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親不如近鄰:酒店+社區或成未來趨勢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這段時間,酒店在助力周邊社區一同抗疫的實踐中,讓之前並不受重視的鄰里關係進了一步。事實上,酒店不僅要服務來自異地的遊客,更要關注本地的居民;服務社區不僅是一項社會責任,也可以促進酒店商業模式創新。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酒店與周邊社區之間相對封閉的格局逐漸被打破,越來越多的周邊社區居民成為酒店的消費者,酒店的發展也反向影響周邊社區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環境。此次疫情防控期間,酒店作為社區的近鄰,服務於社區、服務於居民,體現出共患難的真情。

酒店助力社區抗疫的實踐

疫情發生後,不少酒店企業不僅向湖北等地捐獻物資,還就近幫助周邊社區抗擊疫情,為疫情一線的工作人員和社區居委會送上食物和水,還積極採購消毒液、防護服、口罩等防控疫情急需的物資,保證社區防疫工作正常開展。也有酒店企業考慮到疫情期間家庭困難老人的吃飯和買菜問題,為社區困難老人免費送午餐。酒店人還運用自己的專業技能,幫助社區做好防疫抗疫工作。例如,得知社區一線防疫人員壓力大、人手不夠,一些酒店的前臺員工承擔了社區外出人員信息登記和通行證發放工作,後廚人員給在社區隔離的居民送生活物資,人事部門員工則建立社區微信群,共享社區的防疫動態和信息。此外,一些酒店還提供外賣服務,解決了周邊復工企業和部分居民的用餐問題。

雖然這段時間酒店行業也受到了不小的打擊,但是不少酒店依然心繫社區,幫助周邊社區共渡難關,讓周邊社區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益處,也讓社區紛紛為酒店點贊,酒店與社區的良好關係更進了一步。

酒店+社區成為新的商業模式

早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前,已有很多酒店開始意識到“社區價值”的重要性,積極服務社區,比如某國際酒店集團開展了“服務社區日”活動,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回饋周邊社區。也有部分酒店以此為契機,找到新的商業模式,打造酒店的社區化功能,如亞朵S虎撲籃球酒店就面向球迷開放了酒店內運動場館,吸引周邊居民前來打籃球,亞朵酒店明確表示會朝社區化發展,覆蓋周圍3公里範圍內的人群。國外也有很多酒店直接將自己定義為“社區酒店”,把酒店的主要目標客戶群體定位於周邊社區的居民,同時兼顧其他客源市場,如日本Hanare酒店的經營理念是The Whole Town=Your Hotel(整個社區=你的酒店),Hanare酒店由兩棟民宿改造而成,一棟用於住宿,另一棟作為酒店入住前臺和休閒會館,擁有咖啡屋、畫廊、餐廳和展覽等空間,這樣一來周邊的居民就算不住宿也可以來這裡休閒娛樂。

那麼,酒店如何進一步構建與社區之間和諧、緊密的融洽關係呢?

第一,提高社區服務意識,強化社區服務能力。國內酒店與社區的互動意識相比於國外普遍較弱,很多國際知名酒店集團都將社區參與提升到企業發展戰略地位,國內也有部分酒店集團逐漸意識到社區服務的重要性。如何將疫情防控中酒店與社區之間互幫互助的良好狀態持續下去,需要酒店(集團)的中高層管理者加強服務社區的理念和意識,將其提升到公司發展戰略的高度,並進一步在制度設計和組織管理兩個方面強化酒店的社區服務能力。

第二,結合自身定位,創新服務社區的商業模式。酒店服務社區不僅是一項社會責任,更是一項具有盈利性質的經濟責任,酒店未來應當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係。酒店可以把周邊的居民也納為目標客戶群,結合酒店自身的品牌定位,在深入瞭解周邊居民的基本情況和實際需求的基礎上,創新商業模式。一方面打造消費化、興趣化和生活化的開放式空間,比如酒店大堂,不僅對酒店消費者更對周邊居民開放;結合社區文化氛圍和居民消費習慣,開設咖啡店、麵包店、乾洗店及書店等休閒和服務空間。另一方面深入本地居民生活,考慮將酒店在客房、餐廳、娛樂等相關方面的專業性服務與本地居民生活相融合,輸出相關的家政勞務、知識創意和其他相關服務,如疫情防控期間杭州住友集團就為本地市場提供專業性的消毒服務,最終使酒店成為社區的一個服務中心。

第三,積極參與社區活動和社區治理。基層社區的治理是社會現代化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方面。酒店應當積極參與到這一過程中,在日常工作中與社區居民和社區居委會構建緊密關係,主動了解社區存在的問題與困難,熱心社區公益事業,鼓勵員工定期參與社區活動和社區志願者服務,加強社區居民和酒店員工相互間的溝通交流,使酒店及酒店員工真正成為社區治理的一分子,為社區發展排憂解難,為建設美好社區貢獻智慧和力量。

第四,主動協助改善周邊社區生活環境。酒店接待客人並非只是住一晚這麼簡單,可能會隨之帶來交通、環境以及安全等方面的問題,這些都會影響到周邊居民的生活質量,但酒店往往忽視由於自身發展對社區帶來的不良影響。因此,酒店應與相關政府部門、街道辦、社會組織等聯合起來協助改善周邊社區的環境,這樣不僅可以緩解酒店日常運營對社區和居民帶來的負面影響,也可以為酒店消費者帶來更好的住宿體驗。

第五,積極促進周邊社區居民在酒店就業。

酒店的發展能為周邊居民提供更多就業崗位,酒店可以根據自身條件和需求差異提供不同就業崗位。同等條件下,可以優先錄用符合崗位需求的周邊社區居民。酒店方還可以結合社區的人力資源情況,靈活用工,為有工作能力的下崗職工及自由職業者提供基礎崗位的工作。

總之,社區與酒店可以成為一個共生的整體,酒店與社區構建和諧關係可以營造舒適的環境,社區居民可以成為酒店的消費者或酒店員工,而酒店良好的發展也可以提升社區形象,帶動社區周邊經濟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