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中國好書”《春歸庫布其》作者著名作家楊春風老師談創作體會:文章有句號,治沙無盡頭

《春歸庫布其》出版一年有餘了,至今每在電腦裡偶然翻看到採訪之際的影像,心下仍然難捺激動。我深知在那片浩瀚的大漠深處,在那段怒張的弓臂一樣的黃河岸畔,仍有一大批勇敢的大漠兒女在日復一日與黃沙搏鬥著,一寸再一寸地收復著早已棄耕的土地。

文章有句號,治沙無盡頭。

2019年度“中國好書”《春歸庫布其》作者著名作家楊春風老師談創作體會:文章有句號,治沙無盡頭


縱觀全球,可知早在600多年前人們就已經開始了治沙的嘗試,並在下來的4個多世紀裡至少取得了三項堪稱偉大的成績:提出了治理流沙的理論,創造了沙丘造林的特有方式,篩選出了對沙地適應性強的樹種。這三項成果迄今仍為各國不同程度地應用著。

儘管如此,期間所歷的屢屢失敗,也讓人們到底意識到了逆轉荒漠化的難度遠遠超出了自己的想象,進而拿“地球的癌症”來比喻了荒漠化的土地。這樣的比喻雖令人心寒,卻也畢竟令世人對大自然抱持了一份應有的敬畏。

此後經年,人們的治沙行動也從未間斷。

2019年度“中國好書”《春歸庫布其》作者著名作家楊春風老師談創作體會:文章有句號,治沙無盡頭


到20世紀,又相繼推出了人類有史以來的“四大世界級造林工程”,即中國的“三北”防護林工程、蘇聯的“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計劃”、阿爾及利亞的“綠色壩項目”、美國的“羅斯福工程”。其中中國的“三北”防護林工程為“四大”之首。這使“生態”的概念逐漸深入了全世界各國人民的眼裡心中,並紛紛落實到行動中來。

世人對大自然的尊重,似乎還從未這麼整齊劃一過。

不過就目前而言,全球的土地荒漠化速度仍然未能緩解到令人長舒一口氣的程度。實際上“邊治理,邊退化”“治理趕不上退化”等說法,還是當今世界荒漠化問題的一個寫照。

所幸出現了庫布其模式。

2019年度“中國好書”《春歸庫布其》作者著名作家楊春風老師談創作體會:文章有句號,治沙無盡頭


庫布其模式是目前全球最為成熟的治沙方案,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組織提出的“2030年世界耕地荒漠化零增長”的偉大目標,主要就是依據這一模式所做出的決策。作為一份可借鑑、可複製的沙漠治理的“中國方案”,庫布其模式不僅給了各個飽受沙患之苦的國家以有益的啟發,更為人類全體帶來了久違的自信——“地球的癌症”終可治癒的自信。

這一模式的最終出籠,就仰賴於黃河岸畔治沙人的果敢實踐。

2019年度“中國好書”《春歸庫布其》作者著名作家楊春風老師談創作體會:文章有句號,治沙無盡頭


在庫布其沙漠採訪其間,我結識了很多優秀的治沙人,在“大漠王子”王文彪之外,其他每一位也都令人印象深刻。比如白土梁林場的護林員田清雲,那麼熱情而又敦厚的一位老哥,已經精心地看林護樹38年了,面臨著榮休卻依然戀戀不捨;比如植樹能手敖特更花,那麼漂亮的一個蒙古族少婦,眼下卻已帶著鄉親們把樹種到西藏去了,僅2017年就往西藏跑了10次,且有3次是自己開輛皮卡獨自穿越;比如恩格貝的技術員劉雪芹,一個山東籍的知性女孩兒,業已紮根庫布其沙漠十幾年,成了其生態變遷的見證者之一,併為此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2019年度“中國好書”《春歸庫布其》作者著名作家楊春風老師談創作體會:文章有句號,治沙無盡頭


我想庫布其沙漠的生態建設,之所以能夠成就為“中國樣板”而令全世界驚喜並喝彩,實在並非偶然,而是由於緊緊依偎著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的庫布其沙漠,養育了無數勤勞又智慧的大漠兒女的緣故。他們以一代代的集體智慧,成功構建了荒漠治理的“中國模式”,並昇華為“中國樣本”,為全世界所矚目所借鑑。這使偎在黃河弓背裡的庫布其,向散落在世界各地的無數個沙漠射出了一支支綠色的箭羽,帶著信念,帶著方法,帶著期許,在全球範圍內引發了一場場轟轟烈烈的綠色戰役。

庫布其已成為世界的庫布其。黃河岸畔的治沙人也已成為中華兒女的優秀代表,令人欽敬,更令人難忘。相信在他們的帶動下,“綠水青山”的“中國夢”指日可待。

2019年度“中國好書”《春歸庫布其》作者著名作家楊春風老師談創作體會:文章有句號,治沙無盡頭

楊春風,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進修於魯迅文學院第24屆高研班,現任盤錦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已創作出版《闖關東紀事》《遼寧地域文化通覽 盤錦卷》等十餘部著作,其中《闖關東紀事》《田莊臺事情》連續獲評第七屆、第八屆遼寧文學 報告文學獎。

2019年度“中國好書”《春歸庫布其》作者著名作家楊春風老師談創作體會:文章有句號,治沙無盡頭


2020年4月23日,在中宣部直接指導下,由中國圖書評論學會評選,中央廣播電視總檯承辦的《2019年度中國好書》盛典播出,2019年度“中國好書”揭曉。遼寧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春歸庫布其》入選

2019年度“中國好書”《春歸庫布其》作者著名作家楊春風老師談創作體會:文章有句號,治沙無盡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