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理解,他做了“人體實驗”竟然還要四處炫耀?


不能理解,他做了“人體實驗”竟然還要四處炫耀?

圖 | 電影《楚門的世界》(1998)如果這次也是場可以離開的秀,該有多好。


很想知道,剝離了人性的科學,還怎麼談進步、談偉大。

這兩天,關於“基因編輯嬰兒”的事炸翻了網絡,有一種“擔心了很久的事終於發生”的感覺。

嚴重懷疑並且超級希望這是一次學術造假。如果這是真的,賀建奎以及參與此事的所有人,製造了兩個註定終生痛苦的生命,甚至更多。打著科學的旗號做這種事,只有科幻片裡的大反派吧?

醫學、法學、社會學的各路大V們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基因編輯嬰兒”這個事本身非常瘋狂,非常惡劣。按照眾多科學家的說法,賀建奎的“實驗”在學術上沒有任何突破,他唯一的突破就是為人的底線。

基因編輯的事我們不懂,我們只是從一個

普通良民的粗笨想法來說這件事有多麼不應該發生。

01 恐怕要上演另一款楚門的世界

就在賀建奎得意地宣佈他的成果時,我們應該意識到,這次“實驗”降生的兩個孩子將永遠不可能過正常人的生活,不要說基本的人權,就連打嗝放屁都會在某塊屏幕上顯示出一個數值。

人們的關注,可能會製造另一個版本的《楚門的世界》,差別是,楚門最後還有離開的選擇,而這對雙胞胎卻無法選擇擺脫那個基因。

作為某種意義上的小白鼠,這兩個孩子將長期活在所謂科學家們的監控中,任何生命體徵的數值的風吹草動可能都會帶來一輪又一輪的檢查,不但少不了皮肉之苦,還會成為某些人爭名奪利的跳板。

即便他們可以在正常的人群裡無障礙地生活,即便他們能擺脫小白鼠的命運,可當他們知道自己是作為實驗品來到這個世界上時,知道這項實驗有各種缺陷,知道自己的身體有可能有未知的隱患,

他們該如何自處?又該如何面對別人的議論?會不會長期生活在憂懼悲恐之中?


不能理解,他做了“人體實驗”竟然還要四處炫耀?

電影《銀翼殺手2049》(2017)

如果品性端良,他們可能會為了不影響子子孫孫,主動或被迫放棄生育的權利。不敢跟愛人親熱,不敢去獻血,甚至不敢隨便在某個地方死去。

如果不幸走了極端,他們可能變成仇恨社會、仇恨父母、心理扭曲的罪犯。或許還會瘋狂地四處播種,讓自己不明不白的基因去汙染人類的基因池。

這不是作孽是什麼?

02 可笑而又可悲的是,這次實驗可能毫無意義

“實驗品”被犧牲的人生並不會給更廣泛的人類帶來福利或者什麼重大進步。現代醫學已經給出成熟的HIV阻斷療法,艾滋病正在從一個極高死亡率的可怕字眼變成一種可控的慢性病一樣的存在,也許在不久的將來,醫學可以將它完全征服,就像人類歷史上那些曾經的“不治之症”一樣。

在這種情況下,這些以“HIV免疫”為目的被進行基因編輯的嬰兒們,這些冒著種種風險而降生的嬰兒們,究竟得到了什麼?

就為了成就“史上第一例”這塊招牌嗎?


不能理解,他做了“人體實驗”竟然還要四處炫耀?

電影《逃出克隆島》(2005)

即便可以忽略我們前邊所說的種種不幸,就說這實驗本身的風險,如果專家們對這個實驗的擔憂變為現實了呢?比如,罹患其他不可預知的疾病,比如還是不可避免地感染了HIV病毒(畢竟基因編輯嬰兒都是HIV病毒感染者的後代)。甚至,“實驗品”的壽命可能很短。

得益的大概只有賀建奎吧,像某種網紅的套路那樣名利雙收。

03 這不叫偉大,這明明是為錢推磨的鬼

身為一個專業的學者,一個掌握高端技術的科學家,賀建奎應該清楚這項實驗的缺陷與風險,更明瞭衛生部門的嚴苛規定,他清楚將面臨怎樣的非議,可他還是做了這樣的事。我不相信這是因為無法抵抗科學實踐本身帶來的誘惑,不相信他一片赤誠抱著一顆為人類謀福利的心,我甚至不相信他對貢獻了“實驗品”的父母們全無隱瞞。


不能理解,他做了“人體實驗”竟然還要四處炫耀?

電影《千鈞一髮》(1997)

他如此高調如此興奮,要麼是因為在他眼裡全人類的意義可以凌駕於個體的利益之上,要麼是因為他不在乎什麼人倫道德。

很多改造人類的科幻作品都在強調一件事:科學技術能改變的只是我們的肉身,而我們將成為什麼樣的人,擁有怎樣的靈魂,科技永遠無法掌控。所以,一項技術帶來的影響是福是禍,評判的標準不只是能去除什麼災疫,還應該能為人類靈魂帶來安寧。

不要說什麼科技的發展人類的進步是需要犧牲的,也不要說用倫理道德去限制科技的發展是可笑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那麼想實現“自我偉大”,請玩自己的命,而不是別人的。

·~·~·~·~·~·~

最後再開個腦洞:當你知道你HIV免疫了,你能想到的最開心的“福利”是什麼?你可能不好意思公然開這個腦洞,那我們換個問法,當你知道有個帥哥HIV免疫,你是羨慕還是擔心?尤其你剛好是兩個女兒的父親。


不能理解,他做了“人體實驗”竟然還要四處炫耀?



我們不怕讓人類進步的科技,

我們只怕拋棄人性的科技。

不能理解,他做了“人體實驗”竟然還要四處炫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