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一個雞蛋的自殺過程,用放大鏡看食物原來是這種感覺

今日,由騰訊視頻出品,稻來傳媒、企鵝影視聯合制作的美⻝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正式發佈微觀版預告,在地球日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用美食的微觀宇宙,回應地球上每一個努力綻放的生命,揭秘食物的微觀宇宙,開啟全新風味人間。據悉,《風味人間》第2季將於4月26日起登陸騰訊視頻和浙江衛視,帶領觀眾一同見證人間煙火的溫暖與詩意,重啟每個普通人的美⻝記憶。


見微知著,解鎖美食微觀宇宙新角度


雞蛋下水,搖身一變成為一碗麵最熟悉的最佳搭檔:荷包蛋;撕開面包,綿密的口感來源於層層疊疊的蓬鬆紋理;香料的香氣是如何誕生的,大蒜髮酵之後會變成什麼樣子,真菌發酵對食物而言又意味著什麼?在食物的微觀宇宙中,一切的謎底都將揭曉。

揭秘一個雞蛋的自殺過程,用放大鏡看食物原來是這種感覺

在今天《風味人間》第2季發佈的微觀預告中,先後亮相的不同食物,以前所未有的微觀狀態出現,他們或是食物成型前至關重要的一步,或是維持食物風味的重要來源。比如,一塊糖內部的結構決定了它會以怎麼樣的方式出現在餐桌上,當肉表面的水分蒸發,它的口感將變得更加緊緻,而一顆生雞蛋,從下水的那一刻開始,它的"自殺"就註定了它將以不同的面貌被端上餐桌,雖然我們對於食物的既定形態已經非常熟悉,但對於背後的成因卻相當陌生,想來,《風味人間》第2季也是要從微觀的角度入手,給予觀眾觀察食物更為廣闊的視野。

揭秘一個雞蛋的自殺過程,用放大鏡看食物原來是這種感覺

這次在技術方面進行的全新嘗試,用"放大鏡"觀察食物,將食物的細枝末節呈現在觀眾面前,無論是科學原理,還是傳統工藝,經過處理的食物,具備了風味的第一要義。而以全新的視角打開美食寰宇,是為了還原食物最原始形態,帶領人們體驗未知秘境的風景,也是《風味人間》第2季對於極致的不懈探索與追求。


險象環生,至味之旅見證人類為吃所做的極致


無限風光在險峰,《風味人間》第2季深諳美⻝也是同樣道理。以世界上最難獲得的甜味開篇,第2季將呈現全人類為了美⻝冒險,所能抵達的極致境界。


美味的螃蟹在東⻄方婉約和豪放的兩種吃法之間周旋;面對雜碎,意大利和中國有兩種不同思路將它"脫胎換骨"。《風味人間》 第2季試圖通過展現⻝物製作方式的多樣性,探索人類美⻝觀念的差異,讓奇觀美⻝也同樣融入世界文化的日常之中。

揭秘一個雞蛋的自殺過程,用放大鏡看食物原來是這種感覺

用鏡頭記錄極致風味的路上,除了冒險,也常常需要"追趕⻝物自己的時間表"。製片人張平透露,《風味人間》第2季的拍攝很多時候都在等待,因為"⻝材前端獲取時效性強,拍攝需要追趕特定⻝材出現的季節"。正是由於這些原因,節目組也少不了錯過⻝材時機而留下的遺憾,比如因為魚汛遲遲沒有出現,最終只能被迫放棄了原定的臺灣拍攝。


張平介紹說:"紀錄片的拍攝存在著很多偶然因素,可遇而不可求。"追求美感的路上往往也伴隨著風險,探索的精彩和錯過的遺憾,交織在一起組成了《風味人間》第2季最絕妙的一幕:那些能被紀錄的、和無法被紀錄的,都是人類生生不息的努力和信仰。


風雨三載,吃貨之心拼湊稻來美⻝地圖


《風味人間》的系列拍攝幾乎走遍了全球各地,總導演陳曉卿和稻來紀錄片團隊成立至今也有三年時間,團隊上下一直深耕於美⻝和文化紀錄片,堅持用最真實的鏡頭回味人類對於美⻝的情感,也為此進行了很多全新嘗試。

揭秘一個雞蛋的自殺過程,用放大鏡看食物原來是這種感覺

《風味人間》系列用鏡頭記錄了河南碾轉、馬肉闊爾扎克等那些即將消失的⻝物語言;而《⻛味人間》第2季拍攝了更多世界美⻝,以期能站得更高、以更廣闊的視⻆與美⻝對話;也嘗試與國際團隊深度合作,拍攝《紀實72小時》中國版等探討社會文化的紀錄片。隨著稻來紀錄片團隊的步伐逐漸邁向國際,團隊製作人表示考慮未來更多地與海外一流的紀錄片團隊共同合作,和中國紀錄片工業一起,更多地參與國際紀錄片文化的交流和互動。

揭秘一個雞蛋的自殺過程,用放大鏡看食物原來是這種感覺

在《風味人間》第1季之後,稻來紀錄片團隊花了一年半的時間細心打磨作品,懷著對還原純粹⻝物的使命感,攜《風味人間》第2季風塵僕僕而來。相信其中那些有血有肉的故事,和有情有義的人,會給觀眾帶去不一樣的驚喜。站在2020年,每一個人都是百感交集的,而紀錄片恰好記錄下了那些生動鮮活的畫面,也期待《風味人間》第2季能陪同人們一起,重新回味世界曾經的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