保證計劃表的有效性。

(3) 直觀實用性

要將計劃編製成直觀的表格或圖表,而非在頭腦中僅僅形成初步計劃,這樣才有利於自己隨時查看和核對。

(4) 靈活性

計劃沒有變化快,因此計劃既要與老師的教學計劃相匹配,但也不要太死板,要留有餘地,以便在保證學習質量的基礎上,靈活改變時間管理計劃,調整學習進度,避免因小失大。

(5) 可執行性

制定計劃既不好高騖遠,也不姑息遷就。除了用平時成績進行分析外,還要充分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如精力和時間,以保證其可行性。

越努力成績越不好?帕累托法則:除了努力,還需要學會時間管理


三、 善於尋找和抓住時間,是提升學習效率的重要技巧。

1.尋找值得珍惜和利用的時間。

學習是學生的基調,但一提到"學習",很多同學的反應就是"上課"和"做題"。在"複習"這個環節,有些學生嘴上說的多,但實際做得少,心裡知道要認真對待,現實中卻往往流於應付的環節。

帕累托法則告訴我們,要完成高效的複習,有一些時間是非常值得珍惜和利用的。這些時間不再是跟著老師講評試卷的聲音度過一節"複習課", 而是針對自身情況進行有效的學習總結。

(1)翻閱課本的時間

課本上對知識的表達是最精準,最規範的。

有時我們在做了大最題目之後,對某個數學公式的原理、推導過程,或者某個歷史事件的表述,反而生疏了。因此在複習的時候,用十分鐘左右的時間,認真看一看課本上的這部分知識,會對夯實基礎、加深理解大有裨益。

(2)整理試卷錯題的時間

錯題本,是學習中必不可少的提分法寶。錯題本的形式不是最重要,對錯題的再次總結才是關鍵。

如果覺得把錯題抄寫在本子上有些麻煩,不妨把一段時間的卷子裝訂在一起,用便箋紙或者在試卷的空白處對錯題進行簡單總結。包括錯誤的那些知識點、錯誤原因、訂正後的標準答案、其他類似可能犯錯的題型等。這樣在大型考試之前,只要翻閱錯題試卷,就可以提醒自己避免再次犯錯。

越努力成績越不好?帕累托法則:除了努力,還需要學會時間管理

(3) 和老師溝通的時間

老師是陪伴我們走過學習生涯最重要的夥伴之一,也是最瞭解我們學習情況的人。從某種角度來說,老師對高三年級每個願意學習的學生都是關心的,給每個學生的時間都是一樣的。

因此,不要害怕,鼓起勇氣和老師約一個時間,認真傾聽他對你的評價,把複習之後仍然不太理解的問題拿出來請教,向他坦誠你的學習狀態和學習目標,並把這逐漸變成一個固定的習慣。相信老師,他一定很樂意與你進行溝通。

(4)和自己聊天的時間

複習的時候,靜下心來,和自己聊一聊:我對這一段知識的瞭解到了什麼程度?基本原理理解了嗎?難題會做嗎,還是隻能做初級的簡單題目?這一段時間,是什麼在影響我的學習狀態?我需要怎樣去改善?

有時,我們會在壓力下忘了傾聽自己的聲音。學會花一點和自己交流,瞭解了"自己"這個最親密的朋友,能讓我們的學習更有方向性。

越努力成績越不好?帕累托法則:除了努力,還需要學會時間管理


2.抓住易被忽略和浪費的時間

這裡提醒要抓住容易被忽略和浪費的時間,並不是說要"頭懸樑,錐刺股"地整天埋頭學習,而是要找出遺漏的、能夠幫助自己提高複習效率的機會,並且把握住它們。

(1)考試結束的晚上

有時候,考完試的晚上老師不會佈置作業,有學生覺得這是"黑暗前的黎明",但這往往是複習的好時機。考試的時候,哪個題目讓你抓耳撓腮?什麼知識點你明知道答上去會得分,但就是想不起來?壓軸題考查的是什麼知識?這些都是在考完試的晚上可以帶著記憶進行復習的好題目。

(2)早自習

早自習不是咿咿呀呀地讀書,而是進行復習的好時機。這時候,可以認真默誦需要記住的篇章,把沒有記牢的單詞再反覆記幾遍……

另外,個性化是利用好早自習的關鍵所在,與其跟著大家走口不走心地張嘴就讀,不如根據自己昨天學習、做題的情況,有針對性地回顧和總結。

越努力成績越不好?帕累托法則:除了努力,還需要學會時間管理

(3)晚飯到晚自習之間的時間。

晚飯到晚自習之間能空出不短的時間,這個時間做什麼呢?可以把晚上需要做的作業中最容易的先拿出來做掉;可以去找老師問問白天沒有聽懂的問題;可以進行適量的運動;甚至可以小睡一會兒。這樣,晚自習就會有更好的狀態、更充足的時間去複習需要掌握的內容。

(4)睡覺之前的時間

英國埃克塞特大學曾做了一個睡前記憶的實驗,結果表明,晚上9點開始大腦異常活躍,是每個人一天中記憶的最佳時期。正如心理學教授尼古拉斯·迪邁所說:"睡眠讓我們記住事情的機會翻倍。"

從經驗來看,睡前記憶文科類知識,如語文、政治、歷史、地理的知識樹和框架等,是最高效的。有經驗的同學一定明白,這一過程不僅為複習創造了寶貴的時間,還能達到提高睡眠質量的效果。


越努力成績越不好?帕累托法則:除了努力,還需要學會時間管理

四、巧用時間碎片,在點滴中提高學習效率

有同學叫苦:"一天總共有24個小時,除去睡覺的8小時,我幾乎要學習16個小時,可感覺時間還不夠,怎麼辦?"高三的學習時間緊,任務重,尤其是當高考一天天逼近,很多同學都恨不得把一天變成48小時。

可時間就是時間,一分一秒,不快也不慢。昨天喚不回來,明天還不確實,我們能把握的只有今天。當感覺時間不夠時,我們有沒有想過:明明我只是跟同桌吹了幾分鐘牛,聽了幾首歌,然後打了一個電話,也沒有做什麼別的事兒呀?怎麼一不注意就過去了幾十分鐘?

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中,若能用好時間碎片,往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利用每天精力充沛的早上時間進行語文或英語的記憶學習;在每堂課後對教學內容在頭腦中進行整理和概括,最好繪製出邏輯的概況圖;在睡覺前對全天所學的內容進行回顧,同時評價自我學習情況,為明天的任務做好準備。

不要忽略看似微小的時間,學習好與不好,往往取決於是否對零碎時間進行有效利用。正是日復一日的點滴積累,才能鑄造起成功的堡壘,也才能為學習注入信心和能量。

越努力成績越不好?帕累托法則:除了努力,還需要學會時間管理

寫在後面:

時間管理是一把衡量學習效果的標尺,它不僅能讓我們理性地設定學習的先後順序,還能讓我們在規定的時間裡高效率地完成既定任務,更能讓我們在零碎的時間裡不斷擴大時間的有效期限。

運用帕累托法則做好學習時間管理,就是要爭做時間的領跑者,以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在最有效的時間裡完成最高效的學習。只要我們能合理利用和協調每一天的學習時間,既不做時間的等待者,也不做時間的浪費者,就一定能在緊張的複習中得到最理想的回報。


感謝您的閱讀,我是"豆爸侃教育"——說教育事,解教育規,做教育人!歡迎關注,我將分享更多的學習方法和技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