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足導致經濟崩潰:後疫情時代V型復甦可能僅現U型

抗擊新冠疫情所花費的經濟成本正在日漸升高。大部分的經濟都如同陷入“人工昏迷”,而這種昏迷又很難避免會產生巨大影響。即使這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我們看到很多國家4月份的商業調研數據所顯示的慘淡景象,依然比最悲觀的經濟學家的預期糟糕很多。

全球最發達經濟體中的諸多公司都曝出,其商業行為的下滑幅度甚至超過全球金融危機的峰值。這其中,戰疫給歐洲帶來的經濟影響尤為突出,讓各國經濟在全球金融危機期間曾遭受的經濟萎靡都相形見絀。


發達經濟體的經濟活動創記錄縮水


埃信華邁(IHS Markit)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TM,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TM)預覽提供了首個全球性可作比較的月度分析見解。4月份的數據顯示產能,需求和就業率都出現急劇下跌,原因是每個國家都在全力以赴抗疫,避免醫療體系招架不住疫情。

美國,歐元區,日本和英國都有這些早期的PMI預覽數據——可被視作全球最大的四個發達國家經濟體的表現,此外還有澳大利亞。四月份所有這些國家的商業產值都呈現創紀錄的下滑。

這四大經濟體的產值調研數據指標包括製造業和服務業,從3月份史無前例的低點36.2,降至4月份的21.9。需要說明的是,PMI指數的幅度是從0到100,以50為中位數,顯示本月的產出與上月持平。如果是大於50,則代表產出比上個月有所提升,低於50則顯示出某種程度的商業活動受損。假如100%的調研數據都顯示本月產值下滑,0也是可能出現的。

最新的四大發達經濟體的PMI指數為21.9,而全球金融危機時的最低谷也不過是在2009年2月份時一度落至的34.4。所以說這一次的經濟下滑顯然是不一樣的,比2009年所受到的影響規模更大更慘烈。

四大發達經濟體產出和就業在過去13年PMI預覽指數比較
禁足導致經濟崩潰:後疫情時代V型復甦可能僅現U型


禁足導致歐洲經濟產出和就業率狂跌


PMI的調研同時還收集了受調研公司商業條件發生變化的原因。這些證據顯示,各國因抗疫所採取的禁足措施對商業環境影響很大,其中包括對“非必須”商業行為的強制性暫時性關閉,保持社交距離,以及其他對市民活動行為的禁令。全球需求的下滑,員工和原材料供應的短缺也是一個普遍原因:不僅是很多員工因為自我隔離無法正常工作,最近數月供應鏈的延遲達到創紀錄的高點——這可以通過供貨商交貨週期相關指標作出判斷。

今年三四月份,歐洲各國都成了疫情大爆發的中心,英德法,以及歐元區整體的商業產出以及就業率也在同時期下滑,下滑幅度超過全球金融危機高點。4月份美國和日本禁足舉措幅度加大,這些國家的經濟活動出現創記錄的收縮也在情理之中。可現在看來日本的就業率水平明顯要好過歐洲。

服務產業板塊受到禁足措施的影響最大,尤其是娛樂休閒及旅遊產業。但這種嚴重的產能,需求和就業機會的下滑眼下十分普遍。四大發達經濟體的服務產業產出指數從3月份的34.6降至4月份的21.2,製造業產出指數也從3月份的42.1降至26.6。

美國,英國,歐元區和日本的綜合產出PMI預覽指數對比
禁足導致經濟崩潰:後疫情時代V型復甦可能僅現U型


V型還是U型復甦?


最近PMI指數的下滑是一個信號,說明第二季度的GDP仍可能出現歷史性的猛烈下跌,這會加重了對戰疫所需付出最終成本的顧慮。儘管如此,很多國家的疫情出現了初步的企穩跡象,這就說明4月份的PMI數據依然說明的是疫情風暴眼中這些經濟體的商業行為表現,所以在未來數月我們應該可以看到PMI會有所改進。那問題就在於我們到底會看到V型,還是U型的復甦呢?

我們在評估經濟反彈時必須仔細地對相關數據進行解讀。

埃信華邁為整理的中國等效PMI調查數據,也為衡量更廣泛的全球經濟復甦速度提供了有用的起點,只因為中國比其他國家更早地實行禁足,又比其他經濟體更早放寬了一些禁足舉措。

中國大陸財新中國通用製造業PMI指數顯示,由禁足所致,2月份該指數達到歷史低點的40.3,但3月份升至50.1,也就是說超過了50這一榮枯線,呈現出經濟復甦的跡象。這一指數一經發布,市場和媒體都反應樂觀。儘管如此,當這些指數在產出和就業率方面呈現出月度環比的變化時,50左右的讀數僅能說明與上個月相比沒有什麼變化。就中國的情況而言,2月份的產量下跌令人心驚,3月份小幅增長,可最終結果與1月份“禁足”之前相比依然有大幅降低。


不要因為PMI達標榮枯線而過度興奮


我們要記住,PMI達到50,僅能代表與上月相比沒有變化。為何我們不應該因為某國的PMI從20,30的水平反彈至50就太過興奮呢?以中國的經驗為例,我們期待很多國家的PMI在未來數月都會向50靠齊,好像看起來好像V型復甦指日可待,但千萬不要被帶偏了。達到50的讀數實際上只意味著上個月產值的虧空並沒有在這個月補齊。PMI需要比50高出許多,才可能將上個月未達標的產能補上。由此可見,PMI要達到60,70,甚至80,才能顯示經濟在出現大規模的下跌之後實現顯著復甦。現在我們看到禁足舉措不過是在緩慢放開,所以PMI也很難在短期內達到那樣的高值。

即使是禁足舉措只是緩慢的被逐步放開,我們還是可以期待各國的PMI在今年第三季度之前達到50以上,可完全復甦仍將是一個長期的任務。在很多製造業板塊,即使一些小企業的破產會給復甦帶來挑戰,只要庫存可以快速消化,V型的復甦仍可實現。在消費者服務板塊,U型,甚至是L型復甦都有可能出現,因為人們現在很不願意參加任何人流很大的活動,例如旅行團,娛樂產業,等等。此外,家庭和商業金融服務方面所受到的影響也是極大的,因為股票市場下跌,債務水平激升,這些都成為消費方面出現急速反彈的阻礙。以上預測還都建立在第二波疫情不會到來的基礎之上。假如各國再次實施禁足措施,全球經濟衰退出現二次探底也不是沒有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