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嶽區粥店中學:因材施教,全面發展


(通訊員 李雲濤)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網課"成為學生在家上課學習的新途徑,曾經站在講臺上的老師們紛紛"雲"上化身"主播",隔空傳道授業解惑。為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一定的審美能力,岱嶽區粥店中學注重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去發現美、感受美進而創造美的理念, 因材施教,學生全面發展。

"雲"課堂中,八年級語文課所學《核舟記》是明朝文學家魏學洢創作的一篇說明文,其中生動記載了一個長不盈寸的桃核上雕刻的蘇軾泛舟赤壁的場景,令我們對古人高超的技藝讚歎不已。學習這篇文章時,如何通過線上課程讓學生們親身體會到古人創造的美學價值,成了困擾老師的問題:是讓學生創作一副體現"大蘇泛赤壁"主題的畫作?還是拍一張模擬其中一人神態動作的圖片?……反覆衡量之後,學校八年級語文教師亓欣選擇動員學生親自創作一件藝術品,在創作的過程中感受美。

學校不僅是教書育人、培養人才的地方,同時也是德育、美育的最佳場所。通過親手製作的一件件栩栩如生的作品,同學們不僅體會到了親手創造美的快樂,也培養了創造力與動手能力,得到全面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