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和生產力——訪河南省人大代表、鄭州威科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賈小波

【聲音】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和生產力——訪河南省人大代表、鄭州威科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賈小波

······

【声音】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和生产力——访河南省人大代表、郑州威科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贾小波

2019年以來,河南省檢察機關立足檢察職能,充分發揮訴前主導作用,集中管轄專案專辦,履行法律監督職責,辦理了一批事關民生民利的知識產權保護案件。4月23日,河南省檢察院向社會發布了其中5起知識產權保護典型案例,昭示檢察機關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態度和力度。

“這類案件的發佈,不僅進一步加大了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宣傳力度,充分發揮了典型案例的示範引導作用,更增強了社會公眾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對我們技術型企業具有一定的啟示作用,幫助很大。”4月24日,記者採訪到了河南省人大代表、鄭州威科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賈小波。據介紹,威科姆公司多年來在省市知識產權管理部門培育扶持下,先後被評為鄭州市、河南省的知識產權優勢企業,以及河南省第一批國家級知識產權優勢企業。

“如今,以知識產權保護為核心的數字經濟產業正在顛覆我們對傳統產品的認知,技術、產品、專利正成為數字經濟企業的核心,正在重構數字經濟企業的盈利結構,我們必須重視對知識產權的保護。”賈小波告訴記者,建立和完善企業知識產權預警機制是非常有必要的。為此,威科姆公司針對已開發或準備開發的產品均採取了專利權、著作權、商標權等方面的保護措施,並體現在註冊、經營、合同、勞動合同等各方面,與企業經營管理緊密銜接。對於研發成功的新產品,申請了專利加以保護,同時部分還進行了科技成果鑑定等保護措施。在戰略上,以防禦為主,根據公司實際情況,加強對專利文獻檢索及論證分析,避免重複研究並防止侵犯他人專利權。在項目的研究開發過程中,及時進行信息跟蹤,調整研究開發策略;完成後,凡具備申請專利條件,適宜用專利加以保護的,都及時申請了專利,確保技術自由和市場自由。

據瞭解,威科姆公司成立以來,有過多次商標維權經歷。其中,2014年12月18日威科姆公司收到工商總局發的信函,已受理了廣州市唯康通信技術有限公司的申請,撤銷威科姆第5876617號商標在第35類“電視商業廣告”等服務上的註冊。

“接到工商總局的信函,我們按照工商部門的要求,提供了該商標的使用證據。同時,在提交證明材料時,將商標42類一併申請,充實完善了該商標服務類型。”賈小波介紹,為防止類似事件發生,他們及時梳理了公司已註冊的商標,商標使用情況。

作為一名人大代表,賈小波積極履職,發揮自身優勢,將關注的目光投向更多的知識產權保護領域,對侵犯知識產權現象進行了解,思考,提出建議。

近年來,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利用互聯網實施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數量快速增長,假冒註冊商標商品的銷售渠道由原來的實體店面、固定場所向利用互聯網銷售等新型渠道發展。部分知識產權犯罪案件中,有多名被告人分別負責運輸、批發、零售等不同環節,長期共謀實施犯罪,在形成一條穩定的犯罪產業鏈的同時,依託互聯網、物流網向多區域輻射售賣侵權品,涉案人員多、地域跨度廣、涉案價值大,社會影響惡劣。

此外,侵權物品涉及日常生活消費的多方面,既有食品、菸酒、服帽、洗護用品、手機配件等日常消費品,也有板材、電源電器等建築用品,農藥獸藥等農資類產品,汽車配件、機油等車用產品。舊物回收後重新加工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呈鏈條式發展模式等現象也屢見不鮮。

“知識產權是受法律保護的智力財產權,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就是保護生產力。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是完善產權保護制度的重要內容,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需要。”賈小波深有感觸地說。近年來,通過檢察機關舉辦的各種宣傳普法、“檢察開放日”等活動,不斷增進對檢察機關及檢察工作的認識和了解,尤其對河南省檢察機關立足檢察職能,在嚴厲懲治侵犯知識產權犯罪,依法保護知識產權權利人的合法權益方面所取得的新進展、新成效表示肯定。

2019年8月,鄭州市人民檢察院以涉嫌假冒註冊商標罪對陳某等五名被告人提起公訴。11月25日,該案五名被告人均被法院以涉嫌假冒註冊商標罪判處有期徒刑,並分處罰金,沒收違法所得。一審宣判後,全案各被告人均未提出上訴。

“從這類案件的辦理,可以看出,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工作,在檢察辦案環節得到進一步加強。全省檢察機關積極履職,紮實工作,持續保持對侵犯商標、專利、著作權、商業秘密等知識產權類犯罪的高壓態勢,讓我們這些技術型企業感到放心,安全感倍增。”賈小波表示,知識產權對企業的作用,不僅可以保護自身的產品,進行侵權防禦,還可以牽制競爭對手,增強自身市場競爭力。

“如果將知識產權比作企業的創新基因,那麼建議檢察機關為企業量身定製一套‘免疫系統’。”賈小波說,技術型企業普遍對自身知識產權保護“敏感度低”、對侵權“抵抗力弱”,希望形成類似知識產權保護司法服務站等形式的平臺,通過司法機關人員駐站工作等方式來運行;此外,建議檢察機關選擇知識產權典型案例組織企業旁聽庭審,以案說法;不斷深入企業開展調研活動,和相關企業座談,探討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幫助企業解除“後顧之憂”。


分享到:


相關文章: