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以後,我們只有死別,再無生離

我們時常會想著,美好的愛情是什麼樣子,也時常會想著,一個美好的家庭是什麼樣子。在過去的一百年中,有一對夫妻,他們一生相依相偎,白頭偕老;有這樣一個家庭,在風雨飄搖的年代互相扶持,構築起了一棟幸福的“圍城”,這對夫妻就是錢鍾書和楊絳,這個家庭就是“我們仨”。

《我們仨》這本書是楊絳先生的家庭會議樓,書中回憶了她與逝去的女兒錢媛,丈夫錢鍾書一家三口的悲喜故事,寫進了她對女兒和丈夫的懷念,非常令人動容。

《我們仨》| 從今以後,我們只有死別,再無生離

一見便已定終身

楊絳和錢鍾書的愛情,被世人奉為“世界最美的愛情”,他們的婚姻也被譽為“世上最美的婚姻”。她和他的相遇,乾柴烈火是不合適的,倒不如說是大海與星空遇見,一見面,就註定了一曲詩篇的展開。

楊絳和錢鍾書身上有著她父親母親的身影,楊蔭杭和唐須嫈本就是一對伉儷,楊蔭杭富有才華,對於子女也是極盡疼愛,他有些許古板,但是對子女的教育卻一點不古板,他尊重子女的意願,言傳身教,教育他們做一個有自己思想的人。而唐須嫈賢淑溫柔,是一位知識分子,但是和楊蔭杭結婚之後,甘願退居幕後,相夫教子,身上凝聚著中國女性的傳統美德。他們兩個一生相敬相愛,以至於楊絳後來和錢鍾書也是一生情深,相互依偎。

錢鍾書讀書之多,令人驚歎,在校園之中名氣極大,仰慕者甚多。而楊絳生性聰穎,年輕貌美,追求者也眾多,錢鍾書見到她第一面便一見傾心,中途雖然有小小的誤會,但是當誤會解開之時,兩個人之間的最後一道屏障也就隨之消散,天與海最終在宇宙時空相遇了。

《我們仨》| 從今以後,我們只有死別,再無生離

雖有小別,卻勝新婚

“頡眼容光憶見初,薔薇新瓣浸醍醐,不知洗兒時面,曾取花和雪無。”

這是錢鍾書初見楊絳時寫的詩句,而楊絳眼中的錢鍾書,便是眉宇之間“蔚然而深秀”,可謂郎才女貌。戀愛之後,錢鍾書便以一封封滾燙的情書融化了楊絳的心,雖然楊絳不愛回信,但是她每每回到學校第一件事便是去檢查有無錢鍾書的信件。

中途兩個人有過幾年的分別時期,信件就是連接兩人的紐帶。“那些無法相聚的時間裡,除了綿密的情書,更深更濃的相思如杏花雨,如楊柳風,在他們的心裡盪漾無邊” 。萬般相思,盡付於一封又一封的情書之中,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是兩個人愛情的見證。

“從今以後,咱們只有死別,不再生離。”


這一句話,便是楊絳在給錢鍾書的信件中寫到的。

《我們仨》| 從今以後,我們只有死別,再無生離

最賢的妻,最才的女

錢鍾書的父親也對楊絳頗為滿意,在看過她的回信之後大讚:“此誠聰明人語!”而且在徵得兒子同意之後,錢鍾書的父親便直接提筆寫信給楊絳,願將自己的兒子託付給楊絳。

在錢鍾書出國之後,楊絳也隨之跟隨到了國外,錢鍾書生活方面有些笨拙,很多小事做不好,楊絳就耐心的幫他做,毫無怨言錢鍾書也慢慢的學會了做飯,他會為楊絳精心準備一道早餐,讓楊絳感動不已。在生了錢媛之後,錢鍾書十分心疼楊絳,也不願意再讓她生第二個孩子,對於錢媛和楊絳,他一生極盡寵愛,這些都在《我們仨》之中被印證。

在他心中,楊絳始終是“最賢的妻,最才的女。”

在國外,楊絳幾乎包攬了一切的雜事,這對於出生於書香門第的他來說無疑是一種犧牲,但是楊絳無怨無悔,她非常體諒錢鍾書,她曾經說過:

我愛丈夫,勝過自己。我瞭解錢鍾書的價值,我願為他研究著述志業的成功,為充分發揮他的潛力、創造力而犧牲自己。這種愛不是盲目的,是理解,理解愈深,感情愈好。相互理解,才有自覺的相互扶持。

《我們仨》| 從今以後,我們只有死別,再無生離

因為你,生活變得更有樂趣

楊絳和錢鍾書之間的相處也有很多樂趣。

那時候錢璦剛出生,楊絳還在醫院裡面,而錢鍾書並沒有在醫院裡面照顧楊絳和剛出生的女兒。錢鍾書每天還是自己住在家裡面,直到幾天後他才去醫院看了楊絳和女兒,而錢鍾書一進門就一副委屈的表情,他對楊絳說自己在家裡不小心把墨水水瓶給打碎了,然後墨汁把整張桌布都打溼了,他有點措手不及。楊絳聽了便對錢鍾書說,沒事的,有我呢,我回家給你收拾。楊絳也沒有怪怨錢鍾書這幾天沒有來醫院陪自己,反而是在安慰錢鍾書。

第二天錢鍾書又去了,這次來他依舊是自責,說他又犯錯了,他把檯燈弄壞了。這時,楊絳的回答依舊是沒事,有我呢,現在趕快再去買一個把。因為錢鍾書對生活方面的事情不是太在行,所以一般都是由楊絳來負責,在錢鍾書不知所措的時候,楊絳每次都會對錢鍾書說“有我呢”這三個字,這會給錢鍾書安全感。

《我們仨》| 從今以後,我們只有死別,再無生離

錢鍾書雖然在文學方面非常有造詣,但是在陽江面前就像一個長不大的孩子一樣,有時候會撒嬌,有時候會做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但是楊絳總是不厭其煩地包容。

這兩個人一聲互相依偎,相濡以沫,彼此欣賞,彼此包容。錢鍾書曾經也說過這樣的一句話:

“見她之前,從未想過結婚;娶她之後,我從未後悔。”

這大概就是愛情最美好的模樣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