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國的中國小留學生將來學成以後,他們還有多少中國文化基因?

在英國的中國小留學生將來學成以後,他們有多少中國文化基因?

在英國的中國小留學生將來學成以後,他們還有多少中國文化基因?


問答平臺上的這個問題問得很好,非常值得思考!

這些天國人強烈反對包機接在英小留學生回國,主要的原因也在這裡。很多人認為這些小留學生自小在英國長大,接受的全部是英國的教育,他們宣誓效忠的是英女皇,唱的是英國國歌,學的是英國的文化和歷史,講的是英文,寫的是英文,長此薰陶下來,對於中國,又哪有認同感和歸屬感呢?

在英國的中國小留學生將來學成以後,他們還有多少中國文化基因?

毫無疑問,他們當中的多數人將會留在英國發展,甚至就此加入英國籍,成為地地道道的英國人。雖然他們不是白皮膚藍眼睛,仍然是黃皮膚黑眼睛,但是中華文化基因已經被英倫文化基因完全覆蓋甚至徹底改寫!

大家應該還記得,有許多從小在外留學的甚至是半大孩子才出去留學的,他們連漢語都已經講不好了,一急之下脫口而出的全是英語!說明什麼?他們連思維都已經徹底的外國化了!

在英國的中國小留學生將來學成以後,他們還有多少中國文化基因?

都德的《最後一課》,寫的是普魯士打敗法國之後,命令當地的學校用德語上課,不允許再用法語。文中韓麥爾先生模仿普魯士人的口吻說,“怎麼?你們還自己說是法國人呢,你們連自己的語言都不會說,不會寫!”我們的這些小留學生們很快就會連漢語都不會說,方塊字都不會寫了,還說什麼是中國人呢?

什麼叫文化呢?文化就是以文來化人。置身於某一個文明之中,就會被這個文明同化,心甘情願地成為這個文明的擁護者傳播者。文化本身雖然也有兼容性,但它的本質是排他性,接納併成為了一種文明的擁蠆,情感上、行為習慣上、思維方式上就很難完整的接納另外一種文明,頂多也就是借鑑和參考,主次的差別是特別分明的!

在英國的中國小留學生將來學成以後,他們還有多少中國文化基因?

身體裡流著中國人的血,思想上卻全是英國的、西方的那一套,這種人將來是很可怕的!他們學成之後,要報效的,不是給了身體的這個國家,而是賦予他們思想和靈魂的那個國家!

這其實並不能怪他們,而是因為從小就置身於英國的環境之中,三觀尚未形成之際,內心沒有堅定的信仰,最終被英國的環境完全地改造。而一旦在英國完成了三觀的塑造之後,這一生將很難再次得到修正,香港的很多年輕人就鮮明地證實了這一點。

在英國的中國小留學生將來學成以後,他們還有多少中國文化基因?

不管穿在身上的是洋裝還是唐裝,在英國長大的孩子已經很難再有一顆中國心了。

古人云:“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特別厲害的人才能改造環境,絕大部分人都是被環境改造的。

就算有些孩子在英國沒有被徹底同化,那也很可能是邯鄲學步,極易造成思想分裂,一輩子都在東西方文化的分歧中糾結。

在英國的中國小留學生將來學成以後,他們還有多少中國文化基因?

你贊成孩子未成年時就出國留學嗎?歡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