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容”的教育方式,就是種“懶政”,你同意嗎?

充滿愛意,永遠對孩子保持寬容之心,在許多人的心裡是最理想化的父母與子女關係。

但其實在教育這條路上,為人父母不能太“寬容”,真正會教育的人,也不會太“寬容”。

“寬容”的教育方式,就是種“懶政”,你同意嗎?


相信大多數的父母都是真心愛孩子的,但愛不是錯誤,愛的方式不對才是錯誤。

而一味放縱的寬容教育,是父母用假裝慈愛的假象,來掩蓋對孩子教育撫養的缺乏,你的“寬容”,可能是種偽裝。

這樣的“寬容”只是單純釋放你的愛,寬容可以,但若不以身作則,也不主動承擔塑造孩子行為的責任。

就是一種假寬容,也是一種“懶政”。

“寬容”的教育方式,就是種“懶政”,你同意嗎?


盲目的寬容,實際上是孩子成長路上最大的阻礙,剝奪了他勇於嘗試、攀登的機會。

也剝奪了孩子評判事物的能力,更讓孩子失去了試錯的機會。

這種看似很慈祥的“寬容”,實際沒有考慮到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只是一味將大人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

而當孩子成年時,就會因為你的寬容不得不面對社會殘酷的挑戰。

你沒有教會孩子鍛鍊、入睡、起床的自覺性。

而是在他賴床、犯懶時充滿愛意的說一句“寶貝,不要緊”,就不要怪他未來住校時被同學嫌棄。

你在他大吵大鬧時一味寬容,而不去質疑他行為的正確性。

去教導他如何管理情緒,就別怪他未來在職場中控制不住情緒,被同事嫌棄。

“寬容”的教育方式,就是種“懶政”,你同意嗎?


你害怕處理繁雜的家庭衝突,打著寬容的旗號和稀泥,就別怪孩子在未來的家庭中處於被欺壓的地位。

你說越多“算了吧,孩子”,他就越容易在遇到困難時,對自己說“算了吧,我不行”。

父母對孩子有寬容心是正常的,但凡事都有一個度,過度的寬容就是縱容。

當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學會鬆緊有度,可以寬容,但你要讓他知道下次該怎麼做。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會做錯事,這是非常正常的現象,父母可以寬容孩子的錯誤。

但不能遷就他,你可以用理解的心態去做親子溝通,讓他知道犯這個錯的嚴重程度,並逐步引導孩子改正錯誤。

孩子在很小的時候,沒有接觸過社會,不可能有像你一樣豐富的社會經驗。

在學習上也會犯一些低級錯誤,此時你可以寬容孩子的無知。

但要教會他有用的知識,嘗試站在孩子的角度溝通,告訴他什麼才是正確的。

“寬容”的教育方式,就是種“懶政”,你同意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