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控再出手,高房價被連根拔起

很多地方平均收入不高,人口也沒有增長,但是房價居高不下,這是為什麼呢?

調控再出手,高房價被連根拔起

因為開發商手裡有錢,有錢就能抬高地價。

地價高了,房價就高。

那開發商手裡的錢是哪來的呢?

就是融資融到的。

所以,要想穩房價,先穩地價,要想穩地價,就不能讓開發商輕易融那麼多錢。

這就是最近房價調控的新方向——直接從開發商融資渠道入手。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之前都有哪些房產調控政策:

四限令:限購、限售、限貸、限價

1限購政策:

“限購令”是指政府出臺的房屋限購政策,從2010年北京限購後,相繼有49個地級以上城市實施“限購令”。

這項政策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打擊炒房客投機炒房,讓房屋迴歸真正的居住功能,限制部分人群的房屋購買能力也是出於對市場中真正需求一族的保護。

2限售政策:

“限售令”各個城市出臺的,限制新房上市交易的時間,其目的主要是:為了打擊買房投機行為的措施,有助於穩定二手房市場。

3限貸政策:

雖然說各地區限制貸款額度不一樣,但是總體來說,由於限貸政策,大量炒房客沒有能夠高週轉的資金用於炒房。

4限價政策:

目前全國有很多地區都有限價房、限價地,這也是為了抑制高房價,出臺的政策,主要就是利好剛需,打擊炒房客等想哄抬房價的人。

調控再出手,高房價被連根拔起

除了這4限,現在政府的調控越來越細化,對開發商也開始下手了。

最近,銀保監會召開了一場閉門會,對多家近期房地產信託業務增速過快、增量過大的信託公司提出要求:信託公司增強大局意識,嚴格落實房住不炒的總要求,嚴格執行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和現行房地產信託監管要求。

這個閉門會對樓市意味著什麼?我們來分析一下。

房地產信託就是信託投資公司發揮專業理財優勢,通過實施信託計劃籌集資金。用於房地產開發項目,為委託人獲取一定的收益。其實就是各大房企的一個融資渠道。

這次被約談的十家信託機構:分別為中融信託、中航信託、江蘇省國際信託、萬向信託、興業信託、交銀國際信託、光大信託、五礦信託、百瑞信託及國通信託。

這些信託公司的共性非常明顯,都是在上半年極力折騰樓市的信託機構,此次不幸被上頭點名,也能起到一個殺雞儆猴的作用。

根據數據顯示:截止到2019年上半年,投向房地產領域信託產品共計發行2954款,佔比39.43%,募集規模達到4531.94億元。

2019年1月起,百城土地成交樓面價平均水平由2300元/㎡上升至3800元/㎡,短短5個月上漲65%。

今年4月,全國土拍溢價率創過去10個月新高。

調控再出手,高房價被連根拔起

另外,從今年房地產信託募集的資金來看,不僅融資的規模加大了,成本也降低了。

從17年央媽開始嚴格限制信貸流向投資投機性購房。中、農、工、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對房地產融資全面趨緊之後,各家銀行紛紛收緊了對於房企的融資力度。

這讓房企融資成本升高到了10%左右,而今年房企的平均融資成本降到了6%-8%之間。

這次銀保監會把房地產信託這個資金口子堵上了,未來房企融資變難,相信地價會有所回調。

今年國家的基調是穩房價,房住不炒。這次的信號也能告訴我們,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調控不會放鬆的。

PS:您覺得您所在地區的房價是過高還是正常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