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帶娃5年,只用1招,寶寶從不溼疹,孩子健健康康身體好

都說婆媳矛盾始發與育兒上的分歧,對於這點我深表贊同。無論是新一代媽媽,還是老一輩,都希望用自己的方法來帶娃,並且都認為自己的做法和育兒觀念才是對的。現在越來越多年輕人因為要上班,都不得不將在白天的時候讓老人幫忙搭把手帶帶孩子,下了班之後發現娃穿得太多了,或者喂的太過於豐盛,年輕的媽媽都總會忍不住埋怨一下,說這樣帶娃是不可行的,容易生病。而老人也總會執拗的說,當初就是這樣過來的,也沒見出問題。久而久之,整個家庭就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小問題,引發婆媳矛盾。

婆婆帶娃5年,只用1招,寶寶從不溼疹,孩子健健康康身體好

堂姐和婆婆的關係比較好,因為婆婆是一位退休的護士,自從小外甥出生以來就過來幫忙照顧孩子,小外甥平時很少生過病,堂姐自己倒是成了"甩手掌櫃",有時候遇到婆婆有事不能幫忙照顧娃的時候,碰到什麼問題都會問一下自己的婆婆,不僅沒有常見的家庭矛盾,反而一家人還其樂融融的,堂姐也逢人就誇自己的婆婆好。問起來知道因為寶寶被照顧得好,不生病,而且也聽話懂事,所以堂姐也特別欽佩自己的婆婆。

要說起來育兒,堂姐的婆婆說養娃可不是餵飽了穿暖了那麼簡單,尤其是年紀小的嬰兒,但凡有點不注意,就特別容易長溼疹。一旦寶寶長了溼疹,家長很容易陷入被動狀態,因為溼疹會反反覆覆的發作,讓寶寶夜間睡不好,白天吃不香,直接影響了發育。

婆婆帶娃5年,只用1招,寶寶從不溼疹,孩子健健康康身體好

寶寶長溼疹,一般都是因為這幾種原因引起的:

1. 新生嬰兒營養不周所致

有些嬰兒,尤其在新生兒期,由於母體雌激素通過胎盤傳給胎兒,以致新生兒皮脂增多,發生脂溢性溼疹。過度營養的肥胖兒,往往會因食慾旺盛、食量過大,而造成吐奶、消化不良、腹瀉或便秘等胃腸功能紊亂,使病情加重。

2.生活環境因素刺激

不光是食物,生活環境中的物理因素如:氣候變化、室內溫度過高、衣著被褥過暖、過度溼熱或寒冷、以及用肥皂熱水洗浴過勤,也可刺激發病。

3.遺傳過敏體質

遺傳的過敏體質是嬰幼兒發生溼疹的主要內在原因。

婆婆帶娃5年,只用1招,寶寶從不溼疹,孩子健健康康身體好

4.日常飲食成為過敏原

牛奶、雞蛋、魚蝦、牛羊肉等食物中的異種蛋白成分,食品添加劑、防腐劑、保鮮劑,飲料等可作為過敏原而引起溼疹。

其實嬰幼兒長溼疹,既有可控的因素也有不可控因素在起作用,堂姐的婆婆說,我們要做的就是在可控因素上加強護理,才能預防溼疹的發生,並且避免溼疹發生後的反覆。

首先要做的就是避免給寶寶接觸容易過敏的物質。如食物中的高蛋白、添加劑;環境中的一些動物皮毛、聚酯纖維等。這些都會容易激發寶寶的腸胃反應以及皮膚的免疫反應,導致抗原體進行"抗擊",引發過敏反應,導致溼疹。

婆婆帶娃5年,只用1招,寶寶從不溼疹,孩子健健康康身體好

其次要做的是幫寶寶保持皮膚的透風。

因為寶寶的新陳代謝快,皮膚散熱也多,如果捂熱了很容易出現問題。同樣的,家裡室內溫度也不要過高,否則會帶走寶寶皮表的水分導致皮膚乾燥。平時可用含了桃油果脂的潤膚劑,給寶寶皮膚鎖水保溼,防止乾燥的問題,而且還會形成隔離油膜,抵抗外部的細菌和刺激,減少皮膚問題的出現。

再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因為大人的情緒很容易傳導給寶寶,如果因為寶寶生病大人憂愁,那麼寶寶的精神狀況也不會太好,繼而身體也就容易出現狀況,尤其是在寶寶生病或者溼疹的時候,家長可以通過一些事情幫助寶寶轉移注意力,讓寶寶更加的開心,這樣腦垂體也會分泌更多的生長因子和修復因子,有注意身體的恢復。

婆婆帶娃5年,只用1招,寶寶從不溼疹,孩子健健康康身體好

無論平時是誰帶寶寶,都應當相互體諒一下,對帶娃的人說一聲感謝其實並不難,當對方做得好,可以表達自己的讚賞,當對方做的不是特別完美的時候,也可以心平氣和的坐下來好好的探討,這樣家庭才能和諧,矛盾少了,寶寶在這樣的成長環境也會更加的開心、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